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今天重读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1870—1952)的著作,我们的最大收获是不仅可以学到蒙台梭利那种“坚持不懈,耐心观察的精神和本领”。①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她是如何运用教育实验与观察的方法来了解儿童,探寻科学教育儿童的方法,以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蒙台梭利这种了解和研究儿童的方法和途径以及由此提出对教师的要求,对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仍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一、蒙台梭利的教育实验与儿童教育方法蒙台梭利运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是蒙台梭利多年幼儿实验的经验总结。她的教育方法来源于对幼儿的…  相似文献   

2.
论蒙台梭利教师在儿童主动学习中的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台梭利教育法强调教师要在儿童的主动学习中扮演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蒙台梭利教师要为儿童提供适宜主动学习的环境,引导儿童在活动中实现主动学习.在蒙台梭利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观察儿童的活动状况,了解儿童的发展需要,诱发儿童的活动欲望,引导儿童专心活动,同时要支持儿童独立活动,消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以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蒙台梭利教育的再次复兴,作为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台梭利的环境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实践的影响日益广泛深入。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都能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教师的职责就是建立常规和排除儿童自然发展中的障碍,观察儿童的表现和了解儿童的需要,以更好地承认、培育和保护儿童自身的能力,并给予间接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1952)是意大利著名的医生、幼儿教育家。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平民区创办了她的第一个“儿童之家”,采用特殊的教育方法培养儿童,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蒙台梭利特别强调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以成人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她认为成人的职责在于为儿童提供符合他们发展规律的环境,保证儿童有充分的自由,观察和了解儿童并在必要的时候给儿童以适当的引导,以帮助儿童实现自我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我有机会在联邦德国科隆市参观了一所蒙台梭利小学。该校是以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为建校思想,以蒙台梭利的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小学与联邦德国一般小学一样,学制为4年。目前有学生375名,25个班20名教师,一位校长(兼教师)和一名秘书。该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了蒙台梭利的促进儿童心理自我发展过程的原则,强调儿童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自由活动,各种感观练习来获得知识基础这一基本教育思想。我来到学校时正赶学生上自由支配课,这是一门生动活动的自由发展课,它充分体现着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思想。这门课程从  相似文献   

6.
蒙台梭利教育法真正具有的价值应该是它对儿童的看法以及儿童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其核心在于观察、了解儿童发展的内在需求,以确定其个别化教学的目标。但是,我们许多幼儿园在“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时候,受功利主义的影响,一些幼儿园更多地是把它作为一个“旗号”和“卖点”向家长推介的,向家长额外收取高额费用。  相似文献   

7.
于焱 《辽宁教育》2013,(9):59-59
著名的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培养幼儿的独立精神。她指出:“教育要引导儿童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任何教育活动,如果对幼儿教育有效,那么就必须帮助儿童在独立的道路上前进。”因此,必须引导儿童个体自由的最初的积极表现,使儿童可能通过这种活动走向独立。蒙台梭利强调培养儿童的独立性,是以她的儿童发展观为理论基础的。蒙台梭利指出,帮助儿童发展的途径有二:一是自由,二是有组织的工作。发展儿童独立个性必须给儿童以自主活动的自由。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都能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这里所讲的“自由”,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蒙台梭利教育在我国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近几年甚至有“蒙氏教育热”现象的出现。为了解蒙台梭利教育在幼儿园本土化实践的现状,文章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共回收152份有效问卷,对上饶各县市区的幼儿园中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运用情况进行探索。结果发现幼儿园教师对蒙台梭利教育的接受度高,但是纯正的蒙台梭利幼儿园稀少,混龄班级有所欠缺,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幼儿教师缺乏,蒙氏教具也不足。据此,幼儿园应该把握蒙台梭利教育的理论精髓,促进蒙台梭利教育和地方特色的结合,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供丰富的蒙台梭利教具,多开展混龄教育活动,以促进蒙台梭利教育法与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结合。  相似文献   

9.
“环境”是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环境教育在其教育理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蒙台梭利强调儿童是环境的主体,环境是儿童能够自主活动的场所,是儿童生活的实验室.“自由”和“创造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儿童创造性培养必须与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相一致.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儿童的创造性、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走过的历程,本文提出了要实现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必须让它走进家庭的主张。并理论联系实际,从儿童的成长环境、儿童的成长、教师的角色与职责三个方面阐述了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及其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生命是蒙台梭利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发现生命、观察生命、促进生命的展开是教师作为“教导者”和“被教导者”的重要内涵。在观察、相信、尊重儿童的基础上,支持、引导、研究儿童,是生命的诉求赋予教师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儿童成长的需要。”特级教师赵赫老师认为:教师与教师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观察上。好教师善于观察并发现问题及难点,并分析原因,寻找教育的对策。正如《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所指出的,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为此,教师要有强烈的观察意向和科学的观察态度,要以欣赏、包容、研究的态度去观察儿童,要有一种开放性的心态…  相似文献   

