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行为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树立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措施,保证这一活动持续、有效、广泛地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增长见识、锻炼成材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必由之路.本文根据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概括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重点对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刘建萍 《考试周刊》2010,(9):191-191
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即家庭、社会等因素导致大学生们出现心理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广泛阅读;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与同学进行有效的思想沟通;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适时进行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倍受人们的重视,做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责任重大.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大学生广泛参与,制度相对完备,社会实践内容形式多样化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人数有限、部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欠佳、社会实践活动持久性不长.我们要通过不断完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体制、建立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等途径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公益创业已在我国悄然兴起并成为慈善创新的一股新力量,但由于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社会治理的缺失,使其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本研究在分析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呈现的特点及组织治理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其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重目标及相关组织特性,借鉴国内外公益组织治理模式,提出构建以大学生、高校、社会企业、政府为基点的"四位一体"、多方协同治理模式,为有效促进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及其创业活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客观、全面、公正地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全面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自觉参与意识,使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7.
李鹏 《家教世界》2013,(10):198-199,193
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工作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长期、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保证了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稳定、长期、有效,也是高校、基地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与整合的研究,可以总结各类经验,加快社会实践的基地化建设,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提升高校自身影响力,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宽人才培养途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党员开展社会实践是强化宗旨意识、发挥先进性、进行持续教育的有效举措,文章从社会实践组织、活动、形式和管理等方面探索聚焦提升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成效的有效路径,提出了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有效模式,形成大学生党员开展社会实践与扶贫、支教等项目相结合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过二十多年来的探索,不断向纵深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对当前新形势、新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制约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只有建立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才能从制度上保障社会实践的领导组织体系社会化、网络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从而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等学校育人的重要手段和有效形式.面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素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更显其重要意义.新时期应该建立全员参与和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保障机制,从而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与践行以及接受相关教育的情况,以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体系,通过梳理过去几十年来国内外与大学生社会公德相关的研究成果,发现学者们主要就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现状、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现象的原因及教育的对策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公德有一定的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实际行为达到了如此高的水平。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与实际行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因此,我们在构建适应新型社会环境的社会公德教育体系时,应重点放在如何促使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自觉践行上。  相似文献   

12.
社会资本分布失衡是指不同主体在进行同一社会行动时,拥有与使用的社会资本存在较大的数量与质量差异。本研究构建了大学生社会资本分布失衡的测量指标,并基于6省15所高校2 967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所获数据,对就业过程中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拥有与使用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数量更少,质量更低,使用社会资本的次数也更少,且更偏好使用弱关系和低质量社会资本来获取就业资源,两者之间存在社会资本拥有与使用的双重失衡。这种双重失衡,给贫困大学生就业带来求职成本增加、就业机会获取困难和就业质量低端锁定等负向影响。在精准扶贫视角下,应通过增加贫困生社会资本数量、提升社会资本质量、优化社会资本结构和提高社会资本运作能力等路径,防范社会资本分布失衡对贫困生就业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旨在研究复原力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领悟社会支持间的中介效应。随机抽取6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一般健康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以及大学生复原力量表为研究工具,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领悟社会支持存在显著负相关;复原力与领悟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复原力存在显著负相关;复原力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领悟社会支持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4.
网络已经融入到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最重要因素。大学生利用网络开展社交既拓展了他的交往空间和社交行为,同样,也改变了他的学习方式。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在梳理归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出大学生网络社交方式及社交行为特征分析的研究框架。以扬州大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从社交网站访问情况、好友特征、社交基本属性、社交行为、态度与感受五个维度调查大学生网络社交方式及社交行为特征,归纳总结当代大学生基于社交进行学习的行为特征。旨在指导大学生能正确、积极地使用网络社交进行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日益繁荣,社会实践已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但近年来,大学生实践出现了诸多问题,实践活动形式化、低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特别是煤炭地质专业学生社会实践,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其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如何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煤炭地质专业学生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质量,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684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来探讨大学生社会态度对其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会态度整体水平低于中等水平;大学生应对方式趋于采用积极的成熟的应对方式;大学生社会态度对应对方式影响显著,且为正向影响;大学生社会态度各因子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力不同,不同的因子对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着不同的影响。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探讨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缺失及其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高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SCL—90、社会支持量表对陇东学院788名师范专业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高师大学生在心理问题的表现、获得社会支持的程度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获得高社会支持的高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高;获得低社会支持的高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相应较低、结论:高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害羞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校大学生649人为被试,采用《害羞量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害羞大学生网络成瘾、社会支持的状况,分析害羞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对害羞学生网络成瘾易感性的可能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害羞、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各维度之间两两显著相关;社会支持、网络成瘾各维度在害羞组和非害羞组之间均差异显著;大学生害羞程度对其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害羞与网络成瘾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2×2的两因素实验设计及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以性别为调节变量,研究经济贫困与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关系,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58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①经济贫困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整体水平无显著影响,且性别的调节效应也不显著;②经济贫困对大学生的客观支持水平有显著影响,且性别的调节效应显著,即男贫困大学生的客观支持水平显著高于男非贫困大学生、女贫困大学生;③经济贫困对大学生的主观支持无显著影响,且性别的调节效应也不显著;④经济贫困对大学生的支持利用度有显著影响,但性别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即女大学生的支持利用度显著高于男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