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部于2011年启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第二批名栏建设的评审工作。目前,第二批名栏建设入选名单已揭晓,我刊"船山研究"栏目顺利入选。本次评审共有我校等24所高校的24个哲学社会科学栏目被列为名栏建设第二批入选栏目名单。湖南省仅本刊一家。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研究》2004,(4):47-47
教育部近期启动“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首批名刊工程的评审工作已结束。经名刊工程领导小组审定,《北京大学学报》、《文史哲》、《南京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思想战线》、《厦门大学学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南开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等11家学报榜上有名。名刊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展示我国高校研究成果的一个重大工程。该工程旨在通过国家的支持和期刊内部的改革,在5年时间内滚动推出20家左右能反映我国高校学术…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部于2011年底启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第二批名栏建设,从全国近170种申报栏目中遴选了包括本刊"修辞学大视野"专栏在内的21种栏目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报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方面军,青年学报编辑是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理应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担负起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使命,要深刻认识全面把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意义,以人选名刊工程学报为标杆,实现自身学报的跨越式发展.增强使命意识,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5.
名刊、名刊工程及其导向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报名刊是具备高校学报一般性质,同时又具有很高学术地位的、有引领时代学术前沿能力的、有培养名学者和名编辑机制的、有催化学术成果创新胆识的、被学术界公认的著名期刊。而“名刊工程”是以高校社科学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为目的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其导向功能在于为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方向正位,纠偏学术期刊走向市场的观念误区,引领高校社科学报回归学术自身。  相似文献   

6.
发挥自身优势争创"名刊""名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刊”“名栏”工程在中国高校学报史上是一个新生事物,是教育部为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加强高校学报建设而制定的重大举措。要创建“名刊”、“名栏”,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形成品牌效应;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准确定位;强化编辑的精品意识。  相似文献   

7.
会议进一步分析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建设所面临的有利形势和条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阶段,党和国家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提高到事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重要地位,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看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1月5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文件深刻阐述了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总结了我们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的经验,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8.
《河南教育》2014,(5):36-37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人物评选揭晓,王性玉等10名专家、教授榜上有名。 2013年,河南省高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积极推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着眼于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潜心研究,奋力攻关,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全省涌现了一大批成果卓著、师德高尚、影响广泛的先进人物。为了进一步激发高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投身科研的热情,表彰先进,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举办了这次评选活动。评选活动通过严格初审、网络投票、专家评审,最后10位同志光荣当选。 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号召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要以这10名同志为榜样,瞄准高目标,迈开新步伐,扎实工作,着力攻坚,为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第三批名栏建设签约仪式暨名栏建设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同志和入选第三批名栏建设工程的25加高校主管校领导、学报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我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第三批名栏建设签约仪式暨名栏建设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同志和入选第三批名栏建设工程的25加高校主管校领导、学报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我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于2005年4月6日在北京召开了“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座谈会”。会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标,明确了名栏建设的整体目标,论证和确定了各入选栏目的建设方案,交流了建设名栏的思路和作法,提高了与会单位对建设名栏重要意义的认识和建设名栏的责任感。会议在名栏建设问题上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形成了共识。代表们认为,名栏不仅是名刊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还是名刊工程进一步的发展和延伸。名刊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把名刊作为系统工程加以建设,既要从刊物的角度整体推进学报的工作,又要从栏目、作品、编辑队伍建设的角度多方位地推进学报工作上水平。名栏建设要注意体现栏目的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栏目汇聚某一领域专业性研究成果、为专家学者提供活动舞台的独特优势。从名刊到名栏,是学报建设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学报进一步发展的有力举措。会议认为,入选名栏办得好,在发展上有三种可能的前景:一是成长为名刊,以栏目的成绩和影响,支持学报进入名刊行列。在这个意义上,没有名栏就没有名刊,想创名刊,先创名栏。二是成为名栏,学报在整体水平上因各种条件的制约,尚不足以成为名刊,而某个栏目在某一学术研究领域可办出水平,以栏目形态确立在学术界的地位,成为名栏。三是成长为专业学术期刊,名栏在所研究领域的深度、广度上不断拓展,在条件成熟时,从名栏逐步成长为专门的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12.
论名刊工程的创新价值与引导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名刊工程是以高校社科学报品牌建设为核心 ,以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为目的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它以对期刊类群的理性认同为基础实施分类指导 ,匡正高校学报的发展观念 ,突出和激励“名栏”建设。名刊工程入选期刊评审兼具社科期刊评选的创新意义与社科学报的引导功能。评审标准建构了名刊理论模型 ,评选的观测点就是名刊工程建设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3.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22(1):F0003-F0003
会议进一步分析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建设所面临的有利形势和条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阶段,党和国家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提高到事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重要地位,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看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1月5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文件深刻阐述了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总结了我们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的经验,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切实抓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快又好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琳 《嘉应学院学报》2006,24(5):127-130
2003年11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名刊工程”。教育部“名刊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学报建设,展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援救成果的一个重大工程。高校学报要进入名刊行列的前提是有一批品牌学术栏目,而学术品牌栏目的建设在于对作者资源合理性开发,掌握和开发作者资源是高校学报发展之本。当前高校作者资源合理性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开发意识、服务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而合理性开发高校学报作者资源的主要途径是:把握持续发展原则、建立作者信息库、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遵循竞争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当代名刊工程建设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名刊工程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名刊、名栏、名作和名家四个方面,其中创造学术名刊是名刊工程建设的重点,在名刊工程体系中处于核心的位置上。学术名刊的性质是指具有学术品位高雅、品质精良、卓尔不凡的整体性优势,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和处于顶尖型和品牌型期刊,尤其具有“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双重内涵的精品刊物。名刊工程作为创造学术期刊品牌新的实践,是一种蕴含科学性与创造性的学术期刊崭新发展观,对于推动中国学术期刊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名刊工程体系具有整体性、综合性与系统性的特点,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好其中的整体与局部、点与面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凝练出名刊工程旺盛的“精、气、神”,并在此基础上合力共振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创新和学术期刊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我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7月17日至24日,自治区教工委、教育厅组织我区各高校40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教育党务、行政干部前往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进行学习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情景模拟、现场教学等形式,学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人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近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同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等配套文件.这一系列重要举措,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充分体现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和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9.
"爱子不教,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可谓一语道出教育的重要性,对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来说,教育是其重要载体,然其功能却不仅在于此,而更在于对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一要求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带来契机,更加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上的责任。因此,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章在理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困境,并指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辽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凸显的发展成效,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一是突出绘制辽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蓝图是繁荣发展辽宁高校哲学科学的指南;二是突出马克思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繁荣发展辽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三是突出学科建设工程是繁荣发展辽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四是突出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是繁荣发展辽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五是突出人才建设工程是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六是突出重大项目的引领作用是提高科研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