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网络时代的到来影响到了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从经济、政治到文化,从工作、学习到生活,都在进行着一场根本性变革。网络对人类的影响更多的在青少年身上得以体现。早在2000年底,国内互联网用户已达2250万人,其中有不少于80%是青少年用户;在中学校园,上网已经成为中学生们最流行的课外活动之一。那么,网络究竟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什么?青少年为何如此痴迷于网络?面对一些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我们的教育者应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给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给学校广大教师也在探索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信息化的特点如何用信息化网络工具为专业知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使学生能自律对大量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形成心理屏障给予抵制.  相似文献   

3.
联系当前道德研究领域中的不同思潮和道德教育的实际,论述邓小平道德观的四个鲜明特点,即道德意识的阶级性、道德理想的革命性、道德规范的典范性、道德建树的持恒性。  相似文献   

4.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给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探索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方法,就具有了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网络世界就像一块神奇的土地,非常有吸引力,因为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飞地”。首先,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人人可以自由上网,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短短20几年间从无到有,异常迅猛地扩展到了全球的每个角落。网络的出现,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被接收和分配的方式,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6.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致使大学生的道德观趋向多元化,其特点是总体的一致性与局部的矛盾性,愿望与行动的冲突,优秀传统道德与现代化精神的对立。因此,应强化对大学生人生观审美观的教育,加强道德修养和道德践行能力的培养,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劳动法的道德观,主要涉及劳动法所蕴含的道德理念、道德在劳动法中的正确定位以及法律与道德正态关系的构建等一系列问题。劳动法应当以劳动尊严、劳资共赢理念作为其追求的最高伦理目标。为了合理把握劳动法的道德定位,劳动法的道德取向应以保障和实现公民的基本人权(劳动权)为伦理基础,劳动法的道德规范应以劳动者为基本主体和主要视角,劳动法的道德标准应以略高于最低限度道德要求的标准作为其确立尺度。为了建立起劳动法与道德良性互动、相辅相成的正态关系,当前应当着重把握和处理好法律与道德之间互相区隔、转化和融合等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认为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从而提出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健康的人格,是全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职。  相似文献   

10.
不良虚拟世界对中学生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对中学思想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提倡堵禁和疏导相结合的办法,教育学生树立有价值的理想,引导学生理智地对待虚拟世界。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道德观十分丰富,他解决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伦理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确立了社会主义义利观,提出了社会主义富德观,并第一次区分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不同层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相似文献   

12.
13.
在网络时代,我们越来越深地陷于“网络生存”的境地。在现实社会中生存需要伦理,而网络生存同样需要网络伦理,需要适于在虚拟世界交往的特定伦理规则,也需要有网络道德,有网络社区精神。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批判了杜林的永恒道德观,比较系统、集中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学说,同时也阐明了恩格斯道德观的形成及道德的根源、本质、基本内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已进入读图时代,网络经济与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性因素,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面貌。网上展开的虚拟世界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继续弘扬传统文明,弘扬人类正确向上的智慧之光、理性之光,仍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改变了原有的生活节奏和模式,青少年网络群体的壮大,要求教育工作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本文深入探讨分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伦理道德观。阐释了邓小平伦理道德观的三个方面,据此认为邓小平伦理道德观的最大特点在于强烈的实践性和浓郁的时代感。  相似文献   

18.
道德观的确立对于中学生成长和成才异常关键,但目前中学生道德观确立面临着道德认知不成熟、不全面,道德情感不积极、不稳定,道德意志不固化、不坚定的现状。影响中学生道德观确立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身特点。帮助中学生确立道德观,需从优化社会德育环境、落实学校育人目标、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李丽 《现代语文》2006,(9):91-92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简称《哈克》)是十九世纪美国伟大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曾被厄内斯特·海明威评价为:“它是我们至今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作品。现代所有的美国文学作品都起源于这部书。以前没有一部作品,今后再也不会有任何作品会像它一样优秀。”(转引自王长荣,1996:26)。书中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生动地讲述了美国内战前十三岁的主人公哈克贝利·费恩(简称“哈克”)不甘社会循规蹈矩的“教化”,和黑奴吉姆逃亡到密西西比的历险故事。作品对主人公哈克的描述有血有肉、生动逼真,而且寓意深刻。在实用的功利主义道德观的指引下,我们…  相似文献   

20.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既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也使得少数大学生缺乏道德感甚至误入歧途。要塑造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大学生必须加强自律精神的养成,学校需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家庭和社会需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