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刚 《物理教师》2009,30(10):14-15
1905年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量子”假设,即频率为v的光子其能量为hv.当电子吸收了光子能量hv之后,一部分消耗于电子的逸出功W,另一部分转化为电子的动能Ek,写成光电效应方程即Ek=hv-W.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第二册“光电效应”一节,先通过实验介绍了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然后提出爱因斯坦光子说,通过光子理论圆满地解释了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3.
1905年3月,爱因斯坦在德国《物理学年鉴》第17卷上发表了题为“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的论文.文中爱因斯坦不但接受了普朗克的量子假设,而且提出一个更具革命性的与经典物理理论根本对立的假设“光量子假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并带来了物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4.
光电效应是证明光具有粒子性的一个典型现象,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规律.在高考中,光电效应是“量子论初步”这一章唯一的Ⅱ级要求知识点,是高考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成就超凡的科学巨匠。他被誉为20世纪的哥白尼、20世纪的牛顿,是因为在现代物理学的许多重要领域都有奠基性的贡献;他为世人所景仰,是因为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把20世纪的科学引入一个由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构成的四维时空。1921年,爱因斯坦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授奖的主要原因却是他的另一贡献———光量子理论及对光电效应的理论解释。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实验验证使得光量子不仅成功出现于物理理论,更使其成为真实的客观实体。光量子的真实性为自牛顿时代以来争论不休的光的…  相似文献   

6.
光电效应现象,是赫兹于1887年在做关于电磁波实验时发现的,1905年爱因斯坦用光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其实验规律.中学物理编入这一部分内容,目的在于引入“光子”概念,为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提供重要依据,但限于中学物理知识水平,没有也不可能详细阐述其产生机理,即使在普通物理中也是如此.因而在教学中产生了一系列模糊乃至错误认识.其中最为典型的有如下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因在数学物理方面的成就,尤其是发现了光电效应的规律,获得了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05年是爱因斯坦一生中最辉煌的一年。这一年,他在《物理学年鉴》上发表了3篇论文。在《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一文中,他用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观点成功地解释了1887年H·赫兹发现的光电效应。他不满足于普朗克把能量不连续性只局限于辐射的发射和吸收过程,而认为即使在光的传播过程中能量也是不连续的。他把组成辐射的能量子称为“光量子”(1926年后人们改称其为“光子”)。当光照射在金属表面上…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于1905年创立了相对论之后,紧接着于1906年为解释光电效应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即光不但具有波动性,也具有粒子性。表征光量子粒子性的物理量E、P和表征光子波动性的物理量γ、λ之间用h常数所联系,即  相似文献   

9.
李家利 《物理教师》2006,27(7):4-46
学生在学习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时,认识了微观领域中能量的不连续,每个光子的能量是E=hν(也叫光量子或一个小能量包);学习玻尔氢原子理论时,知道氢原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氢原子在吸收或辐射光子时不是任意的,要满足能级的跃迁假设,即吸收或辐射光子的能量等于前后两个能级之差(  相似文献   

10.
光电效应中电子一次只能吸收一个光子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家利 《物理教师》2006,27(12):12-12,17
在讲述光电效应时,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分析、总结、归纳出发生光电效应的规律,经典理论对此无法解释,爱因斯坦用量子论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当光照射在金属表面时,一个能量为hν的光子,立即被金属中的某自由电子一次吸收,此间无需经过能量积累时间(驰豫时间不  相似文献   

11.
张哲  杨明国 《教学考试》2023,(49):12-16
<正>光电效应作为近代物理学内容,其知识点较多,也比较抽象,而课本(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为例)从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开始描述,学生获得的是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尤其没有明确被告知金属吸收光子的单个性和不累积性,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所以不能从本质上清楚地理解,也难以记住。本文针对光电效应考点设计了4个规律、3个方程、2个图像、1个电路图的逻辑层次重构知识体系,即“4321”体系,再结合爱因斯坦光子说对4个规律的解释,能够提纲掣领,让构建简洁的知识网络,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大多数物理教科书在阐述康普顿效应时,都采用的是经典的弹性球碰撞模型,简单、明了并可方便地求得与实验事实相符合的散射规律。但是,由于只根据系统的初态和终态而未考虑光子与电子作用时的细节,所以在解释康普顿效应时,容易造成概念上的误解。按照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与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光在发射或吸收的过程中,只能一份一份地发射或吸收,即光总是以量子的形式出现。因此对于每个光子,要么把其能量全部交出,要么一点也不交出。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是一位对科学发展有杰出贡献的伟大物理学家,他一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深入地研究了布朗运动;提出光量子概念,创立了光辐射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等等.所做出的贡献使他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  相似文献   

14.
周平原 《物理教师》2005,26(11):49-50,53
1905年3月,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假说,但这个学说遭到了科学界长期和顽强的抵抗,即使光电效应方程在1915年被完全证实之后,这个理论仍得不到承认.近20年时间里,可以说只有爱因斯坦一个人在坚持它,直到康普顿效应等一系列实验之后,光量子论才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那么,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光电效应》是上教版高二物理教材中第13章《光的本性》中的一节内容,它讲述了光电效应现象、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和规律,从经典电磁波理论与光电效应现象的矛盾引出了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对光电效应规律的圆满解释,最后叙述了光电效应原理在自动化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校物理教师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和自身全面发展的高度审视这一教学内容,认为有必要对这一节内容作比较详细的介绍。他们用了两节课时间,进行了两个演示实验、一个学生实验,用来提高感性认识,巩固理性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这里,实验起到了关键性…  相似文献   

16.
自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学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以后,光电效应的实际应用逐渐地惠及世界人民,其理论也逐渐地成为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并经常光顾各类物理试卷.不过,今年高考物理江苏卷中有关此类内容的试题很特别,要求考生判别光电效应规律图像表达的对与错,所给四  相似文献   

17.
在光电效应教学中,对有些问题如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遏止电压以及光电效应的微观机制等方面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甚至是错误的看法。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谈一点看法,并介绍内光电效应和多光子光电效应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教 材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物理第三册第二十二章第一节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并识别光电效应现象 .●能表述光电效应现象的规律 .●了解光子的概念 ,会用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的规律 .●理解光电效应方程 .●粗略了解光电效应研究史实 .2 .过程与方法●观察赫兹实验中的放电现象 ,体验发现的过程 .●经历“探究光电效应规律”的过程 ,获得探究活动的体验 .●尝试发现波动理论面对光电效应规律遇到的困难 .●领略“观察、实验——提出假说——实验验证——新的假说……”…  相似文献   

19.
综观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考查光的本性知识的考题与考点匹配——围绕教纲,紧扣考纲。下面结合试题分析点评。 [考点一]:光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例1:[1993年上海考题]17世纪,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光的波动说。为了解释光电效应实验,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例2:[1997年上海考题]关于光的本性,早期有牛顿的微粒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后来又有麦克斯韦的电磁说,本世纪为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评析:这类试题考查学生简单识记能力为  相似文献   

20.
一、光子与光能为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爱因斯坦提出在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光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跟它的频率成正比,即E=hγ,式中的h就是普朗克常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