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显微镜     
显微镜用于观察肉眼看不见的事物,是所有科学仪器中最有用处的仪器之一,因为它可以使我们了解物体的结构和作用原理。这个16世纪的发明使人类发现了细胞和微生物,并帮助人类解开了许多关于生命、死亡和疾病之谜。从镜片到精彩  相似文献   

2.
激光显微镜     
激光显微镜在显微镜的家族成员中又增加了一种新型轻便的激光显微镜。这种显微镜比普通显微镜的效果高约500倍。激光显微镜是通过发出激光束集中在“针尖”上进行工作。在工作时,可通过一台检测仪器记录激光在“针尖”那么小的范围内工作的情况,可以如实反映小如针尖...  相似文献   

3.
4.
简易显微镜     
显微镜是利用凸透镜能将物体的影象放大的原理制成的,用来观察细微的物体。这种简易显微镜能放大50倍左右,可以用来观察蚊子的嘴、苍蝇的脚、水中的小浮游生物、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和茎里的运输管道等。由于制作容易,只需把玻璃统一划好后发给学生,每个学生都可以自己制  相似文献   

5.
IQ显微镜     
门萨 《小学时代》2010,(1):65-65
非洲的一个大村子里住着800位妇女。她们3%的人只戴一只耳环,另外97%的人中,一半人戴两只耳环,另一半人根本不戴耳环。请算一算,800位妇女共戴有多少只耳环?  相似文献   

6.
显微镜下     
我把手洗净擦干,端端正正坐在桌前,看着面前的一片白菜叶和一枚刀片,有些紧张,能感觉到心在咚咚地跳。真奇怪,36年后的今天回想那个时刻,心跳的感觉还是这么清晰。  相似文献   

7.
8.
大家喜欢上生物课吗生物课上那能观察到细微物体的显微镜是不是很神奇呢如果大家去野外研究大自然生物时,能带上它就再好不过了。  相似文献   

9.
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是生物实验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工具,但显微镜在使用、保管过程中,光学部件容易生霉,生雾,开胶,机械部分容易失灵,本就显微镜光学部件和机械部分故障的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人一生会听到很多评价和意见,你不想听也不行。意见的来源,是个有趣的问题。最简单的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方面来自爱你的人,因为希望你进步,希望你好,希望你幸福,所以他们会指出你的不足。通常我们对这  相似文献   

14.
曾获诺贝尔奖的相衬显微镜技术在光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现实中缺乏相关的教学实验。介绍了新开发的相衬显微镜实验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利用相衬附件在普通显微镜上进行相衬成像实验。学生在理论学习和掌握仪器操作的基础上,利用速干胶、洋葱表皮和酵母细胞自制简易标本,调节显微镜获得完美成像,以CCD及计算机采集并存储所获图像作为实验报告的素材,通过实验后的讨论加深理解,从而完成有个性的实验报告。  相似文献   

15.
过去有两篇游戏文章,都是讽刺文章之病的,很有趣。一篇是《二郎庙碑记》,其文曰——为人莫如行善,行善莫如修庙,修庙莫如修二郎庙。夫二郎者,大郎之弟,三郎之兄,而老郎之子也。庙成,庙前有老柏树一株焉。人皆以为树在庙前,余独以为庙在树后。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生物实验中,经常使用光学显微镜(如:脂肪的鉴定,观察叶绿体与细胞质流动、细胞分裂、质壁分离及复原等).光学显微镜主要有光学系统(物镜、目镜、反光镜、通光孔等)和机械系统(镜座、镜简等)两大部分组成,在各类考试中也经常出现考察显微镜使用知识的试题.  相似文献   

17.
单式显微镜是由单一透镜一次放大成像而得名,成正实像,构造简单.实质就是透射光观察高倍放大镜。16世纪荷兰学者德斯卡蒂斯描述过这种装置‘是用凹面反射镜照亮标本。相对应的如生物显微镜等是由物镜、目镜两次放大成像的叫复式显微镜.成倒虚像.构造复杂,是两次放大的高倍放大镜。单式显微镜(下称单镜)、复式显微镜(或生物显微镜·下称生镜)都是光学透镜成像.统称光学显微镜。两镜虽在外形、体积、重量、价格等方面差异大,但其基本构造、成像原理、性能、使用都基本相同。一切工具一是贵在实用·二是各有其K又有所短各有其用途…  相似文献   

18.
一天,爸爸带我到他的工作室去.我可高兴了,这可是爸爸第一次让我去他的工作室啊!   来到爸爸的工作室,我看到有很多仪器.不过,我被一台奇怪的仪器吸引住了.它是黑色的,弯着腰,有一个较长的鼻子.爸爸对我说:"这是显微镜,可以让你发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韩明伦 《老年教育》2009,(10):19-19
1951年4月,我们第二十陆军医院二所奉命开赴抗美援朝战场。入朝后改编为志愿军后勤五分部定州兵站医院,驻扎在定州郡附近的一个小山村,主要任务是接收伤病员,并将他们转送回祖国治疗。  相似文献   

20.
<正>他是一个生物系的老教授,外国人,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退休了。小时候,父亲是医生,他看病,我就站在他旁边,他说:‘孩子,你过来,这是哪一块骨头?’我就立刻说出名字来……我喜欢听老年人说自己幼年的事,人到老年还不能忘的记忆,大约有点像太湖底下捞起的石头,是洗净尘泥后的硬瘦剔透,上面附着一生岁月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