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浪漫主义在文学史上是最主要的创作原则之一 ,作家遵循这一原则创作时 ,可不受生活和细节真实束缚 ,借助幻想、夸张 ,创作出荒诞、离奇情节和非凡艺术典型 ,以表达作者主观理想和强烈思想感情。浪漫主义的社会功能已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思想武器。各民族古代神话故事证实浪漫主义还是处于儿童时代的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形象思维方式 ,从而使浪漫主义又具有特殊认识功能。  相似文献   

2.
浪漫主义手法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是表现作家的理想;第二个显著特点是着重于表现作家的主观情感;第三个特点是常以幻想的方式,创造出神妙的艺术境界、离奇的故事情节,超凡脱俗的人物形象来寄托作家的理想.  相似文献   

3.
从19世纪世界童话的始祖安徒生到20世纪中国童话的拓荒者叶圣陶,童话除了被赋予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还体现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这些特点影响着20世纪世界各国的作家,尤其是童话创作者。循着西方世界童话的气息,叶圣陶先生吹响了中国童话的号角。他向往着童话般的生活,怀着天真纯洁的童心,运用儿童想象的方式,通过儿童视角创作了大量童话故事,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脉搏以及少年儿童和作家在那个时代的生活、理想和追求。  相似文献   

4.
浪漫主义音乐基本上是从1820年持续到1900年。浪漫主义作曲家继续使用了古典主义的音乐形式。但浪漫主义音乐在思想上更加注重自我主观意识的表现与刻画,在其作品中更注重个人感受的细致表现、内心情感的自由抒发,以及作品与自然景象、生活现象的描绘;作品多以理想事物、古代神话传说和幻想故事为题材,在作品中强调音乐与诗歌、戏剧、绘画等其它姊妹艺术的有机结合,注重音乐的标题性和其中所体现出的诗情画意,重视吸取民间音乐素材,从而体现其民族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语文世界(高中版)》2009,(12):F0004-F0004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美学思想,它强调主观理想、个性、感情和非理性。作为艺术发展历史的概念,它是对古典主义所持的常理和冷漠的说教,是对严谨、规范、自觉的否定和破坏,其表现特征是:注重个性表现,耽于幻想和夸张,选择惊人事件作题材,情绪热情激越。代表人物有戈雅、席里柯、德拉克罗瓦、透纳等。  相似文献   

6.
浪漫主义乐派产生于十八世纪后半叶、十九世纪初.这时正值欧洲资产阶级民主和民主革命兴起,后遭到封建反动统治者镇压,陷入困境,浪漫主义思潮就是在这种社会大动荡的背景下产生的.一方面它反映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以平等、自由、独立、博爱为思想基础,对于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另一方面反映了在文艺领域作家艺术家以厌世哲学为要求;迴避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沉醉在个人的世界中,向往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于是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和强烈民族意识相结合的作品,率先开创了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在它的影响下,也迎来了音乐艺术浪漫主义创作的春天.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是“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但是,郁达夫作品中的浪漫主义并不等同于西方浪漫主义,作家对西方浪漫主义是有所选择和取舍的:浪漫主义思想中的对古典陈规的反叛和对个性自由的理想追求成为郁达夫反抗封建制度的有力武器;在艺术追求上,郁达夫自觉地选择了浪漫主义文学中最适合表现痛苦和悲伤的感伤情调,注重创作中主观自我的表现,从情感表现角度选择与接受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理想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动因,而在浪漫主义文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促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但也制约了它的进一步提高。本文选取鲁迅、郭沫若、郁达夫、蒋光慈、废名和沈从文六人的作品进行考察,事实表明作家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总是处于矛盾的对立统一中,在对立统一中演绎了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诸种可能。  相似文献   

9.
浪漫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面对启蒙理想的幻灭,欧洲社会动荡而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潮,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浪漫主义时期是个诗歌的时代,它以美化中世纪的封建宗法,逃避现实及渴望斗争,面向未来,崇尚自由和解放的精神为思想特征。他们注重主观抒情,善于运用瑰丽的想象,奔放的语言和夸张的手法,极力赞美大自然和诅咒城市文明。浪漫主义思潮对雪莱诗歌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他的诗既富于抒情性,又富于政治思  相似文献   

10.
幻想文学与写实性文学的审美指向有很大的不同。写实性文学注重对现实“并无差等”的细致描写;而幻想文学由幻以入真,从某种程度上看,它更接近哲学“追问——和全、绝对、终极、永恒”,它关涉世界的本质、人性的内容、人的生存状态、生命的价值、精神结构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等。意大利的作家卡尔维诺、美国的作家茹恩在其各自的幻想作品中力图向人们说明“幻想文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恢复人性。”  相似文献   

