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对8个玉米自交系的10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群体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及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穗粗、穗行数、千粒重3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超过了80%,可以在早代选择,而单株产量、行粒数、穗长的狭义遗传力较低,受环境影响大,不利于早代选择;对亲本间的GCA效应和杂交组合间的SCA效应分析表明,自交系L103在降低株高、穗位高,提高结实性,增加穗行数、提高出籽率等性状上优于吉853,自交系L102-2在降低株高、穗位高,提高结实性,增加穗长、穗行数、行粒数,提高产量和出籽率性状上优于4F1,是综合性状相对较好的玉米种质.  相似文献   

2.
采用Griffing方法I,利用6×6完全双列杂交,对冬小麦单株粒重、单穗粒重和千粒重三个性状的配合力、基因效应及遗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种粒重的遗传同时受基因加性、非加性和母体效应的共同作用:千粒重、株粒重、穗粒重的狭义遗传力分别为72%、63%和45%,前两个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后一性状基因加性、显性效应相当;细胞质作用对千粒重影响较小,株粒重和穗粒重则存在明显的核质互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按双列杂交法(D4)分析了7个自交系的生育期、株高、穗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顶长、百粒重、出籽率、单株籽粒重11个性状GCA、SCA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 :8个性状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控制 ,非加性基因效应作用较少。8112、1302、掖107在我市表现较好 ,有利用价值的亲本。8112×1302、8112×岩自38、掖107×86 -11、1302×掖107等组合 ,可在我市种植  相似文献   

4.
以IR36 × [(桂花黄×红光稻 )F5×国际大粒香稻 ]F4(香籼型 )复合杂交为组合方式 ,研究F2 、F3单粒稻米香味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 :杂种稻米 (F2 )无香味 :有香味符合 15∶1的遗传分离化。取用F2 的纯合香型单粒种植 ,经剥蘖繁殖得 4 8个F3样品 ,经分组取样分析 ,得F3香味程度分离符合数量遗传规律。结合有关研究提出 :水稻香味性状遗传为质量———数量遗传 ,其遗传控制主要受制于两对独立遗传的隐性主基因 ,同时有至少两对微效基因参与作用。介绍了稻米香味与食味的关系及稻米香味品质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采用二倍体胚和三倍体胚乳的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以锌含量不同的7个玉米自交系及其间配置的F1、F2,BC1、BC2、RBC1、RBC2世代为材料,研究了7个玉米种子性状的胚直接效应、胚乳直接效应、细胞质效应和母体效应.结果表明,籽粒锌含量及籽粒粒型性状的遗传同时受种子胚效应、胚乳效应和母体效应的影响,并以母体效应为主,选择短、窄粒且粒重较小的籽粒作为母本有利于选到后代富锌组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弄清粳型亲籼系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的遗传规律,选育优良水稻品种.方法:3个杂交组合的亲本、杂种F1代和杂种F2代研究了待测粳型亲籼系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的遗传规律.结果:G2410亲籼并与籼稻的亲缘关系较远,是粳型亲籼系.粳型亲籼系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受多基因控制,在一个具体组合中,常受1-2个主基因和多个微效多基因控制,各主基因之间的遗传力大小常有不同,控制小穗育性的基因数比控制花粉育性的基因数更多.  相似文献   

7.
“三大遗传规律”是指基因的分高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值得推广的方面.以此与同行们共同探讨。1基因的分离规律基因的分高规律主要用于由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多位基因所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这一规律是学好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的基础.在教学这一规律时发现:1.1显性约合体X显性纯合体-全为显性纯合体1.2隐性约合体X隐性纯合作-全为隐性纯合体1.3显性约合体X隐性纯合作-显性条合作1.4显性纯合体X显性杂合体-显性纯合体:显性杂合作=1:1I…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Lemont(弱化感)和Dular(强化感)水稻杂交产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ent inbred lines,RILs)及其亲本为供体植物,并以稻田主要杂草稗草为受体植物,采用迟播共培法对群体及亲本化感作用进行测定及评价,应用主基因+多基因分离分析法研究水稻化感作用的遗传体系。结果表明,水稻亲本化感抑草作用差异较大,对受体稗草的根长抑制率呈连续变异,体现出数量性状特征;水稻Lemont(弱化感)×Dular(强化感)组合的Rlhs群体化感作用遗传体系由两对连锁的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间的作用方式呈互补作用。进一步估计受体根长抑制率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稗草根长抑制率的群体均值m=29.3908245,主基因加性效应与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I^*=7.0619195,主基因遗传率为49.36379%.  相似文献   

9.
