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是西方学者从事客家与太平天国研究的早期阶段。他们从探询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及力量来源问题起步,进而肯定太平天国运动是客家的“民族革命”,再进而将太平天国运动的主体力量客家人置于人类学研究视野之内予以探究,既促进了西方人类学的发展,又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的客家与太平天国研究以及汉族客家民系的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运动新论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太平天国运动作出历史评价时,国内不少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对我国的近代化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认为太平天国革命的直接导因是吸收西方文化的结果;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开展对外贸易等。如此,则太平天国不啻是一个具有当代色彩的开放政权。本人不敢苟同。现就三个问题加以论述,以就教于方家学者。一、太平天国是两种力的合力运动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客观事物部是由矛盾着的双方构成的统一体。我们从总体上考察太平天国运动,也会发现太平天国运动是由两种力量构成的一个合力运…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运动一开始就是一场以推翻清王朝,建立新的王朝太平天国为目的的农民战争。它虽然以客家人为主体,但这次起义绝不仅仅以移民为目的。“客家武装移民”论片面强调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客家社会的渊源,忽略太平天国起义反清政治革命的宏伟志向,也忽略了拜上帝信仰在起义阶段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也论客家源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808年,执教惠州丰湖书院的徐旭曾先生鉴于博罗东莞土客械斗而著《丰湖杂记》,提出“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旧族”,开了客家源流研究的先河。十九世纪下半期,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以及客家人在这次运动中的重大作用,加上广东发生更大规模的土客械斗所...  相似文献   

5.
赵志刚 《考试周刊》2012,(10):18-19
金田起义爆发,标志着举世震惊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在起义之初势如破竹的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了,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家属战争。作认为,其失败原因是:领导集团过早封建化.给太平天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关键时刻领导人决策失误,贻误了许多有利时机;缺乏合乎民心、合乎当时中国国情的革命制度与措施;阶级力量对比悬殊过大等。  相似文献   

7.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一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由于笔者所在地方未将“太平天国运动”列入高考考点要求,因而给了教学探讨和教材整合更大的空间。而且,学生在初中阶段也学习过太平天国运动内容,并在中考试题中有体现。因此,我们选择了将本课设计为一堂学法指导课:除对太平天国的史实进行回顾及运用革命史观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评价外,重点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要人物洪秀全,指导学生通过研习相关材料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以点带面,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相似文献   

8.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 义;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单元主题为“中国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课学习应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人民 反抗主线的理解。本课共设三个子目,“洪秀全与金田起义”一 目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准备、开始;“定都天京”一目讲述 太平天国运动的军事征战、制度建设,《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课 的重点;“天京陷落”一目讲述天京事变、重建领导集团、天京陷 落、《资政新篇》。  相似文献   

9.
针对学术界以太平天国运动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特点作为分期标志,进行分期,文章提出不同意见,指出以太平天国运动(1843—1864年)的农民运动性质作为分期依据,以1851年1月金田起义作为分期标志,将太平天国运动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秘密反清时期,后期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公开反清时期。此种分期更为简明扼要。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文章从其领导人洪秀全思想的变迁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文章从其领导人洪秀全思想的变迁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相似文献   

12.
近十余年,对太平天国运动“质疑”甚至“否定”的声音一再出现。毫无疑问,“质疑”太平天国运动研究中的某些“史实”、某些“结论”,是严谨的学术争鸣。而希图严厉声讨太平天国,全盘否定太平天国运动,难以为人们所认同。在这种情形下,高中历史教学必须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以1856年9月天京变乱作为分期标志,把太平天国运动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此说不能反映太平天国运动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完整过程。根据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不同特点,应将22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划分为:准备时期、进攻时期、相持时期、失败时期四个时期。  相似文献   

14.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1、起义是因清政府的黑暗统治造成,具有正义性。2、《资政新篇》是建设资本主义的纲领,它翻开了中国近代化的新页。3、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勃兴。4、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促使人们思想观念观念发生变化。5、太平天国促进了“科教兴邦”观念的萌发,影响深远。6、太平军在上海等地抗击英法侵略军的战斗,大大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否定。  相似文献   

15.
一系列错误的军事战略选择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太平天国在攻克武昌以后进行的战略选择对太平天国运动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6.
一、太平天国运动带有一定的民主革命色彩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是消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中国的统治,建立民主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太平天国运动即带有一定的民主革命色彩。1.政治上,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对和冲击殖民主义和封建专制统治的运动。19世纪40年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失败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  相似文献   

17.
高文才 《历史学习》2005,(11):11-13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范围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规定是:(4)太平天国运动金田起义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北伐和西征《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与现行教材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相比,考纲的调整幅度不小。教材中“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天京变乱”、“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三个大的子目被删除;“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重建领导核心”两个子目分别被“北伐和西征”、“《资政新篇》”置换。这样的规定“淡化了知识体系,突出了主干重点”。这正是高考命题一再重申的原则。近年高考的命题实践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2005…  相似文献   

18.
郭福华 《考试》2010,(11):36-38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 1.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它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勇敢地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贺州客家围屋是客家人居住的场所,由贺州客家人自己设计、建造,是贺州客家人精神的遮蔽物.贺州客家围屋雕刻的象征意象、色彩和雕刻主题是客家人的生命召唤、生命活力和生命飞扬的表现.房屋整体风格表现出华丽与质朴、厚重与轻盈相结合的特色,表现了贺州客家人雕刻文化上儒道互补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帝反封建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领导人对外国侵略者有个认识过程,也有个实践过程。在中国近代史上,真正第一次亮出学习西方的当推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的基本对外政策的内容牵涉面甚广,主要是:反对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对外开放,中外自由通商;仿效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