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勇  李军  张茂森 《内江科技》2011,32(11):127-128
针对低渗油藏开发过程出现的注水井高压注不进水,油井压力下降快、采不出的现象.结合桩西低渗区块地质特征,利用低渗油藏的非达西渗流原理,通过数值模拟对低渗油田孔隙压力、孔隙度、渗流率影响关系进行技术研究,进一步确定了桩西油田各低渗区块开采技术井距通过采用小并距开发技术试验结果.并配套油层改造技术.降低了该油藏注水压力.改善了油藏渗流能力.同时也提高了驱油效率和区块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奈曼油田为辽兴油气开发公司重要生产区块,目的层为九佛堂组,埋深1300-2500米,为中低孔、低渗、水敏储层,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油品性质为普通稠油油藏。在举升过程中面临着油井偏磨、原油粘度大、泵效低等生产问题,严重制约了该区块的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3.
针对五号桩油田桩837块低渗油藏埋藏深、液量低、含蜡、载荷大的开发现状,在油井正常生产时受载荷影响较大,通过现场试验研究载荷和空心抽油杆闭式循环加热装置温度的关系,生产数据表明,通过加热致使井口温度在45℃以上,超过原油凝固点,既起到防止油井结蜡,又确保抽油机载荷平稳,对低液、高含蜡、载荷大低渗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定边油田三叠系延长组低孔、低渗、低压油藏常规注水开发见效慢,油井产量递减快、稳产水平低等特点,实施了超前注水开发技术,及时有效地补充地层能量,提高油相相对渗透率,很好地控制了含水上升率,提高了油田高产稳产期,开发效果明显提高。该技术对今后低孔、低渗、低压油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尤其是非常规油气藏的开发逐渐成为油田增产上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油田后备接替的重要资源,但储层受油藏埋深的影响,储层上覆压力增大,使储层物性变差,油井自然产能低,必须通过压裂改造后才能获得经济有效的开发。本文介绍了针对厚层砂岩、薄互层砂岩及低渗油藏重复改造常用的水力压裂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赵学珍 《今日科苑》2012,(14):119+118
在枣园低渗油藏开发中,常存在油层压力高而生产递减大,注不进采不出的现象。运用能量转换规律和管道流原理推论出大压差生产也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并得出在大压差生产情况下,在油井的近井地带容易形成阻流环,注水井的水驱易形成"蚯蚓流",损伤油层降低水驱油效率。分析结果与实际现象相一致,对提高低渗油藏的认识和开发水平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注水开发油藏中,注不进、注不够水严重制约低渗油藏开发效果。由于渗透率低,水井日注水量少,地层能量难以补充,常规的一注一采井网开发油井见效困难,经济效益低,为合理补充地层能量,防止地层亏空过大伤害储层。决定在文88块选取合适区域实施多点注水,温和补充,评价开发效果,为全区下步开发摸索思路。  相似文献   

