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霸主”地位失去往日强劲增长的趋势,随着第四媒体的网络和第五媒体的手机的快速发展,电视媒介曾经的霸主地位受到巨大的挑战.特别是电视作为传播人生观、价值观和执政理念的重要媒介,正受到冲击,其原有的巨大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如何加强和改进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电视媒介和相关宣传管理部门所应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陈戈 《新闻知识》2012,(12):33-35
根据媒介营销的三次售卖理论,广播要想抓住受众、广告主,就需要在受众市场、广告市场和自身的品牌推广方面做出努力,而媒介融合为这些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本文首先论述了广播产业媒介融合的必要性,接着从广播节目的创新、广播广告市场的开发和广播媒体自身的推广方面出发,运用实例阐述了广播应该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合作与融合,从而能更好地进行广播媒介营销。  相似文献   

3.
罗志芬 《声屏世界》2004,(12):39-40
电视媒介市场是一种独特的“二元产品市场”。电视媒体只创作一种产品,但却活跃于两个市场中:其一,受众市场:其二,广告市场。这两个市场以注意力为纽带联结,是一种“双重出售”的方式,这也就决定了电视媒体必须关注受众的行为,以发挥“注意力经济”的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4.
广告如何充分利用受众“眼球”?从广告媒介自身属性人手思考.不失为方法之一。根据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强弱,广告媒介可分为主动媒介和被动媒介。所谓主动媒介,是指媒介对受众注意力的吸引非常强,能够把其承载的广告讯息主动地推(push)给消费者,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接受,如电视、广播等受众完全可以在非常被动的情况下接受此类媒介所传达的讯息.在不自觉中受到广告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随着电视节目播出模式的变化,电视受众的收视方式、收视行为、收视需求和互动方式都相应发生了变化。文章在受众分化和媒介融合两个维度对受众媒介接触行为进行了研究。针对电视受众的流变,提出电视媒体应利用网络平台的互动性加强优质内容的传播,促使电视受众的回流,产生实际观看行为,并以网络平台优势,融合更多的视频用户,完成其传统观众经营方式的升级。  相似文献   

6.
媒介融合改变了广告业发展的媒介生态,推动了广告市场中多元主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使广告受众成为广告市场的主体.广告受众主体意识的觉醒彰显了广告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推动了广告素养教育的兴起.  相似文献   

7.
媒介素养就是每位公民对媒介信息的使用、分析及制作能力,其中的媒介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同时也包括广告。目前,受众的广告素养这一课题进行专门的细化研究还比较少。有鉴于此,本文结合媒介素养理论,对我国受众广告素养的内涵、形成原因以及受众广告素养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我国受众广告素养培育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李如冰 《传媒》2019,(14):60-61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当下不同媒介间的内容生产和传播形态有了更多的跨界和融合,使媒介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元媒介”的特征,即不同媒介间的内容生产更加丰富多彩,传播形态更加智能化、多样化、便捷化。同时,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在传播方式上的有机结合,方便了受众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由此可见,媒介融合不仅深度改变了受众的交往方式、信息接收和认知方式,还为新旧媒体在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上的创新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传统传媒形式造成巨大的冲击,传播的方式也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不再受限于传统的电视媒体及纸质媒介。与此同时,各种类型的媒介开始相互融合,给记者采访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故此,新闻记者必须积极转变自己的观念,适应新的潮流,在融合不同类型媒体的基础上,适当地改革和创新采访的形式,从而确保符合传媒发展的趋势。最近几年,互联网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新媒体在各个领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信息传播的速度也不断加快,不同媒介开始迅速融合。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不仅受众数量众多,而且十分灵活。由于外部媒介环境不断变化,给记者工作也带来相应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媒介融合趋势下电视媒体的内容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传统电视行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发生了很大改变。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视的新境界已经成为无可避免的现实,手机电视、网络视频等新媒体不断尝试以多种传播方式挑战电视行业一直引以为傲的视频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受众对媒介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偏移。对于电视而言,如何在生产、传播、增  相似文献   

11.
"媒介融合"是近几年新闻界一个比较前沿的问题,媒介融合产生的一些现象,值得新闻工作者深入探讨。特别是在受众注意力日益分散化、受众市场日益碎片化的今天,媒介融合的研究对于传统媒体的经营和广告运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手机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大媒体",无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还是在受众生活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对媒介的依赖现象越来越明显。本文中将透过媒介的"高频化"使用、"器官化"发展、"奴隶性"依赖这三个方面的表征,深入探析受众媒介依赖的原因,探讨媒介依赖之于受众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媒体深度融合大环境下,各种媒介已呈现出功能交叉融合的现象,这使得受众收看综艺节目的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不再是仅仅通过电视单向收看综艺节目,各种媒介和平台都为综艺节目拓展了新的传播渠道,为国内真人秀综艺节目的内容制作模式提供了新的方案。“互联网”背景下所产生的变化,对于国内的婚恋观察类真人秀市场来说,既是机遇,也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国内综艺节目同质化严重、原创度低、广告植入过多、刻意制造噱头等共性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4.
刘鹭 《新闻世界》2013,(3):101-102
技术诱因,市场诱因,经济诱因均促使媒介走向融合。本文以媒介融合为背景,探究受众需求转变和媒介环境变革中的广告形态的变化和由此产生的新的广告形式,并对广告整合传播效果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未来的广告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媒介与新媒介逐渐融合,电视的受众也由被动接收消息转变为主动选择信息,互联网时代SICAS理论模型的演变和这样的趋势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基于SICAS理论,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对电视写作的传播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媒介融合"作为一个流行词汇在传媒行业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的现象日益广泛。对于广播媒体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鉴于此,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融合的模式探讨进行了探讨。80年代后期,电视的出现和普及使其成为传媒领域的明星,并迅速取代了广播的传媒优势地位,广播媒体成为弱势媒体。自此以后,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纷纷出现,迅速占领传媒市场,这些新媒体传播及时、覆盖面广,而且收听方便、与受众互动性比较强,打破了媒介传媒的神秘性,人人都成为新闻  相似文献   

17.
郝佳 《新闻窗》2012,(3):55-55
媒介形式的大融合,既是当前媒介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广大传媒对象和传媒市场的要求。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对于媒介传播而言,形式占有重要地位,媒介的形式决定着媒体的内容。因此,大融合形势下的媒介内容必将为广大传媒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视传播理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李霞 《新闻爱好者》2008,(12):39-40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但此后,先是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介形式开始向数字媒介转变,所有的传播技术都快速地融合成了数字形式,互联网逐渐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融合。此后,网络技术的推动,又使得媒介融合得以脱胎换骨,  相似文献   

19.
李红 《声屏世界》2016,(2):32-33
“互联网+”模式运用在播音主持领域,突破了以往电视主播只能通过所在媒体的音频、视频单一平台展现自己的局限性。“互联网+主持人”的模式开放、平等、互动,主持人通过网络、移动电视等多媒体平台,线上线下与受众展开交流,可以全方位展示自己。因此,“互联网+”为主持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覆盖面更广,内容更加丰富,相应地,它对主持人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媒介融合背景下,“互联网+主持人”的发展思路应该怎样体现?  相似文献   

20.
熊力颖 《新闻世界》2012,(4):126-127
随着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媒介形态和功能开始发生变化。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广告受众呈现出以下三个变化:受众划分按内容而非媒体来定;受众媒介接触习惯改变,受众更加分散而细分;受众的媒介自主性和选择性增强。以上三点变化为广告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也不无机遇,尤其是为广告主开展整合营销带来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