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文化保守主义势力掀起了一场传统文化复兴运动。他们将矛头指向五四运动的新文化以及作为五四旗手的鲁迅。他们怀疑、曲解鲁迅的文化选择,将其定义为一个被时代所淘汰的文化激进主义者,力图证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生能力与"永恒价值"。本文即以此观点为批判对象,一方面探讨当代中国文化杂居现象及其背后的传统文化机理,另一方面论证鲁迅精神在当代价值危机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中国文物收藏热席卷全国,并蔓延到海外。日前全英华人收藏家协会在伦敦成立,协会名誉会长单声博士认为,收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物收藏有很多技巧和难度、知识和故事。这股收藏热既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催生的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种国人文化意识改变,重新认识传统的文化现象。《收藏》作为《今日中国》杂志文化栏目的一个板块,3年前将收藏热作为一个文化现象连续报道,旨在透过收藏这一视角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招牌研究只反映了它的一个侧面,因为大多数的研究是从发起人商家(有时也许混合了执行者)这个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的,它所反映的社会文化、消费心理、商业习俗都是从店家的视觉来分析的。然而作为城市中一种标志性的符号,招牌越来越受到国家行政法律的管理和控制。行政手段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招牌传统习俗文化的断裂,成为招牌文化"移风易俗"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都市生活打破旧的传统习俗,积聚形成特有的新的风尚习俗"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三都县是全国唯一一个水族自治县,是典型的水族文化区。三都属于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主战场。本文通过对三都县建档立卡农户与实地调查分析发现,致贫因素"缺资金"与"缺技术"分别占49%与15%。此现象与其文化心理特点有一定关系。因此,针对以上原因,本文从文化心理角度出发,认为教育帮扶、基于文化的产业帮扶、易地扶贫搬迁以及兜底保障是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古代,长期以来,文人特别是科举文人大量存在官年与实年不相一致的现象,这一现象,既有现实利益的诱因,又有文化心理的原因。在长期社会历史生活的演变中,某种程度上形成的"诚即真"的文化心理结构,造成了中国人在为人处事方面颇为奇妙的表里不一又和谐共存的现象。不仅官年与实年方面如此,而且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研究这一课题,对于现实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雷峰塔于1924年9月倒坍。鲁迅先后作《论雷峰塔的倒掉》和《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二文,认为雷峰塔的倒掉乃是大众普天同庆之事。同时亦指出,"倘在民康物阜时候,因为十景病的发作,新的雷峰塔也会再造的罢。"78年后——2002年,一座新的雷峰塔果然被再造出来。其实这是拂逆民意的。因为在人民群众的心中,雷峰塔早已演变成为了威权欺压平民的一个象征,一个文化符号。所以,此塔的重建至少在客观上倒是有点继承法海之遗志,将革白娘子的命进行到底的意味。雷峰塔的重建无论是在实际操作上抑或在象征意义上都是鲁迅所说的"在瓦砾场上修补老例"的一个典型。当下,最热衷于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即"修补老例"者,莫过于所谓新儒家了。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正如鲁迅所说乃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培养奴性的文化,是虐杀生灵、压抑人性的文化,是使我们"要从‘世界人’中挤出"的文化。这成为鲁迅的"大恐惧"。  相似文献   

7.
卢珊 《文化交流》2016,(4):14-18
正"来过,便不曾离开",这是每一个去过乌镇的人的心中印记。充满青春理想的乌镇,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一种文化范式,是浙江整体发达的一个缩影,像一种现象,凝聚着浙江人追逐"中国梦"的生动创造。暖冬的收获"在岁月的冲刷中,这个地方兴盛过,也破败过;曾经烟雨西窗,也曾经衰草枯杨,但现在,它却以一种从未有过的风华再次呈现。"纪录片《乌镇》解说词如是说。乌镇有1300年的历史沉淀,在传统古典的外表下,如今  相似文献   

