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痕文学"的出现,结束了"文革"期间极左文艺路线的模式化创作,以文学的方式开始了一次广泛的祛魅活动,开启了新时期文学的生命历程。由于"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文艺政策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创作潮流,因此,"伤痕文学"在批判、控诉"四人帮"给人们造成肉体与精神创伤的同时,又以赋魅的叙事方式演绎着即将到来的幸福与光明。祛魅与赋魅的异调共存使"伤痕文学"叙事有一种内在的矛盾。然而,正是这种矛盾的存在,使"伤痕文学"不仅满足了人们情绪宣泄的需要,还以文学想象的方式消解了精神创伤,重新建立了未来必然光明的期待与信心,最终完成了"伤痕文学"意义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作为革命时代集体意识的积淀,红色经典所指涉的文学作品曾经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其所包孕的道德理想与精神追求对当下文化生态的建设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红色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更多体现在历史研究和思想教育层面,而在文学艺术层面则因史、诗、思的严重缺失无法为后世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提供典范与参照,并不具备文学经典的品格。  相似文献   

3.
和谐的乌托邦是奇幻文学追求的理想境界。从巫术思维下的生态和谐及童话品格下的人性和谐的角度对西方现代奇幻文学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探讨奇幻文学所蕴涵的深刻的伦理价值和人文思考:对和谐人性以及复魅世界进行追求,找回失落的高贵精神,回归自然腹地,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4.
1920年代的"五四"启蒙文学有着自身的独特的知识谱系和话语类型,对"五四"启蒙文学的知识谱系和话语类型进行探寻,提纯出"五四"启蒙文学从"人"的觉醒与确立到"人性"的审美实践再到"国民性"的批判与反思的三种话语类型和发展逻辑线索,为更加历史、客观的评价"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提供了"体系内部"的批评资源。  相似文献   

5.
《剧院魅影》是英国音乐剧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代表音乐剧之一,改编自法国作家加斯东·勒鲁的同名哥特式爱情小说。与《西贡小姐》《猫》《悲惨世界》并称为世界四大音乐剧。韦伯在多方面运用“简单”的方式创造出了通俗易懂并具戏剧性的音乐剧歌曲,这是成就这部作品巨大成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当今中国文学业已进入"泛文学化时代","泛文学化"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文学的主流与支流各自存在,其方式日趋多样化、复杂化;主流作家与非主流作家同构文学生产群体,文学生产者多元化。"泛文学化时代"的文学,危机与机遇并存,文学生产者亟需皈依文学的本质,真正的文学繁荣的曙光或许才会展露。  相似文献   

7.
1930年代茅盾在《文学》上发表了大量的关涉"五四"作家的批评,为批判继承"五四"传统及推动"五四"作家的经典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茅盾还敏锐地发现了部分"五四"作家在1930年代开始的新的转变,对此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揭示,这对于当时乃至后来人们对"五四"作家的评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作家韩少功的个人体验提供了一个"返魅"的范例,他的跨文体作品《山南水北》描述了真实世界中一个不可思议的自然生态圈。韩少功不再以"从人到自然"的思维向度审视世界,他投身于山水之间,去静心体察自然的神力,从而能够心存诚恳、恢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发现"上帝"的在场,找到人生的落脚点。文章认为,自然的"魅性"从来就未曾消失,真正消失的是人感受自然、与自然相处的能力。真正迷失的不是自然的神力,而是人类的本心,是现代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这一点的标志性事物是现代都市。生态批评应该抛弃掉"人类中心还是自然中心"无休止的争论,开启政治性的批评维度。  相似文献   