徐进山 《生物学教学》2007,32(10):80-80
在伴X染色体遗传中,隐性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显性遗传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很多生物学教师不知如何解释这种特点。实际上,该特点可以运用哈代-温伯格定律来进行解释。哈代-温伯格定律指出: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若符合以下5个条件,即种群大、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发生、没有新基因加入、没有自然选择等,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在伴性遗传中,哈代-温伯格定律又有其特殊性。假设一对等位B、b位于X染色体上,在整个人群中,假…  相似文献   

10.
错在哪里     
1.南京师大附中袁文形来稿题:Ax“+Bxg+C刀“+D二+E夕+F=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 (A)A=C,B=O, D’+EZ一4F>0; (B)A=C斗0,B=0, (C)A=C今0,B=0, D’+EZ一4F>0, (D)A二C.寺0,B=0,F=0。 答案是选C。 答案错了I错在哪里? 举一反例: 方程lo0x2+100夕2+6x+6夕+5=0,显粉符合(C),但它不表示圆。这个方程经配方变形后为(x。-1;。,‘+(,+,;。,2+2丝 5000二0,无轨迹。 《平面解析儿何》(甲种木)第77页指出:方程解+犷十Dx+百y+F=0,当刀“+E“一4F>0时,表示一个圆;方程Ax“+Bx万+C刀2+Dx十E分十F二O①表示圆的必要条件是A二C今0且刀=O。…  相似文献   

11.
以杏花鸡与隐性白洛克鸡为亲本构建的F2代全同胞家系为资源群,分析了鸡1号染色体上一个SNP(rs13651060)的多态性及其与鸡屠体性状的关联性。研究发现,rs13651060的多态性和鸡的腹脂率(%)显著关联。三种基因型的最小二乘均值差异极显著。其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基因的替代效应分别为0.3600、-0.029、0.3654。在10%的水平上,rs13651060的多态性和鸡的腹脂重、脂肪带宽显著关联。rs13651060在鸡脂肪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中可能具有特别的意义,有望对鸡的脂肪性状实现早期选择,缩短世代时间,提高选择强度,并且显著地提高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一、坡空题 单项式一丝的系数是 2 多项式2尸 52x(一5)3: (一42),= 78二7‘= {合{一’=- ,次数是 一3尹+2x一l有项,次数最高的项是 ,一52 x 53= ,(一43)2= ,(一7)m于(一7)n= ,1000 x 10一l= L 2.14.5.6. 7.如图,召沌// CE,乙3与乙B是角; 乙2与乙A是角. 8.已知:如图,AB// CD,EF分别交AB、 CD于E、F,E‘平分乙AEFj万平分乙E户刀. 求证:E‘//矛,H. 证明:丫AB// CD,(已知) 乙AEF二乙E声’I).() E‘平分乙AEFJ万平分乙E户’D, (已知) 户缸. C (第7题) 乙 二生乙AEF;乙 2 蒸 生乙EFD.(角平分线定义) (第8题) 乙二 …E‘//卢’…  相似文献   

13.
