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前苏联的国家结构形式,有这样一个变化过程:1924年苏联第一部宪法规定,苏联是联邦制社会主义国家;1991年8月公布的《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并把该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1991年12月,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并很快扩大到苏联的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11个),从而宣告了苏联的最终解体。那么,联邦、邦联与“独联体”三者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2.
中亚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上该地区的民族迁徙,民族杂居情况十分普遍。苏联的建立,为中亚五个民族共和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24年,苏联在中亚地区进行了民族划界工作,至1936年,中亚五个国家相继以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的身份加入苏联。中亚民族划界和民族共和国建立是按照联盟中央指令进行的,并不是根据中亚各民族自然分布和民族集中居住区域划分,实际上带有明显的人为因素,并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苏联联邦制的建立缺乏坚实的根基,再加上实行"民族区域原则"和"双重主权原则",致使联邦制不是在强化统一的国家认同和整体功能意识,而是在强化各加盟共和国的民族认同和局部功能意识。苏联联邦制因缺乏充分整合各民族形成强有力的民族凝聚力的能力而成为苏联疆域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一进入九十年代,苏联的政治形势出现了重大变化。由于推行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政治多党制的“新思维”,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发生动摇,1990年2月正式修改苏联宪法第六条,取消了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多党制格局形成的同时,民族矛盾、地方与中央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加盟共和国相继发表主权或独立宣言,苏维埃联盟一度曾面临解体的危险。从目前情况看,现有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会变成为“苏维埃主权国家联盟”,各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大大增加,中央政权的性质及其职能则会有很大的变化,还可能会  相似文献   

5.
三、联邦制的变形与民族自决问题  吉尔吉斯苏维埃自治共和国的建立,一方面使吉尔吉斯人民拥有了自己的民族国家,这无疑是吉尔吉斯民族史上一个巨大的飞跃;但是,另一方面,吉尔吉斯自治共和国建立之时,正是苏联联邦制开始变形的时候,因而,吉尔吉斯斯坦从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之始就不可避免地承受了联邦制变形的结果,刚刚获得的民族自决权一下又得而复失。如前所述,产生于列宁病重、即将辞世前夕的1924年苏联宪法,已开始表现出中央集权的倾向。列宁逝世后,尤其是从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苏联的联邦制已严重变形。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6.
1991年12月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作为统一的联邦制国家在经历了69年的风风雨雨之后解体了。虽然12月25日19时38分红场上改旗易帜的场面异常冷清,但却在顷刻间成为全世界的热门话题。这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发生,不是偶然因素造成的;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远因和近因,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也有内因和外因。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分析,都离不开政治、经济和民族这三人危机。伴随着三大危机的不断加深,苏联一步步走向解体。一、苏共本身的问题与政治危机苏共的前身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相似文献   

7.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在俄罗斯帝国的国土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12月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自1925年~1940年有10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加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苏联共15个加盟共和国的国土基本定型,1990年3月11日~1991年12月16日,除俄罗斯以外的14个加盟共和国先后宣布独立,1991年12月25日,苏联宣告解散。目前很多场合人们都将苏联称为“前苏联”,这种提法大可商榷。始成立于十九世纪中叶的“奥匈帝国…  相似文献   

8.
苏联和南斯拉夫民族政策失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虽然民族问题是其共同诱因之一,但却表现出明显的不同特点:在联邦问题上,苏联的高度集权和南斯拉夫的过度放权,都们高了绝对分权的原则,从而使联邦制陷入危机;在党的建设问题上,苏共中央忽视民族因素,在其决策机构排挤民族干部,造成对立情绪。南共联盟则实行党的联邦化,造成民族主义的泛滥;在对待主体大民族问题上,苏联过分突出俄罗斯民族,南斯拉夫则削弱塞尔维亚民族,都产生了消极后果;在民族的产生及消亡问题上,苏联人为地消灭和同化少数民族,建立“民族共同体”,促进国家的一体化。南斯拉夫则依靠行政命令制造新的民族,主张多元化,否定“南斯拉夫主义”。这些作法均违背了民族问题的客观规律,终因未能把握好处理民族问题的“度”而殊途同归,导致了联邦的解体。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必修)教材第15页地图《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共标出15个加盟共和国。而《世界近代现代史地图册》(下册)第4页则标出了16个加盟共和国,多的是卡累利阿——芬兰。其原因在于这两本书使用的是不同时期的苏联地图。  相似文献   

10.
苏联是一个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是世界上民族关系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苏联的解体,是联邦制国家体制的失败。长期以来,苏联共产党和政府严重地违背社会和民族发展的规律,粗暴地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和民族平等原则,导致苏维埃联邦制的极度扭曲,以致最终解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