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很多报刊纷纷报道一则“海南教师评职称论文发表不再是硬性条件”的新闻,据说海南省近日出台《中小学、中职教师教育教学论文代表作鉴定实施办法》,论文发表不再作为教师评职称的硬性条件,还说海口市部分教师对此举拍手称快:“以后再也不用为评职称而交论文发表的版面费了!”  相似文献   

2.
近来,很多报刊纷纷报道一则“海南教师评职称论文发表不再是硬性条件”的新闻,据说海南省近日出台《中小学、中职教师教育教学论文代表作鉴定实施办法》,论文发表不再作为教师评职称的硬性条件,还说海口市部分教师对此举拍手称快:“以后再也不用为评职称而交论文发表的版面费了!”诚然,对部分教师而言,论文发表退出职称评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因为许多老师整日忙于教学,无暇、无意写论文。但是笔者以为,论文发表退出职称评定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3.
《中国青年报社》通过腾讯网,对51488名教师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276%的教师认为职称问题给他们带来了繁重压力,19.7%的教师认为发表科研论文给他们造成了重压。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委员会理事长吕敏说,“中小学教师评职称必须发科研论文引起的争论由来已久,是老问题了,但是问题似乎越来越严重,为论文而论文,造假的老师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4.
陈莉 《湖南教育》2009,(1):64-64
《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腾讯网”,对51488名教师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27.6%的教师认为职称问题给他们带来了繁重压力,19.7%的教师认为发表科研论文给他们造成重压。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委员会理事长吕敏说:“中小学教师评职称必须发表科研论文引起的争论由来已久,是老问题了,但是问题似乎越来越严重,为论文而论文,造假的老师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5.
<正>未必正确的周博士(以下称周博士):王老师您好,上回听您说在忙着评职称,不知道可有好消息?偶尔迷茫的王老师(以下称王老师):还不知道呢。现在中小学教师评职称,需要做课题、发论文。美其名曰是要打造"研究型教师",可是光发表论文这一条要求,就不知难为了多少人呢!周博士:话虽如此,不过要求中小  相似文献   

6.
不知从何时起(一说从一九九三年起)高校评职称开始打破论资排辈,实行科研论文优先,晋职年限改为五年一晋级。一些高校规定只要文章达到一定数量,发表论文的刊物的级别合乎规定,便可直接破格晋升而不受年限的限制。不能不说这一做法对激发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及早发现和提拔年轻人才是有其积极推动作用的。但是,也不能不看到,科研论文优先评职称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首先,一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急功近利去搞科研(实为“编写”文章)。其结果是现今编书的人比读书的人还多!同行编书过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  相似文献   

7.
眼下教师评职称大都与论文挂勾,我赞成此举。大学老师当然不在话下,因为他们的工作成果很大程度表现为论文,那么中小学教师评职称要不要考虑论文,我认为同样应考虑,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8.
教师评职称中对论文要求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必须给以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余小刚 《四川教育》2008,(12):24-25
著名学者肖川博士曾断言:“课上得好的教师未必能够写好文章,但文章写得好的教师一定能够上好课。”在阅读了本期名师陈建先后,我信服这个论断。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师评职称,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发表,这种规定无疑是正确的。因为论文是教育理论功底和业务素质的表现。论文是教师对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整合的结果,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语文教育家吴非先生曾撰文披露,他参加某市的语文高级职称评审时发现,  相似文献   

11.
要想上好课,就要备好课。但是,写好了备课笔记并不等于备好了课,更不等于上好了课。有的校长片面认为,看一位教师的课上得怎样,主要就是看他备课笔记写得怎样,写得详实、规范,那他的课也一定上得漂亮;写得简略、不规范,那他的课上得一定很差。  相似文献   

12.
本栏著名学者肖川博士曾断言:"课上得好的教师未必能够写好文章,但文章写得好的教师一定能够上好课。"在阅读了本期名师陈建先后,我信服这个论断。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论文中出现的问题很多,诸如抄袭、选题不当、脱离教学实际、表述不规范等,本文以吉林省延遗朝鲜族自治州中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写作为例,从教育科研出现的问题入手,论述了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  相似文献   

14.
近来,很多报刊纷纷报道一则"海南教师评职称论文发表不再是硬性条件"的新闻,据说海南省近日出台《中小学、中职教师教育教学论文代表作鉴定实施办法》,论文发表不再作为教师评职称  相似文献   

15.
正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人社部正在进行职称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将分类推进各行业的职称制度改革,比如,今后中小学教师评职称将大大淡化论文。改革具体来说,一是中小学不再分开评价,而是合并成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二是完善制度等级、层级,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教师评职称一定要论文吗》(本刊2000年第3期转载)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职称到底应该怎样评?中小学教师评职称到底要不要论文?最近,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职称处的郑富仕同志,使这些问题有了比较明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怎样把课上得好一点,怎样让学生喜欢,信息课,并且能在喜欢的情况下,学好这门课,掌握这门课。并且终生受用。通过这几年的实际教学,积累了一些不成熟的经验,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8.
去年,曾有几位中小学教师找到我,想要我替他们写篇论文,然后再把论文寄到某某刊物上发表,或者参加什么论文大赛。也有的人说是留做评职称、年终考核、评奖时,好派上用场。对此现象,且不说我的写作水平如何,单就一些教师不会“拿笔杆”写文章的问题,我想谈点看法。 邓小平同志早在《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就指出:“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不懂得用笔杆子,这个领导本身就是很有缺陷的。”教师虽然不是领导干部,但是“很有缺陷”的人,何止是领导干部,在中小学教师中也大有人在。 例如,有…  相似文献   

19.
新授课、习题讲评课,你喜欢上哪一类课?我相信多数教师都会选择新授课.理由很实在,就是新授课上课形式灵活、手段丰富,教师发挥余地大;习题讲评课呆板枯燥,不是教师讲就是学生练,很难上出新意.好上的课上得好不稀奇,不好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小学教师是否应该做研究、如何做研究的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往往也是很多教师无所适从的问题,其本质在于如何理解教师专业化以及如何找到专业化发展的最短路径。本文指出研究课与论文的本质特征和内在关联都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提出了将研究课内容转化为论文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思想方法、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