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师:1926年,在革命根据地广东,到处传唱着这样一首歌(放录音):“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是一首什么歌? 生1:北伐军的军歌。生2:北伐战歌。师:准确地说是《国民革命歌》。那么,国民革命的含义是什么呢? 生:打倒列强,除军阀! 师:非常正确!再具体说说“列强”和“军阀”指的是谁?  相似文献   

2.
高一“试验修订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43页明确指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在陈独秀、周恩来亲自指挥下,取得了胜利”。而此前的初、高中历史教材在叙述这段历史时,却从未提及陈独秀的名字。对此,高一新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中指出,“把陈独秀作为起义领导人并排在首位,是对历史的尊重”。那么,陈独秀与这次起义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3.
一九二六年一九二六年七月,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分北、中、东三路进军,(当时统治中国的北洋军阀,最大的有三股势力:北方有奉系张作霖;中原有直系吴佩孚;长江下游东南沿海有孙传芳,号称江、浙、闽、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所向披靡,挺进迅速,十月十日玫下武昌,基本消灭吴佩孚主力,孙传芳军队在江西屡战屡败.  相似文献   

4.
一、读示意图,分析历史特征。1、北伐的历史背景:①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军阀混战加剧。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使中国又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列强的共同控制下,打倒列强,推翻封建军阀统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②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使帝国主义和各派军阀十分恐惧。1926年,在帝国主义的撮合下,直奉达成谅解,联合“反赤”,并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政策是直接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中,共产国际无论从起义的目的,政权观念,还是从暴动的策略,工人的武装,以及暴动成功后的一系列策略与斗争等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起着重要作用,也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失败与成功,与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国际政策攸切相关。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并取得节节胜利。盘踞于五省的孙传芳撕去中立伪装,露出反革命的面目,增兵江西准备与北伐军作战。8月底,苏联顾问加伦考虑在北伐军  相似文献   

6.
共产国际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中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中的教条主义对中国的影响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已经存在;独立自主的愿望在大革命实践中也已存在,但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尚无能力摆脱共产国际的错误影响,只有对中国革命进行科学的总结,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才能使独立自主成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评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前后陈独秀对蒋介石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史学术界较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前,陈独秀对蒋介石的种种罪恶阴谋,“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他没有勇气正视现实”,他不是去防止和准备抵抗蒋介石的进攻,“而是要工人武装纠察队和上海市民政府处处听从蒋介石的命令”.笔者认为这些看法是值得商榷的.其实,陈独秀对蒋介石的反动性、危险性早就有了一定的认识,他的错误并不在于对蒋介石没有认识,而在于他长期没有重视共产党独立领导军队的意义,由于缺乏可靠的正规军为后盾,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形势下,他难以找到切实可行的对付蒋介石的措施.于是幻想借重汪精卫以限制蒋介石,也幻想以“表面”和蒋进行“缓和”,求得延缓和蒋介石公开冲突的时间.因此,他在这期间,一方面表现为对蒋介石有一定的认识,另一方面却没有摆脱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笔者的见解如有不妥之处,请专家们教正.  相似文献   

8.
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中国共产党为响应北伐军攻打上海、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建立市民政权,领导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陈独秀在这期间除去汉口出席12月特别会议外,一直坐镇上海。中共在工人武装起义中执行的所有重大决策,都是经他认可的,或者是由他亲自制定的。尤其是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与陈独秀更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武汉工人阶级全力支援北伐战争,为北伐军攻占武汉立下了不朽功绩;反过来,北伐军进占武汉后,又极大地支持和推动了武汉的工人运动。本文试初步分析北伐战争与武汉工人运动的关系,并从中总结历史教训。 1 北伐战争是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目的是要“打倒列强除军阀”,即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剿除卖国军阀势力,使中国变成一个独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这场战争是在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推动下进行的。毛泽东同志指出,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实现了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北伐战争的时间、目的、对象、主要战场和胜利进军的原因。 2.要求学生认识,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所进行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全国王农运动的高涨,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严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二、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三、教具: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四、教学过程: (教师联系旧知识提问学生)“哪位同学根据前两章学过的内容谈谈当时我国处在什么样的革命形势?”(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补充)北伐战争之前,由于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五卅”运动掀起了全国反帝高潮,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广东革命政府两次东征的胜利,使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统一和巩固。  相似文献   

