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大数据影响着世界各国的人才培养、课堂教学、学生评价与教学方式,为比较教育研究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当前大规模跨国比较研究的开展就得益于此.大数据时代的比较教育研究,在方法上更加重视海量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在研究对象上更加关注区域性和全球性教育问题,在研究目的上更加指向教育决策与实践改进.大数据给比较教育研究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对比较教育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
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班级教育环境质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山西省26所幼儿园的50个班级为调查对象,比较分析了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班级在教育环境质量上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办园体制的幼儿园都有可能提供高质量的班级教育环境;乡镇园班级的教育环境质量显著低于其他类型的幼儿园,体现了我国幼儿园教育在区域间及体制间发展的不均衡;总体上,教办园班级的教育环境质量明显优于其他类型的幼儿园;民办园的总体水平处于乡镇园与教办园之间,但内部差异较大;各类型幼儿园的班级在课程质量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后,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特别是教育公平的愿望更加迫切。可以这样说,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对一个家庭而言,孩子有了希望,这个家庭就有了希望。更多的家庭有了希望,社会才会安定和谐。教育公平涵盖入学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及未来发展机会公平,涉及各级各类教育。近年来,教育不公平主要存在以下四种现象:城乡之间教育不公平、地区之间教育不公平、同类学校之间教育不公平、不同群体之间教育不公平。如何破解教育不公平这一难题?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作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4.
创业意向可以很好地预测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制定良好的创业意向评测方法对指导创业教育更加有效且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使用创业意向调查问卷与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武汉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调查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中仍有30%左右的潜在创业力量,具有巨大的创业潜力;艾森克人格成分中外向性及神经质与创业意向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外向性与创业意向之间存在正相关,神经质与创业意向之间存在负相关.综上述,大学生创业意向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研究对象限于一个省还存在样本量小和研究不全面等问题,进一步研究可以通过不同人格理论和量表对两者之间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教育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围绕教育软件的有效应用,从教育信息化利益相关者角度,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形成了教育软件企业、教师和学生、政府人员、专家等不同利益群体。教育软件企业之间、企业与教师之间、政府人员与企业之间、专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形成了多种利益冲突和"囚徒困境"。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各利益群体在不同策略选择下的付出、收益和风险,探寻可能达到的平衡状态以及谋求理想的共赢状态,这就需要建立规范来协调,以合作代替冲突,平衡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选择互利性的博弈方式,达到各群体之间的社会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梳理北欧、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教育机构承担社区教育的现状,比较分析不同类型教育机构在起源、保障措施、承担主体、开展形式、成效及存在问题等方面承担社区教育的共性与差异,解析发达国家社区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以期为当前我国不同类型教育机构承担社区教育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教育:发展、使命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次世界比较教育论坛选择全球化作为主题主要是关注其对很多方面产生影响的动态过程。比较教育也是其中的一个领域。但是这并不是一种被动的、单向的影响,比较教育对全球化的诸因素也起着推动和塑造的作用。 与其它研究领域相比,比较教育与全球化之间有着更紧密的联系。它一向都注重跨国分析,鼓励其研究人员具有开放的视野。同时,该领域主要的范式、方法论和重点研究课程都对跨国的变革力量有所反映。 本文首先考察了全球化的含义,然后分析了比较教育学的本质,之后分析了世界比较教育学会(WCCES)的发展历程及其职能。最后,本文指出了全球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些特点,并着重指出了一些比较教育学者能够而且也应该涉足的具体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
学业情绪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2006年Pekrun提出了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是目前最为全面系统的学业情绪理论,它全面解释了教育领域中的成就情绪——学业情绪及其前因后果之间的循环关系。本文全面介绍了控制—价值理论:分析了学业情绪的评价性前因、学业情绪的个体和社会决定因素、学业情绪的功能以及学业情绪与其前因和后果之间的反馈环,并讨论了这一理论对教育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青海教育》2016,(4):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提高教育质量”,这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明确目标、具体任务,是教育各项工作的主题和统领。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不同历史阶段,质量的内涵不同,目标任务也不同。今天,在全球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代背景下,教育要发挥好关键支撑作用,需要努力实现更加全面、更有效益、更加公平、更富活力、更有贡献力、更有竞争力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ril Policy Analysis》(《教育评价与政策分析》,简称EEPA),创刊于1979年,是一本由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与Sage出版集团联合出版的学术性期刊该刊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政策的经济学分析、人口统计学分析、金融和政治等视角的分析;教育政策、评价理论和方法沦的综述研究;教育评价研究的元分析;与教育评价和政策分析相关的书评,等等,它是-本跨学科研究的杂志,力图从多学科、多理论以及不同方法论的角度进行原食汁胜研究,此外.它还关注国内外教育评价及相关政策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比较教育学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我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迫切需要比较教育学提供支持,而另一方面我们却惊呼比较教育学面临学科同一性的危机.这种矛盾的现象主要起因于比较教育学没有跟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也未能及时地完成知识更新的任务.中国比较教育学要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就必须回答好话语转换、队伍建设、学科关系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归根结底,满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是我们比较教育学立足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文化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逐渐崛起。文化和"文化研究"开始受到众多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关注与重视。在比较教育领域,随之出现了一定的文化转向,比较教育的文化观和"文化研究"范式日益得到发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更为关注文化的动态性和多元性。在"文化研究"范式中,比较教育的研究单元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这种文化转向给比较教育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基本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基本理论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还很不完善。