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伴随普通话普及率的提高,方言使用频率有所下降。我国的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研究教育教学主要语言也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课题。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出发,对吕梁方言和普通话的语法特点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研究目的在于发现吕梁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点,在为其他方言区提供研究蓝本的同时,促进普通话和方言互补优势的发挥,为我国教育教学语言使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指示词コ·ソ·ア是日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组词汇,其用法十分复杂,基本上可以分为"现场指示""文脉指示""观念指示"三种用法。而且,指示词コ·ソ·ア的选择和使用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在"现场指示""文脉指示""观念指示"中均有所体现。而目前关于指示词コ·ソ·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用法的区别上,很少涉及到说话者的主观性。对指示词コ·ソ·ア的主观性的正确理解和使用,无论是在日语研究还是日语教学中,均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外语词汇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表面现象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词汇的表达。对于概念表征来说,将其运用到外语的学习中可以使词汇记忆通过受众自身经验在大脑中进行转换并对该词汇的内容进行储存。而在命题符号的理论中,这种概念是由命题符号本身组成,并在网络中被激活从而扩散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在知觉符号理论中有大量的信息参与概念表征,并对其进行深加工。因此,在进行外语词汇学习的过程中,通常使用抽象命题符号进行连接记忆,该文将从知觉符号表征出发,探究其对外语词汇记忆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汉字词汇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载体和印记,研究外语中的汉字词汇对研究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规律有着重要意义。在现代日语形成的过程中,日语用汉字书写的词汇及其使用发生了几次大的变化。明治时期是日语由古代日语向现代日语急剧转变的时期,日语中汉字词汇的使用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一时期日语中新出了大量的汉字词汇。  相似文献   

5.
翻译过程中,源语言文化负载词所负载的文化,从目标语言文化来看可能是一种“未知”的概念,即存在文化障碍,因此难以找到直接对应的词汇来翻译文化负载词。蒙娜·贝克针对词汇层面不对等问题,归纳总结了几种翻译策略,即“使用更一般的词(上位词)进行翻译”“使用一个更加中性/表达涵义更少的词汇进行翻译”“文化替代”“使用外来词或外来词加上注释进行翻译”“使用非关联词汇进行意译”“省略”“通过插图进行翻译”。笔者将以《红胡子诊疗谭》《正雪绘马》为例,具体去分析这几种策略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词汇提取方式对词汇习得的影响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着力探讨不同提取方式对于词汇习得效果的影响,选取了母语为马来西亚语,第二语言为汉语的32名被试,将其分成两组,分别用基于图片和基于翻译提取方式去学习24个汉语生词,随后进行即时后测和四周后的延时后测,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64份有效测试的数据进行了显著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时记忆中,基于图片的提取方式比基于翻译的提取方式更有利于词汇习得,但在长时记忆中,二者没有显著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金善英 《文化学刊》2010,(3):163-165
市井是一个在中国古籍和当代社会中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汇。有关市井得名之由的分类也达五六种之多。本文在充分汇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市井的得名与井田无关。在市还没有出现之前,古人清晨从井中汲水时偶尔进行物物交换,进而出现了专门以赚取钱财为目的的买卖,当这种形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和规模,就形成了市的概念。随着单音节词逐渐向双音节词发展,市井一词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8.
该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理论框架,系统分析了电影剧本《狙击电话亭》中的一段对白,包括其语气类型、情态成分及其所涉及的人际语法隐喻。研究发现,对白中的人际意义是由语气和情态两种词汇—语法资源共同实现的:说话人选择使用不同的语气类型,传递了询问、提供、命令、警告、威胁、挑衅等言语功能;不同量值情态成分的选择,则成功地表达了说话人和听话人对可能性、频率、意愿或责任等的态度和判断。语气和情态共同构建了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定位,推动了故事情节,创设了悬念,塑造了人物,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的使用则丰富了人际意义的表达方式,凸显了言语活动和心理活动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在其发展过程中,词义的感情色彩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变迁:一次是建国后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其最主要的表现是"贬义化",最终使这一阶段成了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贬义性词语数量最多、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时期;另一次是改革开放以后直到今天,其最主要的表现是"去贬义化",结果是此期成为现代汉语史上贬义性词语数量最少、使用范围最小、使用频率最低的时期。两次大变迁各有特定的社会及语言自身的原因,非常值得全面地总结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日本战犯笔供中中文词汇的使用状况为研究主线,对《日本侵华战犯笔供》第二册笔供原文进行中文词汇的筛选,利用《新明解国语词典改订版》校对、归类,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中文词汇对日语语言的影响以及战争背景下中日语言及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杨竹青 《职业圈》2011,(6):46-47
当今社会,在所有媒体中,“制度”应该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在企业界,“制度也应该是管理者最关心和讨论最多的话题。在人人重视管理的今天,对制度的重视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常识。制度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相似文献   

