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法律解释方法体系中,社会学解释是一种侧重于从预测社会效果的角度来阐释规范含义的方法。社会学解释在司法实践中的价值在于满足社会需要、限制自由裁量以及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社会学解释有着自身固有的局限,例如,难以准确预测社会效果,适用范围狭窄,牺牲个案正义以及危及法律规范含义的稳定性等。我们应对社会学解释的价值和局限有充分的认识,使之在司法实践中发挥最优作用。  相似文献   

2.
法律解释方法在不同的司法领域有着不同的特性。从对指导性案例的分析来看,我国行政司法审查中法律解释方法具有一定的缺陷,诸如忽视行政法解释的价值取向、元规则缺失、运用水平低等。由此,在今后的行政司法审查中,我们应当依据行政法特性选择解释方法,努力形成解释方法元规则并积极遵循,提高运用解释方法时的说理论证能力,以弥补行政法解释理论之不足,摆脱行政司法审查解释的困境,推进中国行政法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刑法文义解释在刑法解释方法的位阶具有严格的优先性。文义解释的规则包括普通含义解释规则、语法解释规则、语言解释规则、同一用语解释规则、普通含义与专业含义解释规则和制定时含义与适用时含义解释规则。文义解释在出现多个解释结论或出现矛盾的解释结论时,其他解释方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海峡两岸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为视角,将法律解释方法分为确定型和妥当型的两类,同时考虑立法时的附随情况和其他的法律解释方法,运用于解释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由此提出判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法律解释方法论强弱的标准,使法律解释学的运用不仅在实践法学中体现,而且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发展进程中显现其在理论法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法律移植具有丰富性、高效性、创新性,能够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法律移植的成功与否在于法律本土化,因此研究者需要理解国外的法律和背景,其中难点在于外国法律解释材料的取舍。美国法的法律材料分为权威性参考材料、非权威性参考材料、禁止参考材料。前两者是研究美国法必须参考的资料,后者可以不查阅。  相似文献   

6.
法律方法对于法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法官的恣意审判。法律方法也是法官必须掌握的一种工具,有利于实现司法的公正和判决结果的合理性。在某些疑难案例中,法律方法的正确运用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许霆案,对法律方法的运用进行全方位分析,以期探求在应对疑难案件时的运用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任何法律的适用,都必须通过法官对法律的解释(或理解)。通过河鲈科淡水小鱼案,德沃金成功地批驳了以古典解释学为理论基础的意图论法律解释观,强调只有坚持整体性的法律解释观,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才能既保持稳定性又保持连续性,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我国加快法制建设进程的今天,合理地借鉴整体性的法律解释观无疑是促进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法律及法律解释的客观性问题是法治理论大厦建立的根基,但是,学界对客观性的挑战使法治命题岌岌可危,学界的有力回应仍然使其领地不断缩小,并且学界的回应仍然是就事论事,没有为法律解释的客观性找到一个标准。通过对各种挑战与回应的梳理,从一种后果论的角度来论证法律解释的客观性,以后果作为衡量法律解释客观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能动法律解释是一种较新和激进的美国法律解释理论,该理论认为法官应该基于实用主义、哲学解释学和制度论的立场,运用法律解释的手段,跟上现实的需要;但是,该理论并没有回答法律解释的标准问题,很难将其运用到法律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0.
法律解释的含义应界定为:在法律实施活动中(即广义的法律实施活动,由法律实施监督活动和法律实施活动构成)针对个案对法律进行的具体解释。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和权力观念,是我国法律解释体制现状的深层次根源和实然基础,我们必须以应然的法律解释理论为指导,对实然现状去伪存真,留长补短,以实然和应然相结合的角度整合和重构我国的法律解释体制。我国法律解释体制应由法律实施监督解释和法律实施解释两大子系构成,两大子系均属广义的法律实施解释,是一种平行分工的关系。法律实施解释子系又可进一步分为法律执行解释、法律适用解释,在此子系中,法律适用解释处于优越和主导地位,在法律适用领域具有最高效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法律解释与法律适用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阐述了法律解释的必要性和法律适用的方法,进而提出了我国法律解释在法律适用中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合同的解释的意义和作用,司法实践中对合同进行解释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合同解释的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教育法在体系上、调整对象的划分标准上比较混乱,因而法律规范效力层级的理解上存在问题,法律规范存在适用难的问题,执法层面上也是困难诸多。注释法学派的发展说明研究性解释对法学发展的重要性。研究性解释作为教育法研究方法首先要解决的是整合和重新理解现有法律概念,同时应当考虑在这些不同概念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和意义脉络。  相似文献   

14.
由于法律解释多元化等因素的存在,我国的法律解释制度备受质疑。因此,如何对我国法律解释体系进行重构,是法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笔者认为,在各种法律解释观中,德沃金法律解释观是最适合我国法律解释体系重构的理论。在德沃金法律解释观的视野下,我国的法律解释体系的重构应该以取消法律解释主体多元化、完善审判解释程序两个层面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法律解释的含义应界定为在法律实施活动中(即广义的法律实施活动,由法律实施监督活动和法律实施活动构成)针对个案对法律进行的具体解释.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和权力观念,是我国法律解释体制现状的深层次根源和实然基础,我们必须以应然的法律解释理论为指导,对实然现状去伪存真,留长补短,以实然和应然相结合的角度整合和重构我国的法律解释体制.我国法律解释体制应由法律实施监督解释和法律实施解释两大子系构成,两大子系均属广义的法律实施解释,是一种平行分工的关系.法律实施解释子系又可进一步分为法律执行解释、法律适用解释,在此子系中,法律适用解释处于优越和主导地位,在法律适用领域具有最高效力.  相似文献   

16.
因为法律规范本身的规范性、抽象性、静态性、不明确性,如何实现枯燥的法律条文从文本走向活生生的执法实际,需要执法者进行合理解释.通过法律解释为写作起点,分析了从“法无明文授权不行政“的严格法条主义到行政主体拥有广泛行政裁量权的嬗变;法律解释与海关执法行使行政裁量权的暗合;海关执法法律解释的适用以及所对应的行政裁量权的限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法律解释是与法律适用相并行的、旨在解决法律的一般性与案件的个别性之间差异的活动.本文试图对法律解释进行相关界定,并回答法律解释为何必要,以及法律解释如何可能的问题,以期为人们理解法律解释提供认识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8.
法律解释是任何法律在实际运用中必然面临的问题,宪法也莫出其外。一般而言,法律解释着重研究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因而宪法的解释主要体现于普通法律对其相关问题进行的解释。通过二者关系的比较分析,认真研究普通法律对于宪法的解释,对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学法、讲法、研法等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适当地运用法律方法有助于法官实现对违法未成年人的教育功效。在少年司法活动中,司法者要在"司法者"思维与"社会工作者"思维之间进行转换,同时,法官应注意法庭语言对未成年人审判对象的影响。基于此,通过普法使社会群体对犯罪少年的轻刑化、缓刑化给予理解与支持,建立健全"法官社会化"的支持系统,强化法官语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相似文献   

20.
司法实践中,法官应该绝对忠于法律,客观解释法律,以实现法律的公正与权威。然而,法官所采用的文义解释、目的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法意解释等解释方法都各有其主观因素,根本无法达到解释的绝对客观。因而,法律解释的过程实际上是客观性与主观性辩证统一的过程,法官真正应该追求的是无限接近法律的价值内涵而不是绝对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