11.
<正> 稍稍有些文学知识的人,都会经常使用‘浪漫主义”这个词语。但人们在提到这个词语的时候,含义往往并不一致。浪漫主义文学潮流、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利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这三者既有一定的联系,而又有若重要的区别,绝不能混为一谈。 (一) 浪漫主义文学潮流,指的是一种文学运动,它产生于欧洲十八世纪末期,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形成高潮,以后便逐渐衰落下去。任何文学潮流的发展都受到时代的制约,与当时的社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浪漫主义文学潮流的产生也是如此。资产阶级在欧洲一些国家取得政权后,它的种种劣根性逐渐暴露。人们发现,启蒙主义作家所设想的“平等、自由、博爱”的蓝图,在实现中并不象幻想的那么美  相似文献   

12.
《聊斋志异》是一部亦幻亦真的浪漫主义作品。其最大特点是通过对幻想的超现实非人间的内容描写,寄托作家理想,抒发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愤懑心情。由于它描写得“合情合理”所以具有较坚实的艺术真实性和强大的艺术魁力。本文据此对《席方平》、《叶生》等片断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代杰出的诗人郭沫若,在“五四”以后的诗坛上开一代诗风,成为新诗运动的奠基者,阅读郭沫若早期诗歌,往往会被它那种狂飚突进的英雄格调所激动,郭老诗歌中充满着的革命激情、浪漫主义遐想以及多样化的表现手法,都给我们巨大的震憾。 郭沫若前期诗歌的创作方法,基本上是属于浪漫主义范畴。 首先,他强调诗歌的主观精神。“真正的艺术作品应当是充实了的主观的产品。”文艺作品是客观世界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凡是文艺作品,包括诗歌在内,必然是有作家主观的因素包含在其中。这是没有什么异议的。问题是郭沫若认为诗歌作为“主观的产品”,特别强调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论布莱克诗歌的超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对威廉·布莱克(WilliamBlake1757-1827)的两部诗集《天真之歌》(1789年)和《经验之歌》(1794年)的具体分析中提出了浪漫主义诗歌在道德理想与诗性世界两个方面超越现实的看法,从而指出了浪漫主义文学与现代美学的某种必然联系。同时,本文对浪漫主义研究过程所一贯忽视的理性的另一侧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企图把浪漫主义文学从思潮发展的角度找到它与古典主义、现实主义的联系而与现代艺术区别开来。布莱克是一位复杂的作家,他有意识地运用“预先统一”的法则进行创作,并不能表明他脱离了整个浪漫主义运动,只是表明这位伟大的古典作家让今日的读者看来更具有现代意味罢了。  相似文献   

15.
《西游记》作为神魔小说,是浪漫主义的杰作,而在幻想世界中,现实人生是它的基础,现实性是这部佳作有着长久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试从取经目的的功利性、人间模式架构的神魔体系、神魔世界展现的现实社会人情、反映时代的世俗化描写等几方面来发掘作品的幻想世界中关于现实人生的内容,探讨作品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6.
《离骚》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首伟大的长篇抒情诗,它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而浪漫主义是它最显著、最突出的风格特色。浪漫主义,在本质上就是理想主义,它的根本要求就是强调作家表现自己的理想和理想化的生活,按照生活可能有或应该有的样式反映生活。而在《离骚》当中始终贯串着诗人追求“美政”的理想,希望楚王能“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并为实现其理想而进行了顽强的斗争。诗人吟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歌,怀着满腔渴望的心情,开始了对未来道路的探求。他说自己出身高贵,生在吉日,名字美好。他怀着对楚国…  相似文献   

17.
论莎士比亚和关汉卿戏剧中的浪漫主义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文学的茂密丛林中,莎士比亚和关汉卿无疑是两棵参天巨木。他们留给东西方戏剧文学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而当代的研究者多注重他们作品中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的研究,很少论及他们作品中显现的浪漫主义风格。从历史背景和作家作品出发,研究两位大家剧作中浪漫主义风格的深层文化意义以及它出现的原因和它对后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现实主义这个概念虽然内涵复杂,外延极广,但究其精神实质,则可以在艺术地把握现实所持的态度和所遵循的原则即创作方法这一点上统一起来。现实主义的特定涵义,是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去反映作家对现实关系的理解,并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尽可能揭示社会生活的发展规律。现实主义最重要的美学特质是始终把外部世界的本来面目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以自己的主观愿望、情感和幻想去代替对世界本来面目的说明。在不改变其根本性质的前提下,为适应文学表现复杂的外部生活和内心世界的需要,现实主义可以吸收现代派中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9.
新寓言小说作家有意间离艺术和生活是与美学中的“距离说”有关系的。他们认为真正美的事物是远离现实生活的,是虚幻的。现实生活使他们心理压抑,于是新寓言小说的作家向往着与现实世界迥然不同的理想世界,而这又是产生创作的动力。他们还认为创作的符号———理想的世界是因时而变的。  相似文献   

20.
《湘南学院学报》2019,(6):53-56
沈从文借鉴了狄更斯以过去为理想世界的浪漫主义,创造出以湘西世界反抗城市文明的异化堕落。这同左翼文学以未来为理想世界的狄更斯浪漫主义接受相矛盾,并引起批判和论争。论争的结果导致当代文学中对狄更斯浪漫主义正确理解的消失,这是造成狄更斯成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