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人为本与人类的和谐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是环境恶化日益危及人类生存的形势下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立党宗旨,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更是明确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005年,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热点问题;2004年岁末,中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鲜明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口号。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作为我党应该提高的五大执政能力和总体目标之一,这是我们党集55年执政经验教训得出的一个全新的结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问题的全新认识。社会主义“和谐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的新概念提出以来,“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全面贯彻,作为我党优良传统的群众工作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文章从新时期群众工作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意义、加强群众工作的方法、群众工作创新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若干方面阐述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总结中西方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不断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成果。也是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具体表现。以人为本贯穿于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全部内涵,可以说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客观地说,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了由革命到建设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作为我党应该提高的五大执政能力和总体目标之一,这是我们党集55年执政经验教训得出的一个全新的结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问题的全新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需要社会各个领域的努力,而人的个性和谐和精神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基础。本文从人的心理因素出发,就心理健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发展和升华,对于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使命、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意义重大.我们要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注重社会公正,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和谐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立足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实现各尽所能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实现各得其所,提升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达到和谐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8.
和谐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立足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实现各尽所能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实现各得其所,提升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达到和谐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四大理论成果。与四大理论成果相对应形成了“革命为民”、“实现共同富裕”、“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与党的执政理念的演进密切关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党的执政理念不断创新与成熟的正确途径;党的执政理念的贯彻与实践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理解与全面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遇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是在把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社会建设学说和党自身的执政实践、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才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是在把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社会建设学说和党自身的执政实践、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才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为人民服务”宗旨,有着共同的思想渊源,哲学基础和价值目标,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与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不仅与“为人民服务”一脉相承,而且是重要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执政为民的执政价值观的体现。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凸现了人的本质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须条件。和谐社会必须是公平与正义、诚信与友爱、开放与宽容和充满活力的社会,必须是一个法制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在建国后我党执政的 5 2年里 ,虽然经历了国际风云的变幻、国内错综复杂的矛盾 ,以及“政治运动”的失误 ,但始终红旗不倒 ,执政地位巩固 ,并带领我国人民战胜了各种困难和风险 ,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究其原因 ,就是我们党有一套经受考验、保持生命力、获得力量的理论和经验。这套理论和经验是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执政水平的宝贵财富 ,我们应很好地加以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15.
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我党在执政过程中所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思想上建党一直是我党保持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新时期我党应该以“三个代表”作为价值评价标准,以“执政兴国,执政为民”作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同时坚持价值标准、价值取向上的与时俱进。这是我党在思想建设方面所取得的重要的成果,同时也是我们党在新时期进行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6.
袁元  夏奕 《云南教育》2011,(16):26-27
“拜人民为师”、“把群众当亲人”在“七一”讲话中,胡锦涛用生动和充满感情的语言再次强调:“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17.
石婷 《中国科教博览》2004,(12):137-138
党的十六大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为加强我党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理念的重大飞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教育。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而校园和谐的关键是人的和谐。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让校园充满和谐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校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作为我党应该提高的五大执政能力和总体目标之一,这是我们党集55年执政经验教训得出的一个全新结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问题的全新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这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石婷 《中国科教博览》2004,(11):165-166
党的十六大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为加强我党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