赏析数学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数学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占有很大的分量,它不但有智育的功能,也有其美育的功能。 1.简洁美。爱因斯坦说:“美,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他还认为,只有借助数学,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这个美学论断,在数学界也被多数人所认同。朴素、简单,是其外在形式,只有既朴实清秀,又底蕴深厚,才称得上至美。 欧拉给出的公式:V-E+F=2,堪称“简单美”的典范。世间的多面体有多少没有人能说清楚,但它的顶点数V、棱数E、面数F,都必须服从欧拉给出的公式。一个如此简单的公式,概括了无数种多面体的共同特性,令人惊叹不已。由它还可派生出许多同样美妙的东西,如:平面图的点数V、边数E、区域数F满足V-E+F=2,这个公式成了近代数学的两个重要分支——拓扑学与图论的基本公式。 2.和谐美。数论大师赛尔伯格曾经说,他喜欢数学的一个动机是以下的公式:π/4=1-1/3+1/5-……这个公式实在美级了,奇数1、3、5……这样的组合可以给出π,对于一个数学家来说,此公式正如一幅美丽图画或风景。 欧拉公式:e~(iπ)=-1,曾获得“最美的数学定理”称号。欧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ABC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存在①AB=AC,②BA=BC,③CA=CB三种情况.从画图角度看分两种情况:①已知腰长画等腰三角形借助圆规画圆;②已知底边画等腰三角形借助三线合一的性质.解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可以从几何的角度来思考,也可以用代数的方法硬算出来.用几何法需要分类、画图探索,稍有不慎会漏解;用代数法,也需要分类,根据勾股如下:当点D在线段BC上时,如图3,此时(1)在正方形ACDE中,∠FGD是钝角,只有GF=GD;DE=AE=AC=12,DG=GE=6;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且直线在RtAEG中,AB,CE的交点在AE上方时,如图4,此时AG=AE2槡+EG2=6槡5.∠FGD是钝角,只有GF=GD;∵EG∥AC,%A E F∴ACF∽GEF,G F FG EG A∴=,G E AFACFG61C DB DCB∴==,AF122图3图41∴FG=AG=23槡5.%A G E(2)如图2,正方形ACDE中,AE=ED,F∠AEF=∠DEF=45°.H D A CB%E A E B H1F D CFG G3图5图62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且直线C D B AB,EC的交点在BD下方时,如图5,此时图2∠GDF是钝角,只有DF=DG;∵EF=EF,∴AEF≌DEF,当点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6,∴∠1=∠2,设∠1=∠2=x.此时∠FDG是钝角,只有DF=DG.∵AE∥BC,∴∠B=∠1=x;对上述情况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GF=GD,∴∠3=∠2=x.解法1在直角ABC中,AB=15.在DBF中,∠3+∠FDB+∠B=180°,当点D在线段BC上时,如图2,此时∴x+(x+90°)+x=180°,x=30°,∠FGD是钝角,只有GF=GD.∴∠B=30°,∵DG∥AC,∴BDG∽BCA,∴在RtABC中,AC设BD=3x,则DG=4x,BG=5x,BC==12tan 30°槡3.∴GF=GD=4x,则AF=15-9x.难点突破∵AE∥CB,∴AEF∽BCF,第(2)问,寻找等腰三角形是本文的重AE AF∴=,9-3x15∴=,点.题目提供的图形是线段型,但不要误认为BCBF9-9x本题就是确定型,其实本题是一道标准的纯整理,得x2-6x+5=0,几何动态型问题,我们可以从题目条件中的解得x=1或5(舍),三个关键词"直线"中感觉到,题目条件"点D∴腰长GD=4x=4.在直线CB上"、"直线AB与直线CE,DE的交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且直线点分别为F,G".三个关键词"直线"提醒我们AB,CE的交点在AE上方时,如图4,此时必须重新构图.∠FGD是钝角,只有GF=GD.设AE=3x,则从几何性质入手思考,分四种情形:EG=4x,AG=5x,∴FG=DG=12+4x.∵AE∥BC,∴AEF∽BCF,12解得x=槡1412或-槡14(舍).AE AF77∴=,3x9x+12∴=,BCBF99x+27-84+48解得∴x=2或-2(舍弃),∴腰长DG=4x腰长DG=4x-12=槡14.7+12=20.综上所述,等腰DFG的腰长为4或20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且直线84+484-84+48或槡1或槡14.AB,EC的交点在BD下方时,如图5,此时77∠FDG是钝角,只有DF=DG,过点D作DH点评上面是几何法的解题过程,我们⊥FG.可以看到,根据要求,画出不同情况下的图形设AE=3x,则EG=4x,AG=5x,是解题的关键,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目DG=4x+12,标,但如何画出草图是难点,稍不留神,就会∴FH=GH=DG·cos∠DGB遗漏某种可能情况.16x+48=(4x+12) 4×=,解法2考虑到题目条件中有矩形,就有55直角,而且要求线段长度,我们可以在题图上32x+96∴GF=2GH=,以点C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7,一图5定乾坤.7x+96∴AF=GF-AG=.