13.
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1952)是20世纪最杰出的儿童教育家。现代世界著名的澳大利亚教育家W.F.康内尔认为:蒙台梭利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仅有的三位提出新的教育思想,并将其付诸实施,从而获得卓著声望的教育家之中的“第一人”。在日益重视儿童教育的中国,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热切关注。为了使大家更好地认识和掌握蒙台梭利关于幼儿教育的思想和方法,笔者就蒙台梭利在儿童心理与教育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感受。一、儿童的教养者必须尊重儿童、探究…  相似文献   

14.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意大利一位终生致力于儿童研究和教育实验的伟大的教育家。自1996年以来,我们山西省康乐幼儿园以《幼儿园规程》精神为依据,进行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的实验研究。这里就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规程》中的幼儿教育“环境”要求谈谈我们的体会。《规程》在教育原则中明确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在蒙台梭利教育原则中也强调:“有准备的环境可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通过在有准备的环境,在活动中发展。”蒙台梭利认为“环境”是她的教学法中所必须强调的第一要件,是为了满足…  相似文献   

15.
儿童的秘密     
刘良华 《中国德育》2009,(6):61-65,72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并理解孩子。一个世纪以前,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发表《童年的秘密》,呼吁教师和家长尊重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不做反儿童、反教育的事情。现在看来,这个任务依然没有完成。也许,这个任务原本就不可能一次性解决和完成,因为,任何一个父母或教师,一旦承担了教育孩子的责任,他就不得不从头开始,亲自去了解和尊重“童年的秘密”。  相似文献   

16.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琳  郑蓓 《早期教育》2005,(8):10-11
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961952)是近代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在致力于儿童教育实验的基础上,她创建了一整套独特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并将自己的思想和教学法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运动对世界的儿童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自瑞典教育家爱伦·凯(EllenKey)1899年在《儿童的世纪》一书中提出“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之后,蒙台梭利的教育实践和著述活动使得她被誉为“儿童世纪的代表”。至今,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仍风行全世界。一、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核心理念蒙台梭利从医学、生物学、哲学、实验…  相似文献   

17.
杜威和蒙台梭利作为20世纪前半期著名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他们都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都认为教师是引导者,强调教师要尊重儿童的天性。但杜威体现的是"教育即生活"的思想,而蒙台梭利体现的是"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有一所采纳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初级学校(内设幼儿园和小学)——米星湾蒙台梭利学校。该校建于1968年,原为公立学校,后来改为私立学校。下面介绍的是该校制定的“蒙台梭利法的12要点”之要点:一、蒙台梭利法建立在对儿童天性的长期观测之上。二、蒙台梭利法普遍适用的,不受种族、肤色、气候、国家、社会阶层、文明类型的影响。三、儿童会愉快地自发地选择其喜欢的活动,尤其是智力活动。四、在做中学是儿  相似文献   

19.
蒙台梭利教育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饱受争议却又广为传播,近年来在国际上的热度持续升温。在我国,蒙台梭利教育在实践中的受欢迎程度和在理论界的受关注程度落差较大。回顾蒙台梭利教育发展历程中所受到的批评,发现其感官教育思想是受到诟病的焦点。感官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其遭受批评的原因在于理论批评者的意见受时代主流观点所局限,实践者因未能充分理解其方法而导致糟糕的执行。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思想的“深层语法”是儿童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教师应持谦逊的态度并为其提供有准备的环境。这一认识超越了蒙台梭利所在的时代,对当前实践领域的环境创设和教师观察等方面相关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特殊儿童学校工作的实践经验是我得到的第一个真正的教育学学位。”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运用自己的教学方法,展现了相当惊人的成效,欧洲各国的报纸、杂志对“儿童之家”争相进行报道,引起了一股参观热潮,前来“儿童之家”参观的各国访客络绎不绝。如果成人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儿童,那么他就不能给幼儿提供一个适宜发展的环境。因此,父母和教师必须努力去了解尚未被自己认识的儿童,如果知道了这一点,也就能和蒙台梭利一样发现和懂得幼儿教育的秘密了。蒙台梭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