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进入作者心灵世界的精神通道,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即读出“自己”。罗曼·罗兰说:“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可见,是否读出“自己”,决定着阅读的深度与效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在课外阅读中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呢?我在执教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的阅读指导课中,设计了以下环节,引导学生读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读出作者的心声,读出自己的个性理解,读出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的实施,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强调学生在阅读中要说出“自己的体验”,鼓励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让学生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出独特的新颖见解。这种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阅读方式我们称之为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使原来一度死气沉沉的课堂泛出春天般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学生对语文材料感知和体验的多元性和个性化。而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往往读出作者易,读出自己难。因此,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读出自己",从而  相似文献   

5.
黄玉峰 《现代教学》2005,(10):17-18
读文章,不但要读出字面上有的,还要读出字面上没有的,甚至还能读出作者没有想到的。语文课,就是要训练学生这种阅读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怀疑精神、独立精神。郭老师“从无中看出有来”的做法正是体现了这种追求。但是在具体运用“无中生有法”时,要注意:“无中生有”不是节外生枝,不是捕风捉影,不是对毫无意义的细枝末节进行“探究”。打个比方: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带领学生正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在原有的观点基础之上加入自己的看法,学会品味其中的写作技巧,进入阅读的至高境界,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发展,情感体验得到扩充,思想感情得以升华。一、读出创造性的思维品质独立思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和关键。新课程理念要求开展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的开放式教学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学生对语文材料感知和体验的多元性和个性化。而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往往读出作者易,读出自己难。因此,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8.
谈到语文课,就不能不说文本,说到文本,就不能不谈作者。语文教学中,文本是以各类文章为表现形式的课文,它体现了作者的爱恨情仇、善恶观念以及理想追求。它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我们了解作者的媒介。而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读出自己““读出作者”。  相似文献   

9.
谈到语文课,就不能不说文本,说到文本,就不能不谈作者。语文教学中,文本是以各类文章为表现形式的课文,它体现了作者的爱恨情仇、善恶观念以及理想追求。它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我们了解作者的媒介。而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读出自己““读出作者“。  相似文献   

10.
王素琴 《考试周刊》2012,(92):57-57
语文老师天天要阅读,也天天在教学生阅读,面对一篇具体的文章.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读出文章的“不一样”。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读,只有充分、认真地读,才能深入文本。让学生读可以是精读、读出情感;可以是品读和拓展读,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把同类或作者其他文章一起比较,从而更能把握文章的风格和感情;可以是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在读中要尊重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相似文献   

12.
一、阅读的两种方式在当前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把阅读看作是能够理解课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但只是阅读的一种方式———实读。还有另外一种阅读方式,即创读———创造性地阅读,让读者自己赋予课文新的意义。实读,即实实在在地读,是一种重复式阅读,主要是对课文进行客观的解释、复述。这种阅读,是努力读出作者的原意,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因此,学生主要根据教师的讲解和教学参考书中的注释来理解课文,是一种集中式思维方式,阅读的主要目的是找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因而,课文的意义是单一的,所有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阅读的目的是找…  相似文献   

13.
群文阅读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内,探索性地阅读一组相关联的文章的阅读方式。群文阅读增加了单位教学时间内学生的阅读量,丰富了一定主题关联下的阅读内容,也为更全面地训练学生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深入研讨文本、比较阅读、分析鉴赏等能力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在教学实践中突破传统阅读形式,可使学生读出兴趣、读出情感,而多种类型的阅读程序则能让群文阅读更有趣。  相似文献   

14.
创意阅读指的是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真正深入文本,读出疑问,读出自己的个性,读出新意。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放权,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创新,在思考中不断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在猜想中发挥自己的无限创意,进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读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文本的丰富内涵、读出创造性的感受,从而充分地体验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首先要阅读吟诵。要根据文章的内容,使用高低、强弱、缓急、长短的语调,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通过吟诵表达出来,使学生如临其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如吟诵《听潮》,可用平稳、舒缓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沉吟,感受那恬静、清丽、和平、愉悦的柔态美;用昂扬急速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愤怒,感受那铺天盖地、排山倒海、万马奔腾的壮美,在美的感受中理解作者对大海的深情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愿望。再如吟诵高尔基的《海燕》,要读出电闪雷鸣、风号浪涌,海燕振翅高飞、搏击风云的壮阔场面,要读出暴雨骤至、激浊扬清、天清地明的清亮世界,从…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克服没有思考价值的师生问答,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自我发现问题的时间和机会,要帮助学生明晰思考方向、抓住核心问题,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本”、与作者对话,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读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情境刘勰曾说“夫缀文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在朗读指导中,要使学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就必须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文章有所感悟,在情感的作用下,主动投入阅读,才能读出形象,读出意蕴,读出情趣。  相似文献   

19.
人物对话是把握人物性格、揣摩人物心理、了解作者写作意图、感悟文本思想内涵的重要途径。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程核心目标的观照下,“人物对话”有效教学策略是:聚焦对话内容,读出话中“事”;观照对话情境,读出话中“人”;捕捉对话情感,读出话中“情”;揣摩对话样式,读出话中“形”。抓住人物对话,引领学生感知语言的魅力,走到阅读的高处。  相似文献   

20.
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交流的结果, 一方面是读出并体验作者在文章中所传达的情感、意志、观念,品味负载这一内容的外在言语形式;另一方面是读出自己,以文本来观照自身,从中受到情操和趣味的熏陶,从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