应加强民族教育政策的研究,为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加强民族教育政策基础理论的研究,在深入化和精细化方面多做努力,鼓励学术论争;加强民族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扩大比较和借鉴的范围,加强双向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This self-reflexive essay teases out the predicaments that I have encountered through my past publishing experience, while situating them in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xisting English-language studies of Japanese education. Drawing on postcolonial theoretical insights and recent critical sociology of academic knowledge production, I use my personal experience as a starting point to identify the particular discursive structure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that constrains the articulation of ‘other’ education in the field. My critical review of comparative studies of Japanese education demonstrates that many of them, including my own, unreflexively accept the subject positions offered by this discursive condition and thus further constrain space for those who write in English about ‘other’ education and Japanese education in particular. In conclusion, I discuss recent studies of Japanese education that partially address the dilemmas rais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wider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for the field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比较"研究是民族教育理论生成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以单一主流文化为背景进行民族教育研究,其结论的外在效度不高,是缺乏解释力的。为了克服这一缺陷,需要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建立民族教育理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博士生学费与博士学制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杂费与学费分离之后,对研究生教育的成本分析表明,博士生在非课程学习的研究阶段,学校没有教育成本付出,不应收学费。对博士生学习过程的分析表明,中间一年课程学习将研究阶段分割成两部分,从而造成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的双重低效率,博士生学制因此应该变为6年一贯制,将研究阶段的时间相对集中。对现阶段博士生机会成本与未来收益的研究说明,博士生资助是当前政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在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历史发展、比较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性问题、世界著名比较教育学家的比较教育思想、比较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建设、比较教育研究的人员和学术期刊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卓越成果。本报告以2009年全国教育类权威刊物《教育研究》和比较教育学专门期刊《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刊载的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方面的论文为依据,通过分析其中的重要理论与方法问题,对2009年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一系列重要研究论题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8.
The rise in globalisation studies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places neo-institutional theory at the centre of many debates among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ers. However, uncertainty about how to interpret neo-institutional theory still persists among educational comparativists. With this uncertainty comes misinterpretation of its principles, variations and explanatory power. Two problematic misconceptions prevail: (1) the belief that the ‘world culture’ strand is the only version of neo-institutional theory applicable to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and (2)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global homogenisation of society, culture and schooling is a goal of researchers applying neo-institutional theory to comparative education phenomena.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se misconceptions, elucidating neo-institutional theory and its applicability to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neo-institutional frameworks for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are useful, but that complementary approaches and methods are also necessary.  相似文献   

19.
Developing plausible explanations rooted in theory and supported by evidence is a challenge for comparative higher education studie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consider how comparative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might develop accounts that allow the research community to enhance explanatory power. Higher education studies can advance explanations about what is happening and why, as well as interpret the meaning of occurrences by drawing broadly on realist scholarly traditions. Rather than prioritising a methodology, the field should prioritise essential questions and address them with all appropriate empirical tools. Avenues for explanatory research include bounded case studies, multi‐method investigations into specific phenomena, mechanism‐based approaches and macro‐soci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20.
《欧洲教育》2013,45(2):iii-vi
For those who work in the study of Western European education, the year 1881 has a special significance. This was the year of the birth of three masters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who represented the culture of Western Europe, published the results of their researches on its educational systems and problems, and influenced great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of compar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 both in Europe and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fitting to review their careers and the contributions to comparative education by this trio of scholar-speciali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