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篇《拾零》中曾列举书刊常见表达冗赘情况六种。此次列举四种,略加分析,愿与编校同仁共切磋。(七)名词前有表示数量的词,后面加'V]"造成冗赘例1田福堂慌得抖着胳膊和众位领导们握手。例2可谁料想,我们却意外地碰见一些龙腾虎跃似的年轻人,这就是辛家沟大队的十几个突击手们。分析'丫1"系词尾,用在指人或物的名词或代词后面,表示复数,但名词前有表示数量的词时,后面不可加"们"。例回中"领导"前有"众位",例2中"突击手'偷有"十几个",两例都应删去"们"。(八)同义词或近义词连用造成冗赘例回专业刊物和杂志对那些开创性研究方…  相似文献   

2.
上篇《拾零》中共列举书刊常见表达失衡情况 7种。此篇再列举 10种,略加分析,敬祈方家指正。   (八 )连词“如果”与“时”搭配   例 9如果水泥厂的石膏掺量足量时,外加硫酸钠有时甚至降低 (混凝土的 )早期强度。   分析 连词“如果”表示假设,不能与表示时间的名词“时”搭配。当将“时”删去。若要强调假设的条件,可将“时”改为“的话”。   (九 )连词“如”用在主语前且后带双音词   例 10如疲劳寿命服从正态分布,则 X i=Ni;如疲劳寿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则 X i=lg(N i)。   分析 “如”作连词表示假设时,有两个…  相似文献   

3.
所谓表达失衡,就是表达中连(介)词配合不当、词语使用人称错位、词序颠倒、层次混乱以及标点符号配合不协调等。如此概括不一定确切,但为了方便,姑且这样称之。不管怎么说,这种现象同表达冗赘、脱漏一样,与出版界提倡的字斟句酌、刻意求工精神相悖。今列举书刊常见表达失衡情况7种,略加分析,敬请方家匡正。  (一)连词“因为”与“因此”搭配  例1因为索尔·德拉克鲁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发愤努力,因此她的诗越写越好,终于成为墨西哥的著名诗人。  分析连词“因此”有“因为这样,所以”的意思,不与“因为”搭配,而同“由于…  相似文献   

4.
前两篇《拾零》中共列举出书刊常见表达冗赘情况10种。此次再列举4种,略加分析,敬祈编校同仁指正。(十一)约数表达中数字前后都加表示约略意义的词造成冗赘例1水泥浆体能保持可塑性的时间约·在45min左右··。例2她长着五短身材,年纪大约·在四十五岁上下··。例3约·莫上午11点许·,飞机微颤地在色拉山顶新修筑的空投场上徐徐降落下来。分析上3例中,表示约略意义的词,数字前为“约、大约、约莫”,数字后为“左右、上下、许”,前后含义完全重复,两者当任删其一。例4那是一个有大约··800多·年树龄的古老大乌桕树。…  相似文献   

5.
表达冗赘不可取,表达脱漏也同样不可取。两者都与出版界提倡的字斟句酌、刻意求工精神相悖。所谓表达脱漏,就是语句中漏掉必不可少的动词,或固定词组搭配残缺,或忽略应有的标点符号等。今列举书刊常见表达脱漏情况数种,略加分析,敬希方家匡正。(一)语句中必不可少的动词脱漏例1老天爷总是不尽人意····,伏天需要雨的时候,偏偏一点雨也不落,现在不需要雨,雨倒下个没完没了。例2从当前混凝土技术水平看,高强混凝土在工程上应用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分析上两例中,“不尽人意”漏掉必不可少的动词“如”。“不尽如·人意”是…  相似文献   

6.
记者都希望读者把自己的作品读完。简练、准确、朴素、通俗的文字比冗赘,含糊、花哨,深奥的文字更能为读者所接受,后者不但浪费笔墨,而且浪费读者的时间。本文将分析一些实例,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在引用这些实例时,我删去了作者的姓名,因为这不是针对个人的。简练(上) 直接了当和避免重复能使文字精练。“他露出了笑容”比“他脸上露出了笑容”少用两个字。如果只写“他笑了”,还可以节省三个字。  相似文献   

7.
读者论坛     
“切实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提法不妥盛书刚光明日报1998年11月6日第六版载文《切实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其中“不合理”三字应删去。类似这样的提法,在各类新闻传媒中并不少见。对“不合理负担”不是“减轻”,而是应坚决地卸掉。“减轻不合理负担”意味着允许...  相似文献   

8.
“把”字句是汉语中一种使用广泛、独具特点的句式。典型的“把”字句是指用介词“把”将宾语提到谓语之前,而且具有极强处置意义的句式。如: ①他把苹果树锯了。②我把旧窗纸撕了下来。③炊事班把饭送上了工地。④这孩子把我们给忘了。⑤妇女们把洗好的衣服放在太阳底下晒。以上五例是“把”字句几种常见常用的结构形式,从中可以看到“把”字句的一些主要特点:(1)句子原来的宾语用介词“把”提到了谓语之前,成为逻辑宾语,并与“把”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如例①的“苹果树”,例②的“旧窗纸”,例③  相似文献   