8.
海南社会存在一种"女劳男逸"现象,即在一些传统的海南家庭中,妇女承担着一个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绝大部分事务,而男人却相对过得悠闲。"女劳男逸"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研究其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海南独特的历史文化、全面把握海南社会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9.
上元燃灯习俗是中国传统岁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其起源、发展及演变定型为当今元宵节文化样式的历史步履,可以看到先秦帝王"庭燎"、"祭祀太一"仪式、汉代西域佛教及百戏杂技输入、隋唐胡风"灯轮"形制等儒佛道多元文化渐次融入、共生融合的现象。本文欲以提出:汉唐丝路文化具有"多元共生"性质,这对当今建设"一带一路"新文化,应具有历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想要突破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束缚,以"人"作为其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并把"人"这一概念用"此在"代替。"此在"就是"人"的外延,"此在"永远都反映我的存在,且"此在"无自身存在,也不可被重复和被替代。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本质在于他的存在,他不是事先规定好的,而是在一开始来从存在中去获得本质。"此在"是一个正在进行着的过程,它不是一个实物,也不是一个真实存在,它是一个"在世中展开其生存的"一种模式,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其生命价值。对于"存在"而言,海德格尔首次揭示了它的自然本性,"此在"既然是一种存在,那么就只能通过它来把握存在的本质,于是就有了"此在"的世界个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学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学热"体现了国人的文化自觉与自信,表征着中国在长期接受西方文化后出现的重新确立本土文化的主体性自觉要求,这是历史的必然。在新的历史时期,清醒地认识"国学热"文化现象,并将"国学"创造为"新国学"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学术界越来越关注中华文明史研究。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社会近40年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学者认识到,重新崛起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这一悠久的文明形态,又是以其深厚的文化传统作为"根与魂"的。因而,全面且深入地探讨中国文化传统,不但有助于深化中华文明史、中国思想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领域的研究,而且裨益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化解文明冲突、促进世界和平、营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富有建设性的思想资源。鉴此,本文试以"整体特征、基本精神和理想境界"为着眼点,通过深析近些年来的学术进展,以期推进关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总体思考与理论总结。  相似文献   

13.
近日,百度CEO李彦宏的一封倡导狼性文化、消灭自身安逸文化的邮件引起热议。他要求全员迎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变化,主动应变,以期继续领跑移动互联时代。此事件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狼性文化"与"羊性文化"之争。作为国内互联网的领军人物,在人们的印象中,李彦宏是"羊性文化"的代表。这里且不论是"羊爱上了狼"还是"羊会变成狼",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能  相似文献   

14.
王朔及其作品的出现是当代文坛不可忽视的一个文学现象,王朔现象经常与"大众文学""市场经济"等关键词共生,这一现象无法被忽视,却又与正统文学格格不入。王朔与学界不远不近的距离,使他犹如文学界的"个体户"。本文试从20世纪后20年代文学思潮的角度出发,对王朔现象进行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轴心时代"源于西方哲学家对哲学文化的研究,是一种理论假设概念,主要是用来说明在公元前6至公元前4世纪这一时期的哲学发展现象: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存在某些相似之处,或是在这一阶段他们共同发生了某些相同事件。对于"轴心时代"的概念,东方哲学家和西方哲学家存在一定的分歧,因此,本文简单介绍了轴心时代的概念,阐述了中国哲学的诞生和发展过程及其对后来各个时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发展,文化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在这一背景下,地区的发展与文化紧密相连。湖南省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并且现代文化产业丰富的大省,拥有"快乐购""手机动漫"等科技产品,都彰显着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态势。本文就基于这一背景主要探究在文化科技融合的背景下,湖南省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7.
文化传播的力量有多大?这似乎是一个难以量化的命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进程中,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广泛和深入人心;因此,不断提升文化传播的战略地位,不断强化文化传播的实施策略亦显得尤为重要。21世纪是文化交流的世纪。文化交流与传播会成为一个趋势、一种时尚和一股推动力量。在此,我们特别策划和编发这组文章,以期大家共同关注和探讨文化传播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正在看《中国文化线路遗产》(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一书。这本书以文化线路为主线,谈文化与环境的相互塑造,讲逐水而居的民族习惯,说南北走向通道的人工造化,析线路形成的三重原因……抽丝剥茧,从容道来;看似介绍十条不同的文化线路,其实一个主题由始至终,即"文化线路对于理解文化生成和发展的意义"。文化线路是一个具有很强战略性和全局性的话题。这本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最近大家经常讨论的"一带一路"。正如有媒体分析的: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  相似文献   

19.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要把宗教教育看作是人文教育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或者说看作一种基础教育。从小学来讲可以是国民教育,从大学来讲可以是通识教育。蔡元培先生认为可以"伦理代宗教"、"哲学代宗教"、"美育代宗教",指向了宗教学教育引导人性走向真善美的根本立场。研究宗教这种文化现象有各种路向,法无定法。在西方的宗教观念里面,"神圣性"和"世俗化"是相分离的,而中国宗教的特点是"人圣性"和"生活化"相统一的。故而,用一些生搬硬套的西方宗教学的概念来研究中国宗教并不适用。每一种宗教文化特点的形成是跟它整个的文化特质分不开的。认识中国的宗教文化,需要关联到整个中国文化背景和人文特质。  相似文献   

20.
<正>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的地域塑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最能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特点的文化类型,这一文化类型和周围的其它区域有着明显的差异。我们可以将中国文化划分为比较大的文化区,如"华夏(汉)文化区""西北文化区""岭南文化区"等。也可细分为若干个亚文化区,即在一个比较大的区域下面再根据文化类型分为更小的区域,如"西北文化区"下可分为"秦文化区""陇文化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