12.
新疆汉语方言词汇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成果日渐丰富。本文通过列举新疆口语中常用的汉语方言词汇,探究其特点和社会影响。旨在说明新疆汉语方言词汇在服饰上的出现对新疆汉语方言词汇发展成为流行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际商务英语翻译具有其词汇、句式和语篇方面的独特特点,并且受到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根据功能等值原则,翻译中应充分理解文本含义,正确使用专业规范用语,培养跨文化翻译能力,并灵活运用翻译技巧以实现文化等值。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汉语词汇词组中,双音节词组广泛产生于词法和句法当中,同时在词组词汇化中具有大量的进化结果。了解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组词汇化现状与特征,对促进我国现代汉语研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现代汉语的复合词由词复合转变至词根复合的过程中,词组词汇化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代汉语词组词汇化的相关研究较少,已有的相关研究在词组词汇化研究方面仅涉及了个例研究,未能够从多个角度对双音节词组词汇化进行全面性、系统性研究分析。文章在分析双音节词组词汇化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究双音节词组词汇化主要特征,便于完善该领域研究,同时,为我国现代汉语言生态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在所有媒体中,"制度"应该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在企业界,"制度也应该是管理者最关心和讨论最多的话题.在人人重视管理的今天,对制度的重视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常识.制度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相似文献   

16.
广告按照内容分为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两大类。商业广告旨在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公益广告旨在为公共利益服务。二者目的不同也直接导致了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该文应用人际功能理论,使用AntConc辅助工具,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将二者对比分析,旨在为广告商如何使用适当的语言手段来设计商业及公益广告提供例证。结果表明:商业广告多使用陈述句与祈使句,情态动词使用频率较低,且倾向于利用产品、品牌名称或非人称形式代替人称代词;公益广告则多使用陈述句,中低值情态动词使用频率高,且多用人称代词进行表述,特别是第一、第二人称的使用频率高。  相似文献   

17.
梅县话是客家方言的代表,其构词方式在客家方言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尤其是派生词的使用,反映了客家方言显著的地域性构词特点。该文以梅县话谚语中使用的派生词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派生词进行界定。其次,分析派生词的构成。梅县话词缀系统较为完整,包括前缀、中缀和后缀,因此总结出派生词的3种类型:前加式、嵌入式和后加式。最后,揭示梅县话中派生词在语言结构上显著的地域特点。梅县话的谚语是梅县民俗文化的载体,其词汇的使用极具地区特色,值得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网络流行语是人们在互联网交流中高频率使用某些词汇或短句,从而广泛流行开来的一种语言现象。网络流行语也是语言学界普遍关注的热门对象,而现有的研究却很少关注其身份建构问题。本文在积极话语分析视角下,运用评价理论对2020年与部分突发事件相关的网络流行语进行积极话语分析,以帮助人们发现其背后反映的积极含义和建构的不同社会群体的身份。  相似文献   

19.
该文对中英双语重度失语症老人双语否定词替换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为期一年的个案跟踪观察研究发现,其否定词的使用中常用的中文否定词“不”和“没”的使用功能完全丧失,取而代之使用“否”来表示否定;而在英语否定词的使用中,使用否定词的功能没有丧失,但否定词全部使用“no”来表示,不用“not”。通过“配价”理论,结合否定类型分析“不”“没”与“否”的替换使用,以及从否定词使用的灵活度及否定的程度进行否定词no与not的替换使用原因分析,这种中英双语否定替代并不是一种随机替代,而是大脑进行复杂的词汇加工和激活提取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新词层出不穷,这些语词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言文化,而且部分词语的出现更是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在"裸"族词汇中,出现了诸如"裸奔""裸退""裸婚""裸官"等新词,与此同时,"裸"字的语义、感情色彩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基于网络中的"裸"族词汇现象,分析其词汇特点,并从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探究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