%5y A E∵AC∥DG,∴ACF∽GEF,F7x+96G AC AF5∴=,12∴=,EGFG4x32x+965C D B x12412解得x=槡1或-槡14(舍),∴腰图777由题目条件得:A(0,12),B(9,0),则直线84+48长GD=4x+12=槡14.47AB:y=-x+12.3当点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6,设D(m,0),此时∠FDG是钝角,只有DF=DG.则G(m,4-m+12),E(m,12),作DH⊥AG于H.设AE=3x,3则EG=4x,AG=5x,DG=4x-12.直线CE:12y=x.∴FH=GH=DG·cos∠DGB m4直线AB与直线CE联立方程组:=(4x-12)16x-48×=,5532x-96∴FG=2FH=,596-7x{4y=-x+12,312y=x,m∴AF=AG-FG=.5∵AC∥EG,∴ACF∽GEF,96-7x AC AF5{9m x=,9+m解得108y=,9+m∴=,12∴=,EGFG4x32x-96所以交点5(9m108F,-9+m9+m).4根据勾股定理,有DG2=(-m+12)2,3(2即5m27+3m)236-4m=(3)2,925m2DF2=(m(m-)2108+所以9+m(9+m)36-4m=,27+3m3m2=(9+m)2(108+9+m)236-4m m=6或m=6,5m2;或=-,27+3m321084GF29m=(m-++m-9+m)(129+m3)2无解.4当m=6时,m22=(9+m)24m2+(27+3m)-m+12=4,3G(6,4),所以DG=4;m2=(9+m)2(4m2+27+3m)2.当m=6时,4-m+12=20,3(1)若DG=DF,则G(-6,20),所以DG=20.(4108-m+12+3)2m2=(9+m)2(9+m)2,(3)若FG=FD,则(m224m2+9+m)(27+3m)2即7m4-2592m2=0,解得m=0,36m=槡14(m2=9+m)21082+,79+m即(4m22.27+3m)236或m=-槡14108.=7(9+m)当m=0时,G为原点,不符合;4m2108所以=,27+3m9+m36当m=槡14时,7m=9或m=-9(增根),4m2108448-m+12=-槡14或=-,无解.+12,27+3m9+m37G (36-槡14,48槡14+1277)当m=9时,则D(9,0),G(9,0),不存在.,综上所述,等腰DFG的腰长为4或2084+48或槡14-84+48或槡1484+48所以DG=槡14;.777点评题目条件中出现了三处点在"直36当m=-槡14时,线"7上,这暗示我们点处于几个不同的位置,需要分类讨论.几何解法需要先估算大致位448-m+12=槡14+12,37置,画出草图,然后根据不同的图形,从中直G (364-槡1,48槡14+1277)观提取有效的解题信息,不能画出草图,则不,能解决问题,漏画某个位置的图形则会漏解;代数法则有效的避开了"画出不同位置的图84+48所以DG=槡14.7形"这个高难度动作,它根据固定的套路,通(2)若GF=GD,则过计算、解方程等得到结果,从而确定了具体(m29+m)24m2+(27+3m)2的位置,但是计算量比较大,需要细心加耐心,没有较高的运算能力、较高的意志品质是4=(-m+123)2,难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生物质活性炭,并分别进行NaOH和HNO3改性。考察三种生物质活性炭的用量和粒径、水溶液pH值和吸附时间对水溶液中Cu2+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等温吸附特征、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0.15~0.30mm的生物质活性炭投加量为0.30g,pH值为6.0时,对溶液中Cu2+具有很好的去除率,在360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以及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且热力学参数ΔG0<0,ΔH0和ΔS0>0,为自发的、吸热的和熵增的过程,对水溶液中Cu2+均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相同条件下,三种生物质活性炭对Cu2+的吸附效果表现为:NaOH改性>HNO3改性>未改性。  相似文献   

1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8(1):140-143
黄惠忠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能谱实验室,100871) 黄惠忠,男,1940年出生,北京大学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物质组成和结构表征表面新方法、新技术的开发和新材料功能与表面组成、结构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现任国家计量认证高校评审组评审员及全国电子能谱用户协会副理事长。曾应邀赴西德Clausther理工大学表面物理研究所进行《金属——半导体体系界面》的研究。1998年,又应邀香港浸会大学理学院表面测试中心进行《As对Ni催化剂中毒机理》的研究。与他人合作,翻译出版《X-射线与紫外光电子能谱》一书,出版《分析仪器手册》、《机械工程材料测试手册》和将出版本人主编的《论表面分析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专著。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过《表面分析技术与应用》等学述论文70余篇。