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轶 《大观周刊》2012,(48):160-160
本文主要介绍通信网中电力SDH光传输网在业务分布、光缆连接结构方面的特点,并结合这些特点探讨了网络合理组织、保护技术和设备选择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长庆传输主干网横跨陕、甘、宁、蒙四省区,全程采用密集波分、SDH传输设备,主要承载油田办公网络、生产网络、社区网络及语音业务.本文以传输主干网维护过程中的一次故障为例,供大家一起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一、泰州市到县骨干传输网络及业务现状 1997年江苏省网络传输中心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了 SDH 环网,采用双环结构,苏南和苏北各一个环,其中泰州和扬州为两个环的交叉骨干节点,其时,泰州也与下属的四个县级市(泰兴、靖江、姜堰、兴化)间构建了2.5G的 SDH 环网,全网设备都采用法国阿尔卡特公司的设备,核心设备为1664SM,拓朴示意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媒科技》2001,(9):33-35
<正> 有当今的广域网网络建设中,一般采用层次化建网,网络分为传输、交换及接入三层。传输层主要为业务提供可靠的传输,一般只提供简单的交叉连接,而无交换的功能,在传输层的主要设备是SDH;交换层可以建立在传输层之上,指的对数据进行交换,主要设备是ATM交换机、路由器等;而接入层主要完成对具体业务的接入。  相似文献   

5.
同步数字系列SDH是新一代数字传输体制,在很多地区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SDH设备传输网络,它具有十分高的传输性能,以其自身明显的优势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并被广泛的应用。本文从SDH复用路线的传输原理以及SDH的传输系统这两方面来进行研究的,提出了SDH传输系统的现状以及SDH在未来城域接入网中的传输系统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闰少宇 《大观周刊》2011,(45):51-51
智能光网络(ASON)是下一代光网络传输技术发展的趋势。随着电信业务种类的不断增多,原来以PSTN网络定位、SDH技术为基础的传输网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运营商对传输网功能、定位和设备技术兼容性要求越来越高.将来的传输网必须也能为宽带数据,NGN和IP多媒体等业务提供通道和多种传送方式。  相似文献   

7.
SDH微波传送网在保障广播电视节目传送的同时如何满足多媒体业务的快速发展将传送网转变为传送网和业务网一体化的多业务平台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简述了运用MSTP技术对广电SDH微波编解码系统进行IP化改造,构建一张支持多业务传送,且组网灵活、带宽利用率高IP化传输网络。  相似文献   

8.
一、SDH传输平台的组网技术1、优点:SDH作为构建高速宽带数字传输网的基础,它具有全世界统一的网络节点接口,它包含了传输网络的两种基本设备,即传输设备和网络节点设备。传  相似文献   

9.
潘志晖 《大观周刊》2012,(51):486-487
随着电力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生产的需求及电力企业运营走向市场化的需求.电力通信网的发展十分迅速。许多新的通信设备、通信系统,例如SDH、光纤环路、数字程控、ATM等,都纷纷涌入电力通信网,使网络的面貌日新月异。随着通信设备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和通信业务需求的增长.通信组网的灵活性越来越大.通信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网络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无锡在1998年使用阿尔卡特的2.5G SDH设备建设了市区的骨干传输网,在骨干通道上,无锡和江阴之间有未使用的155M通道,我们的方案基于上述155M通道传输数字电视节目及开通以太网业务。 1、传送数字电视业务在数字电视节目的TS传输中,一般采用270M的ASI接口。按照目前的技术体系,在SDH设备上传输上述码流,使用DS3(45H)接口标准。由于ASI  相似文献   

11.
《图书情报工作》2003,(12):126-126
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不论是业务内容还是机构设置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学习国内外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先进经验,开发和利用自身图书馆的学科知识、馆藏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实现图书馆传统参考咨询业务与现代信息咨询工作的对接,探求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的信息咨询工作的管理方法和模式,是摆在当前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光纤在光传输中的应用根据传输设备的不同,光纤线路在光传输网络中主要有两种应用:一种为数字传输,一般为PDH、SDH制式.PDH目前较少用于广播电视传输,多用于数据传输.SDH多用于组建干线传输网,也是目前广电系统采用的传统模式.另一种为AM模拟传输,AM模拟有线电视光传输系统又可分为直接调制调幅和外调制调幅系统.直接调制调幅系统是半导体、激励器直接将光强度调制,将调频电信号转换成调幅光信号进行传输.(DFB)激励器,其光谱线窄、线性好、输出功率高、光波长为1310nm,目前使用最多,适用于中短距离传输.  相似文献   