11.
过去在党史教材中对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的原因,论述多较简略,主要提到起义的正确指挥和工人阶级英勇奋斗等主观原因,较少具体分析起义胜利的客观条件。我党老一辈革命家、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领导人之一罗亦农曾指出;每次革命运动的爆发都要有客观环境的可能及主观力量的准备,且要与当时社会各阶级发生关系,这才是科学的革命。我  相似文献   

12.
例1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①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革命同盟军②中国国民党在当时各政党中是“比较革命民主派”③共产国际提出了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④“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这是一道组合式选择题,该题命题角度新,知识容量大,对于选项中的①②③绝大多数考生可以选出,但对于选项中的④,许多学生由于对“条件”这一命题用语的内涵不理解而漏选,所以解题关键是抓住“条件”这一概念是泛指影响事物存在的诸因素,偏重于“有什么”,所以选项中的④虽然出自引言部分,…  相似文献   

13.
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过程中,陈独秀提出了许多富有指导意义的战略构想,为起义运筹决策。对于筹集武器,主张取之于敌;对于制敌策略,主张集中力量;对于起义时机,主张慎重选择,把握火候。为保卫起义的胜利果实,陈独秀主张对国民党右派进行抵抗,准备防御战争。  相似文献   

14.
“打倒军阀”是国民革命时期党的主要革命任务之一,此时作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陈独秀一直围绕着这个革命任务进行思考和实践,并提出了关于“打倒军阀”的思想与策略。对陈独秀这一思想与策略的考察和研究,不但是对陈独秀历史评价和个人研究的深化,而且从一个方面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和平与统一不懈奋斗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废督裁兵”的基本含意是废除督军,裁减兵额。这一口号是一九一八年底,在北京军阀政府进行“和议”的准备阶段,作为和平运动的口号提出的。此后,“废督裁兵”的政治思潮发展成为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政治运动,颇有社会影响。但至今很少有人研究这一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上的问题。有的论著中认为这一运动的作用是“抵制人民革命运动的发展。”笔者认为,“废督裁兵”运动是新兴的经济力量反对军阀政治的产物,它揭露了军阀独裁、混战的罪行,客观上有助于人民大众政治觉悟的提高;对人民大众接受中国共产党“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政治主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1860年,为响应太平军进军上海,沪城内外的农民、士兵、市民多次举行武装起义,其中有三次规模甚大。严炳起义严炳,上海县浦东塘桥人(一说  相似文献   

17.
略论联邦制和联省自治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现的“联省自治”运动,目前史学界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认为它是“一种时髦的政治运动”。 一种认为它是“以脱去军阀割据混沌状态达到全国统一”的运动,是“打倒军阀的一个重要武器”。 一种认为它是“辛亥革命寻求政体变革未能完全成功后,而产生的另一个寻求政治立革的行动”,“同样有着强烈的西方取向,……和传统观念的激烈斗争”。  相似文献   

18.
熊婕  刘伟  廖肇银 《江西教育》2022,(22):24-26
<正>百年前的1922年,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的旧中国,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一名身着褴褛长衫的六岁少年,斜挎着一个布包迈进了兴国县潋江镇赤墈小学。六年后,他在题为《我的将来》作文中愤然写下“打倒军阀、铲除列强”。那少年,正是多年后成为新中国开国上将和《长征组歌》创作者的萧华。他就读的赤墈小学,在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中经历了九校合并、两次冠名,几度扩建后成了今天的红色名校——中国工农红军兴国萧华红军小学(以下简称“萧华红军小学”)。  相似文献   

19.
一纪念节前的宣传活动1920年上海工人纪念五一劳动节,是上海工人第一次纪念自己的节日。这一年除了上海以外,全国许多地区也都举行了群众性的纪念活动。这次纪念活动是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与推动下进行的,当时正是五四运动后一年,马克思主义在当时思想界中日益成为主流,工人阶级本身也开始了初步的觉醒。在上海工人纪念五一劳动节前,进步报刊如“新青年”、“星期评论”、“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等,都登载了许多启发工人觉悟的文章,例如刊登在4月18日“星期评论”上的一篇题为“工人应有的觉悟”的文章,针对当时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高唱“改良  相似文献   

20.
1926年10月,上海工人为配合北伐战争发动武装起义。起义没有成功。根据俄方解密档案和相关资料,可以认为:将中共上海区委与共产国际上海远东局对立起来,认为起义失败是由于共产国际上海远东局过分依赖资产阶级从而贻误时机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