他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项目《固体能谱新探》与重点项目《固体表面和体相结构与功能》的主要成员。他结合教学,开设《X-射线光电子能谱》实验课,并为研究生《表面分析》课程提供教学内容,参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培训和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黄惠忠在实验技术与开发方面有多项首创性的成就,如:(1)首创蒸金量校正曲线用于XPS荷电校准;(2)首创静态SIMS(SSIMS)测定负载型催化剂表面状态和结构层次;(3)首创用ISS测定负载型催化剂中载体与活性组合的相互作用;(4)国内首创表面扩展电子能量损失精细结构谱(SEELFS),用实验室常规表面俄歇电子能谱仪,取代同步加速辐射测定非晶(含无定形)态表面原子键长等。 他在研制新仪器、新装置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如:(1)自制电子束轰击加热装置,可使原电子能谱仪中的样品加热温度从500℃提高到1800℃,并进行能谱测试;(2)主持用PC机(486)取代PDP11小型机,采用Windows98的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对原有的DOS系统进行更新、升级换代。已在我校原有单通道接收的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基础上,已帮助吉林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和北京市理化测试中心的同类仪器的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同时还对原为三通道接收的PDP11数据系统的中科院物理所、北京科技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和信息产业部十二所等同类仪器,帮助升级换代为PC机多通道接收的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 (北京大学资产部供稿) 缪竟威教授 (四川大学团簇物理及固体中原子碰撞实验室,成都,610065) 缪竟威,物理学教授,原子和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生导师。出生于1936年5月,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物理专业。现任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团醋物理及固体中原子碰撞实验室主任。 缪竟威同志长期致力于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及其边缘学科研究,一直在此领域的多个前沿课题中主持工作。在离子微团簇物理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科学意义的成果:实测了9种离子微团族的键长、键角、结合能和构形,占目前世界已测定总数的90%,其中67%为世界首次独家测定。键长测量精度达0.02埃,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国际上,首次实验证实D+3是正角形结构;首次实验发现分子离子立体化学结构中存在同位素效应;首次用比较电子束和膜引起库仓爆炸的方法,实验证实了N·玻尔于1948年预言的“尾流效应”的存在。将国产静电加速4器能散度由国内外通常的1-3×10-3提高到<±1.5×10-4;由原来只能加速M<4的轻离子改成了能加速M<±57的重离子加速器;从只能加速3种原子离子扩展到多于90种以上的团簇束;主持设计研制成功了我国唯一的大型、精密、复杂的高分辨多功能原子碰撞装置,其总分辨率达±1.5×-4;好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3×10-4;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超高分辨BBS能谱仪,正用于高科技多层膜界面结构的无损分析及研究。建立了以国产大型精密设备为主体的独具特色的团簇物理实验室。使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从无到有,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使该实验室成为目前国内唯一和国际上少数几个能进行这类高难实验研究的实验室之一。已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市级二等奖2项,缪教授本人获国防科工委(光华科技基金奖)一等奖1项。 1982年至今共承担国家、省、部级基础性科研项目2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项。现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1项。发表论文80余篇。在国际和全国学术会议作特邀或大会报告多次。 (四川大学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供稿) 杨学恒教授 (重庆大学理学院,400044) 杨学恒,物理学教授,1939年2月出生。杨学恒教授长期坚持在实验室工作,致力于物理学的研究,在实验研究、实验技术开发、实验仪器研制等方面独树一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主要成果如下: 1.在国内共发表论文23篇,代表作: (1) Vacuum Fluctu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Fundamental Particlesll. Science Bulletin,August (1887)vol.32, No.15, P1020-1026。 (2)用于测量快、热、慢中子的液态闪烁体LSPN的研究。核技术,1(1990),vol.13,No.6。 (3)我国首台层析γ射线的性能及其应用.无损检测,9(1995),vol.13,No.6。 (4)关于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的一些研究.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2001),vol.24,No.1。 2.所承担的课题 (1)安全液态闪烁体的研制及其应用(1981~1985)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第一主研,课题组长。 (2)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及其应用,国家八五火炬计划项目。本人承担主参数设计,整机联调、运行以及数据校正与处理,并任数据采集系统课题组组长,第一主研。 (3)扫描隧道显微镜CD928B与CD928C型机的研制(1999~2001),横向课题。课题组长,第一主研,负责整机的设计研制与联调。 3.获奖项目 (1)安全液态闪烁体的研制与应用,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 (2)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研究,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1995)。 (3)ICT XN130机的研制及其在航天、航空工业中的应用,获得原国家教委科技世界 二等奖一项(1995)。 4.研制的主要实验仪器(产品)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CD-928A,B,C型),教学型ICT,CD—998人工智能测微仪,IPC—201 100MHz线性脉冲主放大器,IPC—3041自动定标器,IPC—201 100MHz线性脉冲前置放大器,IPC—2041多用快速定标器,8192幅度分析器,人工智能光谱仪,单缝(丝)衍射测量仪(SⅡ),等。 (重庆大学设备处供稿) 古天祥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4) 古天祥,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和四川省研究会理事长,教育部工科高校计算机教育委员会成员。他从教40年,讲授了10余门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成果显著,曾多次获校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他完成的科研课题30余项,其中获全国科技大会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共5项,许多科研成果已成功用于工农业生产中,发表论文50多篇,编写教材10本,其中2本获部级优秀教材一、二等奖,4本获校级优秀教材一、二等奖。他致力于教学研究与改革,《微机原理及接口实验》及《虚拟仪器实验》两项教学改革,是其典型的例子。 微机原现及微机接口课,是许多工科专业十分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然而,这方面的实验课程建设却很落后。古天祥教授于1989年开始研制多功能的微机实验系统,把实验系统设计成采用STD标准总线的开放式的系统,研制了系列化实验模板20多种,能做16位微机和8位单片机的实验50余个。开发了监控程序、PC机仿真及实验演示等软件20余个。并编写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教程》、《演示程序集》、《实验模板原理图集》共66万字、20幅图。由于实验系统是采用标准总线和模块化结构的开放式系统,并提供可选用的系列化实验模板,组态十分灵活,具有很好的通用性。不仅能做微机、单片机课程的实验,而且也能做自动化、智能化的系列课程实验,还能用于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各种层次的实验。学生还可根据实验内容对系统剪裁或扩充。这项实验改革成果被四川省5所高校采用,收到较好的效果。经省教委主持的专家鉴定认为,该系统在国内高校的同类装置中方案创新、技术先进,有推广应用价值,并获校级优秀实验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虚拟仪器实验》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测试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提供给学生的不是一台单个的仪器,而是一个基于PC的测试平台、可集数十种仪器于一体的,具有时域、频域和数域测试能力的仪器。它提供品种多、功能强、性能好而使用更加方便灵活的虚拟仪器,以其替代传统仪器,可减少实验仪器费用,提高实验设备档次,改善实验环境。古天祥教授和课题组同志经过两年多时间努力,完成了虚拟仪器实验室的硬软件建设,《虚拟仪器实验课程》的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软件建设,建立通用的虚拟仪器库。虚拟仪器实验室已在课程实验、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学生反响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成都科技大学实验管理处供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