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课堂教学改革中最关键的一环,那么,如何判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了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3.
4.
5.
现代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性的研究与探索是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实践性的需要。实现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性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关键;创设和谐的课堂是保证;提高公平性认识是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很重要的。简单地讲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能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7.
8.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素质化的关键,主要从设置问题情境,营造课堂气氛,多向交流和分层练习等几方面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9.
论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虹 《职业技术》2010,(4):76-76
本文针对中职学校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当前计算机课堂教学现状,在总结近十余年教学科研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最后总结了实现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确立的四点依据:以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创造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为目标,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充分体现尊重人和人的个性,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倡导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通过实践证明: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相互交流、分组活动、彼此合作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也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1.
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而这个目标实现到什么程度,主要是看学生在教学中是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要真正消化高职数学教学内容,进而用于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会主动学。本文结合高职生的实际特点,切实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注重课堂心理环境,从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出发,探讨了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宽松课堂气氛、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在教学中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几个方面阐述了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以此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对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了探讨 ,指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 ,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在有限的时空中,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在于学生学得是否主动,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课堂生命状态。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还学生讲解、思维、发现、评价的主动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还权”而“增能”。  相似文献   

16.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的成败取决于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做。1激发学生学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发展、国力的强大越来越依赖于人的潜力的主体精神的弘扬.一个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的时代真实地向我们走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  相似文献   

18.
19.
20.
随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日渐推广,学生作为“学习实践的主体、认识的主体”这一命题获得了教育界同仁的广泛支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内部根源,即内因。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他们的思维才会活跃起来,课堂教学就会充满勃勃生机和无穷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