13.
多年的业务调整、网络割接导致江苏某地市SDH网络中积累了大量的离散时隙和不连续通道,不仅占据网络资源空间,影响新业务的开通,而且产生大量告警,影响故障的正常排查。传统的垃圾时隙识别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工识别工作且对垃圾时隙的识别并不完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垃圾时隙识别方法,提高了垃圾时隙的识别率,同时大大降低了人工分析识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在这个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里,对于通信网络的要求也产生了新的变化,需要沿着现代化的通信网络,逐步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目前传统的PDH技术传输网络,并不能满足大容量信号传输的要求,SDH技术传输网络,便应运。本文就SDH技术在基础传输网络中的应用,以及传输网络的应用特点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本地传输网网络优化工作思路探讨。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资源是图书馆为了利用并组织起来的多种资源且相关联的有机整体,包括信息、人力和设备资源。社会管理学和信息管理科学从不同学科层和理论层构成了现代图书馆学的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图书馆的发展是以文献单元属性的发展作为前提的。图书馆学原理揭示图书馆领域所具有的特殊矛盾的规律性,而图书馆原理揭示的是图书馆具体工作中所要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规律性。链接分析法是文献计量学中引文分析法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梁积枚 《大观周刊》2011,(43):32-32
随着现代电信网络的飞速发展,同步数字传输体系SDH已经成为当前电信网的主导传输机制,以SDH为承载基础的传送网也逐渐成为通信网建设的主导方向。对当前电信运营商而言,SDH设备是最根本的基础设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SDH光同步传输系统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对ITU-T定义的有关同步时钟S1字节的原理及其应用显示出浓厚的兴趣。简单介绍S1字节的工作原理以及利用S1字节实现同步时钟保护倒换的控制协议。并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了S1字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多业务传送平台(Multi Service Trausport Platforui)。简称MSTP。通常认为MSTP是SDH为适应数据业务交换需求面进行扩展的一项技术,通过在SDH设备上增加支持EOS或ATM交换功能的技术来实现,其实不然,这种概念大大局限了MSTP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9.
陆芳 《航空档案》2004,(10):109-110
办公自动化的应用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设备的规模不断扩大.例如一些单位的计算机网络,就是分别由三、四年前的十几台终端的小局域网,发展到现在的数百台终端的大型网络,甚至连接成网际网。处理的业务也由点发展到面,几乎覆盖了办公业务的全部流程。在不同的应用发展阶段,电子文件的作用也不同.它们分别是草稿性电子文件(计算机只起打字机作用)、辅助性电子文件(纸质文件为主.电子文件为辅)、正式电子文件(电子文件为主,纸质文件为辅)、无纸电子文件(使用中完全取消纸质形式的电子文件)。  相似文献   

20.
随着IP业务的爆炸式增长和我国电信运营市场的转型,无论是传统电信运营商还是新兴运营商,都把建设面向IP业务的电信基础网作为其网络建设重点。接入网承接用户与核心网,是宽带网络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接入网作为承载业务直接面向用户网络,是体现运营商的用户覆盖率和竞争实力的直接指标,同时也是电信网络的投资重点。从目前看,用户需求的多元化将给众多的接入网技术提供应用的舞台,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呼唤有更新的接入技术出现,去满足更细分的用户需求,将通信网络的价值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人们对带宽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因此接入网的改造和升级将是运营商长期需要面对的课题,并且需要处理好各种新技术和现有网络之间的关系。随着大客户业务的发展,以及运营商自有NGN等电信业务承载发展的需要,对IP接入网的各方面特性要求越来越高。接入网可以通过SDH的MSTP来解决业务接入,SDH环网的优点是高可靠性,满足用户的通信要求;能够提供保护和快速恢复机制;但是其点到点、电路交换的设计目标也为它带来了诸多缺点:1、带宽在节点间点到点的链路中固定分配并保留;2、带宽不能根据网络中流量的实际情况而改变,不利于带宽的高效利用;3、广播和组播报文将分成多个单播完成,浪费带宽;4、通常为实现保护机制,50%的带宽将保留,未能提供灵活的选择机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有更好的技术来选择。接入网的接入技术包括多种方式,如物理线路直联、XDSL、MSTP、以太接入、RPR、FTTH、无线接入等方式。在业务路由器的各类接入技术中,用户也面临着选择,本文聚焦在以太接入网的相关环节,从几个热点接入网技术来阐述目前接入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