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存在着"学校独角戏论"、"专门体育论"和"即时效果论"三大认识误区,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与发展。"独角戏化"使学校体育的优势式微;专门化的体育,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品质形成和发展并不一定是"福音";经济主义导向的体育实效追求并不恰当。面对经济社会的变迁,应树立新的体育观,以"合力体育论"、"生活体育论"和"终身体育论"超越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认识误区,推动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文本分析法,以经典的需要理论为框架,以体育与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为逻辑起点,对不同社会形态下体育的社会地位进行了条分缕析,凸显了体育从社会发展的旁观者到参与者的变迁历程,从而确立了体育成为"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应有之义的必然性。阐述了当前我国体育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所指,并就我国体育如何破除自身发展的短板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出建议,以期更好发挥体育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参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三角互动"模型,梳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制度变迁与利益分配三者的互动关系,解释中国竞技体育的制度变迁过程。主要从6个层面概括了三者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不仅说明了制度变迁如何影响竞技体育发展和利益分配,而且分析了竞技体育发展和利益分配对制度变迁的反作用,从而为促进中国竞技体育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地研究等方法,对小岗村体育变迁进行分析研究,反映出新中国村落体育变迁特点和各种社会因素在村落体育变迁中的作用.认为:新中国村落体育变迁的特点是,村落体育从"土特产"项目转向传统项目与现代项目相结合;村落体育场地设施从一穷二白到少量投入;村落体育意识逐渐增强;村落体育组织管理经历了起落、发展的过程.社会因素在村落体育变迁中的作用:社会政治环境对村落变迁起着导向作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是村落体育变迁的基础条件;村落文化变迁为村落体育变迁提供了外部动力等.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科学》2014,(2):44-48
针对日本的"快乐体育论"传入我国以来出现的多义性理解的状况,本文把梳理"快乐体育论"的源头,揭示其本真面目作为研究目的。认为:日本脱产业化社会的到来为其"快乐体育论"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客观环境基础;之前以"运动手段论"为特征的日本学校体育暴露出来的弊端,刺激了"快乐体育论"的诞生;胡伊青加与凯亚洛斯的"游戏论"则为"快乐体育论"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思想依据。概括而言,不应对"快乐体育"的"快乐"望文生义,把其单纯地放在方法论水平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学校体育的现实,从发生论、存在论的高度予以把握;"快乐"不是达成体育目的(体质、技能、社会性)的手段,运动亦不是获得"快乐"的手段,"快乐"作为显发游戏本质的要素,与运动同在。  相似文献   

6.
政府关于体育事业发展的注意力配置,反映了政策主体的总体取向,决定和保障着政府资源对体育事业的倾向。基于注意力和政府决策理论,该研究以湖北省各级政府工作报告(2006-2020)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算法,利用Python软件对政府关于体育事业发展的注意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十一五"至"十三五"时期,湖北省体育事业发展经历了"群众体育奥运同行协调发展""城乡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体育产业结构性改革与融合发展"三个阶段。进一步通过构建政府关于体育事业发展的注意力配置分析框架发现,体育发展理念、科层组织规则和外部环境禀赋是导致湖北省体育事业发展注意力配置差异的关键因素。研究揭示了地方政府关于体育事业发展注意力配置的行为逻辑,为研究体育政策变迁提供了新视角,对推进我国区域体育协同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体育课程目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教学论"和"课程论"两套概念系统和话语系统为分析理据,厘定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课程目标的异同,提出对体育课程目标的理解,并提示以"课程论概念系统"(课程目标)代替"教学论概念系统"(教学目标),是当代教育改革中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8.
日本体育新政策《立国战略》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新颁布的体育政策《体育立国战略》以确立新的体育文化为目标,制定出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各体育组织有效协作、提高透明性公正性及配置支撑体育的社会基础五个重点发展领域。阐述该政策的主要目标内容,分析政策颁布的背景与原因,揭示日本"体育立国论"带来的体育发展路线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体育科技政策是体育科技的生命,但是目前国内学界尚无发现此类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我国体育科技政策变迁进行梳理,并划分为6个阶段。在此基础上,从政策学角度对体育科技政策过程、政策变迁类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旨在引起对体育科技政策研究的重视,促进体育科技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相似文献   

10.
当代体育价值观的文化哲学阐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体育价值观是体育实践主体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体育客体意义的认识.当代体育价值观的嬗变经历了一系列文化转型和观念变迁,蕴含着社会背景、政治文明、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等诸多因素.人文体育思想的渐进,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人的价值的尊重,也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人文意蕴的感知.全面深刻地阐述我国体育价值观从"生物体育观"到"人文体育观"的嬗变过程,剖析其内在合理性,是我国体育实践发展的需要.在体育价值观的嬗变过程中,探寻新的指引体育改革和发展的体育价值观,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体育发展提供核心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1.
耐力项目测试是大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资料显示和社会调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测试水平逐年下降。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某高校的部分学生进行耐力项目测试经行研究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大学生的耐力水平亟待提高。如何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和体育锻炼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今后适应社会的能力将成为今后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2.
肌肤是机体内广泛分布的一种二肽,具有高效的抗氧化作用.补充肌肽及其相关物质已经作为一些疾病的治疗手段.肌肽在骨骼肌中含量丰富,并可能在不同类型肌纤维中存在着分布差异.本文对肌肽与骨骼肌和肌肽在运动中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为肌肽在运动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浅谈信息时代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给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机遇,档案工作运作方式的现状影响了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应从观念、投入、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田径裁判队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民 《安徽体育科技》2007,28(4):36-37,43
通过对安徽省田径裁判队伍现状的分析,发现了安徽省田径裁判队伍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信息网络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如何运用网络更好的拓展和创新党建工作已是摆在高校包括体育类院校党建教育者面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体育CAI设计及其应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育CAI设计中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对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其次,论述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最后,对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现存的问题.认为:现阶段中国“体教结合”模式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学校申请培养基地的准入门槛限制、专业师资人才缺口、经费难以保障等问题相对突出.并提出了科学调控、优化学校参与竞技体育人才培训制度;完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全方位提高“体教结合”教练员水平;驱动校、企多方合作筹集经费等较为具体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分析、社会学等方法,就当前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的论述,指出党的“十一五规划”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党的重点任务。而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发展农村体育,使之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探索江苏省体育经费投入对竞技体育人才发展的影响程度,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果表明:经费收入以全运会为周期呈波浪式增长,二、三线运动队经费收入规律性变化与全运会举办时间的规律性关系不大;国家财政拨款所占份额较大,非财政拨款收入稳定性较差。一线运动队人数受财政拨款的控制,二、三线运动员人数与经费收入总额和财政拨款的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维角度对当代大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4个视角,分析了影响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试图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