8.
延长油田西区采油厂所辖油田属于低渗特低渗油田,在投产时大多采用压裂,由于油藏的非均质性和开采层系不同,在注水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体现在层内、层间、平面注采矛盾突出;注采调整缺乏充分的依据。通过油水井生产过程监测和动态分析,进行注水井与油井连通层位的对应调参,提高注水效果及注水开发采收率,从注水井和油井两方面入手,在以上研究分析、动态描述、注采调整等措施的基础上,摸索整理出一套适合本区的注采开发思路,最终解决油藏平面、层间与层内矛盾,实现注水开发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特低渗透油藏要求井网密度高、投入大,常规压裂产量下降快,开发效果差。直井长缝压裂完井技术通过压裂造长缝,增大泄油面积,提高特低渗透油藏单井产能,可实现少打井,降低投资。本文介绍了直井长缝压裂工艺优化、压裂液体系优选、综合降滤、射孔优化、控制缝高等技术。该技术在义7-6、滨660和樊142等多个区块进行了应用,现场的实践证明,与常规压裂相比,直井长缝压裂完井技术能够提高单井产能,延长油井有效期,对特低渗透油藏提高压裂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油田低阻低渗油藏纵向上主要分布在珠江一段上部,为海相油田。低阻低渗油藏岩性多为泥质粉砂岩,含油产状多为油斑、油迹,产能低。针对以上特点,采用大位移水平井开发,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经过文昌油田海相低阻低渗油藏大量成功的开发实践,总结以下的开发经验:必要的基本的产层测试资料是低阻低渗油藏研究的前提;低阻测井解释新技术是低阻低渗油藏评价及开发的关键;钻长位移水平井是大幅度提高低阻低渗油藏产能的有效途径;使用旋转导向加强随钻跟踪是确保井轨迹钻在低阻低渗薄层油藏中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
郭超 《中国科技纵横》2010,(23):13-13,68
低渗油田提高单井产量实现经济开发问题一直是这类油藏的关键和热门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近年来试验研制的水力喷射技术在挖掘油井生产潜力方面的工作机理,介绍了该技术的施工程序,通过现场具体施工井的操作实践,探讨了在低渗层实施水力钻孔的适用性.提出了今后推广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郭桂玉 《内江科技》2006,27(4):156-156
低渗油藏注水开发到一定阶段后,注水效果逐渐变差,油井含水持续上升,探索一种更好的方式提高波及系数,改善层间矛盾。河75—8并注氮气技术的应用,为在同类型的水井上实施该项工艺技术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实验表明低渗透油藏渗流存在非达西渗流,即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同时还有些低渗油藏存在压敏效应.所以在低渗油藏的开发中,启动压力和岩石的压敏效应必须考虑。同时常规的达西渗流下的产量公式也已经不适合低渗油藏的开发:结合考虑压力敏感和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油藏产能公式进行产能特征分析,进而确定合理的生产压差和极限井距。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多,浅层低渗油藏资源成了我国未来勘察开发的主要对象,然而低渗油藏往往需要进行压裂才能够进行采油,并且不同地形的低渗油藏需要用到不同的压裂工艺以及采油工艺,本文对浅层低渗油藏采油工艺、压裂工艺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详细介绍了当前常用的各种工艺。  相似文献   

15.
CB油田K2t油藏属于中孔中渗透性边底水油藏,前期由于稳产的需要,油藏边部油井进行提液生产。从2003年开始采用水平井加常规井的立体开发模式,在该层系投入12口水平井,经过多年的开发,油井经常出现液量下降的情况。近两年来,水平井也出现了液量的下降的现象,油井液量下降已经严重影响该层系油井的生产,为了研究液量下降原因,在实验室内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液量下降的机理,为油井制定工作制度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特高含水期油藏可采储量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该类油藏开发特点的分析,以传统可采储量计算方法为基础,提出了适用于特高含水期油藏可采储量计算的新方法——油井分类构成法,即根据油井生产状况进行分类并分别计算相应类别油井的可采储量。  相似文献   

17.
周锋 《内江科技》2014,35(8):75-75
超低渗油藏是未来油气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而应力敏感现象是此类油田开发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基础现象之一。本文从室内实验的角度出发,以实际油田参数为基准进行了超低渗油藏的应力敏感实验,得到典型的应力敏感曲线,并分析总结出超低渗油藏随有效围压的上升渗透率的减小先快后慢、、应力敏感带来的渗透率变化具有不可逆性等特征,且该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为相关科学研究及现场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东营南坡沙四段为湖相滩坝砂沉积的薄互层特低渗透油藏,由于该类油藏储量品位低、开采难度大,常规开发经济效益差,通过开展大型压裂弹性开发等新工艺技术,对此类油藏的部分区块成功地实施了大型压裂,实现了薄互层特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动用,并已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落实圈闭,搞清油藏的控制因素、储层及油藏性质等,本文针对濮城油田文17东块油藏进行了储层构造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文17东块属中孔、低渗、低产、中深埋藏、轻质常规原油的特小型油藏,计算的石油地质储量为19.02×10^4t.  相似文献   

20.
杨东宝 《内江科技》2014,(6):85-86,77
随着对中高渗油藏的不断开发,常规油藏储量已渐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特低渗等非常规油藏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为进一步提高特低渗油藏采收率,开展了水驱后注氮气、氮气/水交替驱和氮气/微球交替驱实验,主要研究了特低渗油藏注氮气开发的提高采收率效果,并优化了氮气的注入方式和注入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对特低渗油藏,水驱后注氮气可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氮气转注时机越晚,提高采收率效果越差,优选氮气注入时机为无水采油期结束-产水率30%;气/液交替驱时,交替周期越多,提高采收率效果越好,交替驱最优气液比为1:1,最优氮气注入方式为氮气/微球交替注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