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符号学角度论电视经济新闻语态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以符号学分析电视新闻语态:一种创新角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符号学分析被誉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数学工具"。美国学者伯格认为,电视表现中的每个因素都体现了符号关系。在电视中,每一幅画面,每一句解说,每一个现场声,主持人的衣着、表情、举止,甚至演播室的每  相似文献   

2.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闻本身就是一种符号.新闻本身是事件的中介,其可以通过语言符码和视觉符码进行界定、阐释和研究.本文以民生新闻为研究对象,借助符号学的原理分析其民生属性,并通过新闻主持人形象特征分析、文本中民生思想分析、视听语言的编码暗示分析,归纳出民生新闻节目独创性的编码过程,总结其被普遍受众认知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3.
如今电视频道包装片在推广频道品牌和树立形象方面愈显魅力,大到央视小到地方电视台都有自己的各具特色的频道包装片,而且大多制作精良、创意精妙,一时出现了“包装片”现象。  相似文献   

4.
赵亿 《新闻传播》2012,(2):20+22
一、广告与符号学广告一词是个外来语,最早起源于拉丁文adverture,意为大喊大叫、吸引人注意之意,到中古英语时代,逐渐演变为英语的advertise,意思是某人注意到某事,后来又演变成使人们注意某事或通知别人某事。从汉语字面上看,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电视上推出的广而告之,也就是广泛地向公众告之某事以引起注意或了解。长期以来,古今中外的广告学者、实践者们从各个角度对广告进行定义,形成了百家争鸣、各执己见的局面,当前学术界对广告的定义划分为广义广告和狭义广告两种,广义广告"指那些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传播媒介多种多样,信息无穷无尽,任何受众接受传播都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新闻价值为标准的积极主动的选择。因此,在探讨新闻价值时,一定要对其受传因素作深入系统的研究。 一、受传的价值标准 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的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恩全集》第19卷406页)这告诉我们,在研究价值时,不仅要看到它的客体即外界物,还要看到它的主体即满足需要的人。就新闻传播而言,新闻产品的消费主体是受众,受众接收传播,就是对新闻产品的消费。对于新闻价值来说,既要研究作为客体的新闻事实,更要研究作为主体的受众,受众是新闻价值的真正主体和最后检验  相似文献   

6.
张正娟 《新闻窗》2009,(1):94-95
新闻传受活动是新闻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从宏观层面可划分为事业化方式和非事业化方式。作为人类新闻信息交流的基本方式,非事业化新闻传受活动极少受到新闻学研究的关注,笔者试着对其内涵、特点、事业化与非事业化新闻传受活动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时政新闻,有狭义,广义两个层面.狭义的时政新闻是指党、政、人大、政协等政治性机构召开的重要会议、重要纪念活动或者重要政治性节日活动,以及领导人的活动,一般由于主题重大或者出席人员层次较高而引人注目,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广义的时政新闻包括党、政、军、工、青、妇、公,检、法、司、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乃至民族、华侨、港澳台等领域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8.
时政新闻,有狭义、广义两个层面。狭义的时政新闻是指党、政、人大、政协等政治性机构召开的重要会议、重要纪念活动或者重要政治性节日活动,以及领导人的活动,一般由于主题重大或者出席人员层次较高而引人注目,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广义的时政新闻包括党、政、军、工、青、妇、公、检、法、司、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乃至民族、华侨、港澳台等领域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9.
电视的新闻化生存,即要求节目在全方位互动方面,在主流价值观的引领方面,在媒体的组织、传播手段的整合方面,都建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生态,以求电视媒体新陈代谢,升级换代,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传播符号学理论的充实,以及更多的电视节目开始追求自己独有的特色,从而达到提高收视率的效果,使得电视节目在制作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注意到符号会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选取乌镇城市形象宣传广告《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场景,从中提取出若干符号,分析其所指和能指,进而揭示其对广告主题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乌镇城市形象宣传广告《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场景,从中提取出若干符号,分析其所指和能指,进而揭示其对广告主题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乌镇城市形象宣传广告《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场景,从中提取出若干符号,分析其所指和能指,进而揭示其对广告主题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管青山 《青年记者》2007,(20):24-24
广义上,作为生活方式的人类各种生产实践活动都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人类的传播活动作为这种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始终,举足轻重。在关于人类传播活动的诸多研究活动中,西方文化研究学派基于文化的视野,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把传受关系的研究纳入二者文化关系的架构,将使我们的认识更生动、深刻。  相似文献   

16.
新闻影像就是以报道新闻为目的的影像,主要包括新闻摄影和新闻摄像。 影像是对世界肯定性的描述,它承载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影像表达的是‘是什么’,而不是‘不是什么’。只有肯定的陈述,没有否定陈述。"影像需要分析。通过分析才能理解影像的社会真实。由于合成技术的发展,新闻影像造假不绝于耳,我们怎样证明影像是杜撰或捏造的?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受活动是新闻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从宏观层面可划分为事业化方式和非事业化方式。作为人类新闻信息交流的基本方式。非事业化新闻传受活动极少受到新闻学研究的关注,笔者试着对其内涵、特点、事业化与非事业化新闻传受活动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借鉴受众理论,指出作为档案传者的校方在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档案服务,而作为受众的学生档案意识比较淡薄,不对等性明显,双方应合力破解,以提高高校档案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2018年11月7日,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搜狗与新华社联手,推出了全球首个全仿真智能AI主持人。新华社的"AI合成主播"采用人脸识别、人脸重建、表情建模等前沿技术,在进行新闻播报时可以保持音频与唇形、表情的自然一致,甚至可以"以假乱真"。技术驱动背景下,新闻播音员的传统话语地位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20.
<正>一、政府形象、信息和公众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政府形象指社会公众在了解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政府在运行过程中显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状况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它既是社会公众的主观评价,又是政府客观表现的反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政府形象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公众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形象成为衡量政府绩效的一项重要标准。政府形象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它的最终形成,不仅取决于政府及其成员的实际行为,而且取决于公众的主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