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女子教科书随着清末民初女子正规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其选材涵盖面广,包括“新女德的涵养”、“树立优秀女性典范”、“倡导读书学习”、“培养生活和谋生技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它受日本女子教育的影响颇深,具有鲜明的“贤母良妻”的时代内涵,与传统的“贤妻良母”相互区别,推动了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对当代女子教育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傅霞 《考试周刊》2012,(70):32-33
日本历史上.武家社会前后,是女性社会地位变化的一个分水岭。日本古代女性曾经出现了比中国武则天时代还辉煌的“女帝时代”.但随着封建家族制度的形成和婚姻形态的变化.女性的社会地位日益降低。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启蒙思想家们学习欧美的先进思想,摒弃了封建的“三从四德”伦理纲常.提出了女性与男性地位平等等主张。随着近代教育的普及,社会上出现了大批知识女性,但社会主流仍然要求女性以“贤妻良母”为标准,没有实质性地改变女性的社会地位。这种状况直到二战后的日本民主改革后才逐渐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3.
论作为社会性别话语的“贤妻良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为什么缺乏群体意识、缺乏自我?本文试图运用社会性别分析范畴解读“贤妻良母”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贤妻良母”曾经被革命、解放等话语使用过,但任何一次使用都忽略了它的社会性别含义,忽略了它对两性生活方式的表达。正是蕴含着两性生活方式的贤妻良母话语将女性支解为“妻”“母”“媳”“婆”和“女人”,女性因而难以找到自我。  相似文献   

4.
传统和社会对中国古代女性的身份界定是“贤妻良母”,生活于理学之风日益浓厚的宋代女性在词作中塑造的却是“情人身份”。女词人的这种身份意识与传统的差异表现了女性性别意识和主体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5.
“三从四德”、“贤妻良母”“男主外、女主内”等是传统女性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这些传统价值观念成为现代女性成才的主要障碍。俗话说:“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研究这些传统观念对女性成才造成的负面影响,可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办法,从而为女性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日本女性获得了普遍参与高等教育的权利.女性入学率不断提高,就读机构逐步升级.借助女性主义视角对这一历程进行回顾与批判可以发现,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女性高等教育从教养型向实用型转变.然而,受"贤妻良母"女子教育价值观和劳动力市场严重性别隔离的影响,日本高等教育中由来已久的"性别轨道"问题依然明显,在教育过程和毕业出路上还远未实现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7.
卢梭是法国十八世纪激进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在《爱弥尔—论教育》一书中对女子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对女子的教育就是要培养贤妻良母,只要求妇女有健康的体魄、温顺的性格、良好的美德以及理家的才能.下面就卢梭提出的一些观点加以分述:  相似文献   

8.
记忆这个文化学的核心概念,为日本女性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路径。在日本的明治、大正时代,日本虽然学习西欧的先进文明,却将女性置于此外,仍然以"贤妻良母"为妇德标准来束缚女性。"生儿育女"是日本近代女性作家的肉体记忆,"贤妻良母"则是精神记忆。女性作家在作品里否定社会对其"生儿育女""贤妻良母"的定位,肯定满足自我欲望的"主体的性",以争取女性的肉体解放和精神解放实际上只是一种表象,而深层次的文学内涵则是要重塑女性作为主体的肉体记忆和精神记忆。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社会,充当“贤妻良母”是对女性的道德衡量标准,而随着时代的变革,我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呈倒“U”型,育儿不再是女性生命历程中唯一重要的内容.受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母亲角色呈现出4种模式:一是在参加工作的同时仍以子女为生活的重心;二是将职场参与视为母亲角色的延伸;三是做照顾孩子的“CEO”;四是做全职母亲 从幼儿保育模式来看,3岁前主要为隔代养育,而孩子3岁后以托幼机构保育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10.
一、争取教育平等权中国传统上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女子很少有读书识字的机会,进学校受教育更是不可能.民国成立后,教育部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女子与男子一样,能够接受中学教育、实业教育以及高等师范教育.就教育内容言之,此时期的女子教育,是以“三从四德”、“贞操节烈”等为教育宗旨,以造就“贤妻良母”为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妈勒访天边》的故事是在"动物潜水取土造地"类型神话的最后一个母题——"巡视"母题的基础上演绎而成的,也就是说,"动物潜水取土造地"型神话中的"巡视"母题是壮族民间故事《妈勒访天边》的神话原型。  相似文献   

