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要的是葫芦》(第三册)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种葫芦,不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没有收到葫芦的故事。该文内容浅显易懂,但隐含的寓意学生一时难以领悟。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调动学生生活积累,拓展学生思维想象空间,对课文最后部分作了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要的是葫芦》(第三册)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种葫芦,不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没有收到葫芦的故事。该文内容浅显易懂,但隐含的寓意学生一时难以领悟。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调动学生生活积累,拓展学生思维想象空间,对课文最后部分作了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河南的刘高升老师执教的《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教学中,除了教师善于“经营课堂”,展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之外,低段教学特点的凸显也是一大亮点。教师高度重视识字和朗读教学,生字认读与识记的形式多样,方法巧妙,富有变化,层次清晰,教得扎实、灵活、有效。朗读课文务求读准、读通,生字、难字、句子,处处落实;范读、练读、齐读,样样精彩。  相似文献   

4.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的小故事。文章的重点内容是:“叶子上的虫子还要治?我要的是葫芦。”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很难理解到底“叶子上有虫子”跟“我要的是葫芦”有什么关系。为帮助学生弄清其中的道理,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我做了如下的设计。一、引入课题师:(上课以后,首先出示一幅画着葫芦的投影片)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结的这些小葫芦可爱不可爱?种葫芦的人秋天能摘到葫芦吗?(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运用这种讨论方式,把学生引入课题。)二、引导学生读懂课文1.学习生字…  相似文献   

5.
《我要的是葫芦》讲的是种葫芦人的眼睛只盯着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也不管,最终葫芦变黄,一个个都落了。如果做事情只注重结果,忽略过程,忽略事物间的联系,就会像种葫芦人一样一无所获。我深知这个道理。因此在处理这一课的识字教学时,我反复追问自己:我要的是什么,怎样才能收获我想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大纲》规定从二年级“开始练习默读课文”,三年级“能按要求默读课文”,四年级要求能默读课文,边读边思,到五年级则要求“养成默读的习惯”。对《大纲》中的这些要求贯彻得怎样呢? 从课堂教学的实际看,总的说完成的不好:学生默读能力不高,默读习惯没有养成。反映在教师的教学上,对学生默读的训练和培养抓得不经常。其表现是:没按《大纲》中各年级对默读的要求进行训练;不教给默读方法,不提出默读要求,有的不进行严格训练;课堂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4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阅读等途径,采用多种方式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2.能在初步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故事;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相似文献   

8.
语言文字训练要有层次性,即训练程序的安排要有逻辑性。下面是张君战老师教学《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的教学片断。我们研究一下他是怎样安排训练的程序的: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全文,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和中心思想。谁来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我要的是葫芦》是九义教材(3册)的一篇看图学文.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把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使学生的观察、思维、理解、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为此,我们从如下几方面去构思.一、以引形题,激发情趣.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教师可抓住这一特征,用硬纸板做6个绿色的小葫芦,写上课题,成为我要的是葫芦然后逐一出示.并请学生读题思考:谁要的是葫芦?结果怎样?  相似文献   

10.
滑俊芳 《山东教育》2000,(25):27-27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看图学文。图画和课文的意思是,从前有个人种葫芦,只盯着葫芦,不治叶子上的蚜虫,结果葫芦都落了。这里面隐含着一个道理,即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着的,只顾一点,不管其他,事情是办不好的。因此,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方法启蒙教育的好教材。为了教好学好这篇课文,现对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作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一、教学重点   根据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有关要求,这篇课文应该着重指导学生“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  相似文献   

11.
刘明香 《云南教育》2004,(25):33-33
《我要的是葫芦》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看图学文。教学看图学文,要注意图和文的对应关系,抓住课型特点,既要指导学生看懂图意,又要在看图的基础上掌握学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实物激趣鼓励发问出示实物“葫芦”。小朋友们,你们能说说这是什么?(板书:葫芦)引导小朋友读好“葫芦”一词。(告诉学生“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关于它的课文。(把课题板书完整)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把小朋友们的问题归纳疏理成:“我”是指“谁”?他要的葫芦得到没有?)(课始以实物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通过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并疏…  相似文献   

14.
弄清寓言的寓意是寓言教学的目的之一。由于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要实现寓言的这一教学目的,需要教师作适当铺垫。我在教《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是这样帮助学生层层深入,弄清寓意的。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教材介绍】《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种葫芦的人,眼睛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也不治,结果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文章简短精悍,语言活泼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篇课文。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阅读教学要走出费时多、效率低的困境,课堂教学必须从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变烦琐的一问一答式的“分析课”为以“练”为主线的读写能力“训练课”。教学第三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我们注意充分发掘教材的语言训练因素,着力于学生的读写训练,取得了较满意的教学效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这篇寓言通过一个种葫芦的人,由于不懂叶子对葫芦生长所起的作用,又不能虚心听取意见,以致一无所获。说明如果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就可能把事情办糟的道理。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普遍  相似文献   

18.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图文并茂,充满情趣,富有哲理的课文。在初读基础上,把握好观图会意,读文品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领悟课文的辩证观念,能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同步发展。一、精心导学第一小节,教给学习方法观图观赏图中色彩鲜丽的葫芦藤:绿叶茂密肥大,小花雪白,结着几个可爱的小葫芦。观察图中人物神态动作:一手拿折扇放背后,一手食指抵下  相似文献   

19.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通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葫芦都落了的故事,告诉人们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只顾  相似文献   

20.
《詹天佑》一文重点讲述了詹天佑采用“两端凿进法”、“中部凿井法”开凿了居庸关、八达岭隧道及在青龙桥附近设计“人”字形线路的事 ,表明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教学这一重点段时 ,我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 ,并动手画开凿隧道的简易图及“人”字形线路图 ,然后创设情境 ,让三位同学先后扮演“詹天佑”向“工程人员”解说自己的工程设计方案。下面是第二位“詹天佑”向“工程人员”解说开凿八达岭隧道工程设计方案的片断。第一位与第三位的解说略。  “詹天佑” :(走上讲台 ,面向大家 )诸位好 !大家辛苦了(作拱手状 ) !前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