9.
上篇《拾零》中曾列举书刊常见表达脱漏情况四种。此次再列举四种,略加分析,以就教于编校同人。 (五)口语化说法给正式出版物造成脱漏 例1 22岁那年,艾丝突然生了一场病,高烧达40度。 例2晚上,气温骤然下降到零下5度,飞溅的浪花冻结在船舷上。 分析上例中的“40度”“零下5度”都是口语化说法造成的脱漏现象,当改为“40摄氏度”“零下5摄氏度”(当然亦可将“度”改为℃,因为℃既系国际符号,也可作中文符号使用)。切记,勿将数字置于单位中间,如“摄氏40度”等。 类似的口语化说法造成正式出版物中脱漏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针对杨正业先生“《类篇》有古本和今本之别”的观点,本文从同名异书、字数统计、《类篇》编修原因、收字情况以及著录情况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辨正.最终认为,《类篇》并无古本和今本之分, “音义未详字被删去”是不符合事实的虚构,《类篇》原计字数比今计字数多,主要是由于编者字数刊刻失误以及统计错误所致.  相似文献   

11.
阅读报章,“通过……,使……”的句式屡有所见,如:“通过学习文件,使大家提高了认识。”“通过同志们的帮助,使他认识了错误。”等等。这是一种典型的主语残缺式病句. “通过……”系介词结构,在汉语里介词结构是不能充当主语的。“通过……,使……”句中,“通过……”是状语,“使”谓语,“使”之后是宾语部分,全句没有主语。句中发出“使令”行为的不是“通过……”,而是“通过”后边的介词结构的宾语部分,即上述例句中的“学习文件”、“同志们的帮助”。如果把状语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一些书刊、电视等媒体中,对有些词语习以为常的使用,其实是误用;一些科技期刊中,对有些单位的使用,也不尽合理。一、一些词的使用和误用1.由于“由于”在报刊中使用率较高,但误用率也较高。“由于”是介词,又是因果复句中的连词。作为介词使用时,其意思表示原因或理由,它和它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图法》类分图书的分类员,在用复分表①和仿分②细分给号时,常遇到“加0与删去重号”问题。从道理上讲,并不太难。然而应用分书时,却并非轻而易举。不是忽略加0,就是忘记删去重号。颇有“无章可循”之感。在有关分类书刊中,各家虽有专节论述,但其说不  相似文献   

14.
在汉语的句子中有多种成分,其中的定语和状语总称之为修饰语。它们在句子中起限制和描写的作用。请看以下几个句子:①在任何情况下,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②富贵的白人的孩子和贫穷的黑人的孩子,从他来到人世的第一天起,就是不平等的。③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悠闲地坐在绿茵如毯的草地上,望着眼前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做游戏。例①如删去“首先”,意思就全相反了。例②删去修饰语,就成了“孩子和孩子……”,不知所云。例③删去修饰语就干巴巴的。由此看来,修饰语在句子中有时是必不可少的,用得正确,就能更准确、严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类目复分中加“0”的原因;研究了加“0”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列举了加“0”与不加“0”的若干种情况。  相似文献   

16.
虚词的错置,简单点说,指的是在词语组合,或构造句子的过程中,将所用的虚词放错了位置,因而错变了词组或句子的结构关系,表达错了意思这种语法错误。虚词,作为一种语法手段,用来联系语句,并表示其一定的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时,一般说来,具有一定的、比较固定的位置的。如介词,它只能放在名词或名词性词语,以及某些词组的前边,与它们共同组成介词词组,在造句中充当某些句子成分,象“在办公室看文件”、“从上海来”、“同他谈话”、“把稿件拿来了”等等。连词则须放在它所连接的两个或几个部分之间,如“物理和化学”、“表扬并且奖励”;双用的照应性连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新闻媒体对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越来越重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传播正确信息、为政府实施措施、给百姓释疑解惑,起到了任何手段无法替代的舆论引导作用。如抗击“非典”报道、南丹特大透水事故报道等等。但是海宁“2·15”特大火灾的发生,对新闻媒体提出了如何做好农村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新的要求。由于这次火灾偶然性大、死亡率高、影响面广,而且发生过程简单,原因却很复杂,上牵动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下关系老百姓生命安全,对各媒体来说没有经验可借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笔者认为,从媒体的新闻职能与报道效果上看,还有必要从新闻原…  相似文献   

18.
在有些报刊文章的病句中,属复句类的,要数转折不当最甚。现分述如下。一、并非转折关系而误用转折词语。此类语病大多是受了口语中滥用“但是”的影响。如: ① (英国伯里市因火灾,琼斯一家)只有五人逃出火海,但琼斯的五十岁儿子彼得脸部和手部严重烧伤,在伯里总医院急救,情况恶劣。“只有五人逃出”跟彼得“严重烧伤”“情况恶劣”之间并无转折关系,这里的转折词“但”应删去。②文艺作品和广播电视、话剧、电影对语言的纯洁(?)健康作用很大。我们要尽量少用方言土语,以利于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但如真正需要使用一些方言土语,也要注意用得得当.这段话共三个句子。第二句话说明要尽量“少用”方言土语,第三句话补充说明真正需用一些方言土语时的注意事项。两者并无转折关系,第三句,开头的“但”字应删去。  相似文献   

19.
《中图法》加“0”问题例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图法》加“0”的问题,似乎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正是在这件小事上出毛病的不少。究其原因,还是对《中图法》体系结构和使用方法不够熟悉的缘故。为此,这里谈谈我们对使用《中图法》时加“0”的问题的一点认识。《中图法》加“0”的情况,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 一是在使用“世界地区表”各地区下再细分时要加“0”  相似文献   

20.
在汉语的句子中,有多种成分,其中的定语和状语,在句子中起限制和描写作用,因此称之为修饰语。让我们看看下面几个句子: ①在任何情况下,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②富贵的白人的孩子和贫穷的黑人的孩子,从他来到人世的第一天起,就是不平等的。③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悠闲地坐在绿茵般的草地上,望着眼前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做游戏。例①如删去“首先”,意思就相反了。例②如删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