12.
精读课是研究生英语教学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以谭恩美的作品《母语》为教学实例,介绍如何依托课文,结合"3+3"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即"视、听、读"三种语言输入渠道,和"说、写、演"三种语言输出渠道相结合,开展多方位教学活动,培养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日本“耻”文化的由来及发展进行分析,论述了受“耻”文化影响出现的自杀现象,认为日本人的自杀与“耻”文化有关,是受“耻”文化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极端处理方式,“耻”文化是日本人自杀的一种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问有历史记载的交流就有两千多年。然而,在这千年的历史中,日本大部分时间是站在一个学生的立场上。不畏海上的艰险远波重洋来到中国。孜孜不倦地吸收着大陆文化的精髓。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中日两国的实力对比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日本这个昔日的学生一跃而起,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了这个昔日的“老师”——中国的面前,此时的日本百感交集。与其说是一种忘我的高兴,不如说是对过去强烈否定的一种陶醉。一种对中国的蔑视由然而生。文中阐述的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日本对华蔑视心理的缩影,即“支那”一词在日语中贬义色彩的由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十七年"抗战文学中作家创作的突出特征是对于中国人在战火中精神层面成长的深入挖掘。作家们对于战火中中国人成长现象的关注是伴随着中国人受到抗战文化的启蒙与独立意识的觉醒而产生的;在作品中作家秉承着文学的民族化、大众化以及文学的时代性与教育意义的创作主旨,更为全面地呈现硝烟中中国人顽强不屈的精神品格。"十七年"抗战文学中,中国人用昂扬的姿态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对于建设美丽中国、走在复兴之路上的当代中国人而言同样是一架助力器。  相似文献   

16.
日本受岛国特性和农耕文化等背景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和"文化,它是日本精神的核心和日本人价值观的基础。而省略表达是"和"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主要包括了避免突出自我的主语省略和避免伤害对方由接续词、副词引起的省略等内容。只有从"和"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日语的省略表达,才能更好更深入地理解其内涵,达到既见树木更见森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格助词“で”和“に”都可以表示动作、作用的时间,有时可以互换,有时不能互换,并且互换后的深层意义不一样。以往的研究中对“で”表示时间的用法论及得很少,即便提到了,也无法解释某些语言现象。表示时间的“に”和“で”在用法上差异明显,“で”含有到达该时间点的过程,而“に”不合过程,ヂ格只和瞬间动词搭配使用。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新民主义"是华北最大的汉奸组织新民会所推行的一套完整的汉奸理论,它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为装饰,以美化日寇侵华为目的,宣扬"战争有理"大东亚共存共荣"等歪理邪说。抗战胜利后,新民会解体,其汉奸理论沦于破产。  相似文献   

19.
汉语定语标志动态助词“的”是日本留学生习得的一个难点,日本学生常出现有关动态助词“的”的偏误。原因是汉日定语标志“的”与“の”在语法功能、使用条件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文章从词类角度来对比两者异同,分析了不同词类所构成的单项定语中“的”与“の”的使用情况,归纳出了汉日定语标志“的”与“の”的对应关系,便于学习者尽快通过母语迁移,正确掌握和使用汉语定语标志“的”。  相似文献   

20.
牧野笃 《中学教育》2010,(4):3-21,39
泡沫经济破裂之后,日本社会出现雇用劣质化等现象。这就带来以终身雇用和论资排辈为主的所谓日本式雇用方式的崩溃。其根本原因在于日本社会的经济结构从产业社会到消费社会的转变。也可以说是从以积累为主的阶层型结构向以流动为主的平滑型结构的社会变化。日本社会应该追求的不是议论典型雇用与非典型雇用的对错,而是要创造不论典型雇用或非典型雇用,谁都能在“工作”上做自己人生的主人翁,以及可以得到尽可能的保障的社会。基于这样的观点,需要的是不论典型与非典型,只要同样的劳动就能获得同样3-资的制度,以及使自己的生活稳定,并赋予能力而能用自身的力量去过认可的人生的教育与学习机会的保障。为了将整个社会改变为新的社会,要培养能够适应此种社会的变化并肩负促进社会的“知的循环”和“知的创造”而创造出新的社会价值的人才,学校教育必须将自己组织结构改变为平滑的流动的能够创造出新价值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