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解:孩子有孩子的苦衷 当班干部本来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一些孩子会因没当上而垂头丧气甚至器鼻子,也有一些家长主动打到班主任,希望给孩子提供一些锻炼机会.可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孩子不愿当干部,原因是呢?  相似文献   

2.
家长:评小红花可以算是幼儿园里很常用也很传统的一种奖励方法。但实际上,每到周末,一些手里拿着小红花的孩子向他们的父母报告本周的好消息,一些两手空空的孩子则回避家长有关小红花的询问,另有一些孩子和家长对此却是漠不关心。因此,老师、孩子和家长对这一做法的看法,是值得研究的。老师: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这是他们最初的荣誉感的表现。家长们也希望自己的孩  相似文献   

3.
《父母必读》2011,(2):123-123
Q我的孩子3岁,我买过一些童书,书中有一些爬树,飞出去的情节,我很担心孩子模仿书中的情节,发生危险。我该如何为3岁左右的孩子选择图书?  相似文献   

4.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孩子很自卑、人际交往困难、没有伙伴关系;但这类孩子往往资质不错,起码想像力丰富、有想法,希望改变希望自己更好,一旦从“阴影”中迈出来往往会很优秀。有关专家针对这些自卑的孩子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班里的孩子大部分都很活泼开朗,但也有一些孩子郁郁寡欢。没有哪个孩子天生会是悲观的,悲观心理倾向的形成,更多是受到了后天的影响。有些父母、老师在评价孩子的时候,往往是否定性的,譬如:“他是个胆小的孩子,从来不敢举手发言”、“他是个调皮的孩子,根本就坐不住”。如果孩子老是受到否定的评价,长此以往,他会觉得自己“很坏”、“很笨”、“很不讨人喜欢”,会觉得“倒霉事总是发生在我的身上”、“都是我不好,事情才会这么糟”。孩子对自己、对周围的人失去信心,慢慢地就会形成悲观心理。不仅如此,孩子还有可能遭遇一些“不幸”事件,如…  相似文献   

6.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孩子碰到了一些让自己不如意的事情,通常会以哭来作出反应.这样的孩子看起来似乎很脆弱,别人惹不起,家长也很烦恼.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专家们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他们试图弄明白:为什么一些孩子在同龄人中很招人喜欢,而另外一些孩子则惹人厌恶。为此,他们比较了两类孩子的智力水平、交际能力以及玩游戏时的首  相似文献   

8.
营养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很重要,家长总是千方百计让孩子吃得好。可是又要吃得好,又不能让孩子吃出毛病,常常会面临一些选择难题,到底能不能吃,家长心里有时很纠结。  相似文献   

9.
所有的孩子都有一颗很敏感的心,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把一些属于他们的节日记得很牢,特别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很多孩子会把这个节日看得比自己的生日还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不知大家是否发现一种很有趣的现象:生活中的孩子,我们总是觉得他们很会发问,问得很有水平,问得也很彻底。确实,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发现,都是从一些孩子天真稚气的问题中得到启发,最终得以解决的。可是这些善于发问的孩子一旦走进课堂,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们沉默寡言,喜欢做一个听众,即使有问  相似文献   

11.
在众多的婚姻问题中,这样的问题很常见:夫妻会因为孩子而忽略了对方。 一些妻子,有了孩子后便把孩子作为最重要的事,把与丈夫的关系看淡了,除了夫妻之间的沟通和关怀减少外,婚姻中很重要的性生活也减少了。基本是多了个孩子,少了个丈夫。  相似文献   

12.
有些家长对孩子只提要求,对孩子的爱和接受很少考虑。他们的孩子要么很乖、很听话,要么逆反心理严重。而另一些家长对孩子很少提要求,对孩子的爱和接受是无条件的。他们的孩子依赖性强,与同龄孩子相比显得很幼稚。其实,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要求与爱和接受,两者缺一不可。如果过分强调某一个方面,孩子的成长就会出现偏差。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鲍姆林德(Banmrind,1967)根据家长的教养方式和其孩子的人格特点,把  相似文献   

13.
以往给孩子过生日,总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喝一顿,然后送给孩子一些礼物。孩子过生日大人喝酒吃菜,显得很俗气,意义也不大。我决定改变一下方法,给孩子过个简朴而有意义的生日。  相似文献   

14.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时下很流行,并已成为家长增加孩子过重负担的理由。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我国是教育大国。也正因此孩子的学前教育很受重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赢在起跑线上,接受一些学前音乐教育是不错的选择。但由于时代在进步,学前音乐教育存在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16.
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父母,每天尽心竭力地教育孩子,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天天陪孩子学习到深夜,可是孩子身上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成长问题;而有些父母似乎并不是很在意孩子的成长,每天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但孩子却非常争气,自己主动学习、不懈进取,学业和事业异常成功.很多父母包括一些教育工作者对此大惑不解,为什么那些很重视家庭教育的父母没有教育好孩子,而那些并不刻意于家庭教育的父母却很成功呢?  相似文献   

17.
有时候给孩子喂完奶后,孩子会吐出一些奶,妈妈觉得很奇怪:“喝得并不多,怎么还会吐出来呢。”很多时候,孩子吐奶并不仅仅是因为喂得太多,爸爸妈妈们应该重视孩子的吐奶,找出真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父母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为此煞费苦心。为了孩子能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我建议父母在关心孩子学习成绩时,不妨多关注以下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根据自己最近的调查发现,一些孩子的家长总是无法摆正“心”的位置,以至于走入了四大“心”的误区。平常心变补偿心许多家长因为自己没有机会读书、上大学,于是拼命要让孩子得到补偿,想让他们“出人头地”。专家指出,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也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下人”,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让孩子好好地做一个平常人,这才是父母应该具有的平常心。正常心变反常心一些孩子的举动明明很正常,但按父母设计的模式却变得不正常了。一位孩子贪玩,父亲就认为他得了多动症,带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孩子很正常,可是父亲…  相似文献   

20.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时下很流行,并已成为家长增加孩子过重负担的理由。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