9.
霍氏姐弟的《红楼解梦》前些年轰动一时,其最根本的观点是:《红楼梦》隐写了“一部历史”,实质上是“一部史书”。霍氏姐弟赖以立论的,主要有四大概念——“野史”、“史公”、“《春秋》微词”和“史家曲笔”,但是他们根本漠视这些概念的文学意蕴,对其做了错误的理解。因此,《红楼解梦》建立在这些错误理解上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阅读"就是借助先进的新媒体和数字化技术进行阅读的方式。数字化的"后现代阅读"已成为21世纪文化浪潮中的先锋。"后现代阅读"的范式主要包括网络阅读、微博阅读、手机阅读和电子阅读器阅读等形式。基于"后现代阅读"范式,当下的文学教育应与时俱进,采用全新的教育机制与策略,建构适应"后现代阅读"时代的文学教育新理念,探讨契合"后现代阅读"的文学教育新模式,以便积极应对"后现代阅读"时代给文学教育带来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1.
1990年代诗歌的"失魅",与诗歌写作者在诗学立场上对诗歌主体"祛魅"密不可分。1990年代诗歌写作者主要是从主体的人称指代、主体的价值功能、主体的文化人格、主体在诗歌中的呈现方式四个方面,分别对诗歌主体加以"祛魅"的。这四点"祛魅"本身有其合理性和建构意义,只是由于对其的极端化和绝对化处理,甚至扭曲和丑化,才成为了导致1990年代诗歌"失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十七年文学”是在特定的政治和文化语境中产生的,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来讨论它自然有其合理性。但多数研究者要么把“十七年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预设事实,要么就只考虑国内政治因素;即便论及中外文学关系,强调的也是苏联文学同期对应的单方面影响,很少将国际场景和国内语境结合起来,从文学的交流互动层面来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3.
非洲未来主义肩负回溯过去、聚焦当下、观照未来的创作使命,是后殖民语境下美国本土作家探索非洲未来发展的新尝试。神话作为非洲大陆的文化之根,与后殖民时期非洲亟须的政治文化“复魅”与“祛魅”有机契合。在《谁惧死亡》中作者将神话融入未来书写,以嫁接、修正和改写非洲本土神话展开政治想象,从政治神话、时间政治和性属政治三个维度完成未来建构,旨在打破西方霸权知识体系中非洲的他者形象,为黑人群体提出整体解放的政治路径。  相似文献   

14.
“解放区文学”与解放后“十七年文学”本质上属于同一类型文学,可统称“中国工农兵文学”。应该客观、公正地评价“解放区文学”的成就和宝贵经验,借鉴其优长,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解放区文学”的研究和介绍,消除部分读者对“解放区文学”的陌生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文学大系》是新文学权威与现代传媒共同运作的结果。它不仅是一部作品集,同时还具备了文学史的特征。《大系》在编选人员的组成、对作家作品的评价以及编选作品的数目三个方面都影响了"五四"作家的文学定位。由于《大系》的编选时间距离新文学的创作时间较近,同时编选者在编选作品和评价作家作品时很难剔除个人因素。因此,这种文学定位并非完全公正。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系》对"五四"作家的文学定位将不断接受新的检验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歌德的"世界文学"是文艺理论界一直关注的论题,至今已有不少解读。其中,高建平的"复数的世界文学"与丁国旗的"祈向‘本原’的世界文学"的观点在多种解读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二者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动态结构中的世界文学图景。而关于"复数"的维度及有关"本原"的界定值得更深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段大明 《学语文》2005,(3):0-31
世纪之交,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手机普及率的迅速提高,一种以手机为接收传送工具、以超小荧屏为阅读对象的全新文化形态逐渐形成。这种文化形态最显著的特征是有限字数的符号传送(70个汉字或160个英文字母为一组),而传送的文字内容、修辞方式、结构形态、思想灵感以及由此带来的阅读感受,都带有明显的文学的特点。由于这种文学样式诞生的时间还不长,尽管它们极富文学灵感,作者读者人数众多,但由于它的“俗”,因而文学界、评论界对这一文学现象并未十分在意,至今仍未将其纳人文学的范畴。  相似文献   

18.
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特区文学》一度成为传播“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阵地,从1990年代中期前以“主旋律化”的香港文学为传播重心到1990年代中期后以“艺术性准则”来取舍相关文本,都体现了期刊鲜明的地方意识形态导向对文学传播的制约。传播语境对于文学传播的这种决定性影响,使得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的跨语境传播中,“差异的成分”被过滤稀释,“他者”成为了“自我”的影子。《特区文学》中“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始终是特区文学的和谐分子。  相似文献   

19.
周作人认为文学应该重新发现“人”,倡导“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并主张以“时代”审视古今中外之文学.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文学观的提出其意义重大:一是体现了“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热潮;二是对周作人日后创作有着指导意义,并推进了新文学的发展进程;三是促进中西文化交汇与撞击.同时,随着对“人的文学”观的日益重视,人们开始反思“为人生”与“为艺术”、借鉴与自我殖民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文自学指导》2003,(1):27-27
陈美兰在其发表于《学术研究》2002年第4期的文章《新古典主义的成熟与现代性的遗忘》中,对“十七年文学”提出了一种新的阐释。她认为,与五四以后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追求相比,“十七年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