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辉 《文化学刊》2009,(5):98-102
荀子倡导“移风易俗”的深刻内涵不止于概括音乐的社会作用。他以风俗之善为“美”,认为风俗美恶是国家治乱的重要表征且影响着人性发展方向,主张将礼乐教化作为主要途径,以礼教统一群体风俗,又依据声有哀乐论,论证了音乐和谐的情感在教化风俗方面的感性优势及其对礼教理性、刻意性之偏的补济作用,提出了以礼乐并举实现“移风易俗”的文化构想,标志着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开端,也为汉代文化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甲骨文中有关猎首风俗的记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头骨刻辞”是商人把俘获的异族的酋长当作人牲斩首祭祀祖先之后,在其头盖骨上刻上记事的文字,作为战胜的纪念。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里有一些关于猎首风俗的记载,弥足珍贵。这是研究古代猎首风俗最早的资料,跟古文献、考古和民族学材料可以互相验证。  相似文献   

3.
岭南地区是中国古代槟榔的主要流传地,在长期的社会历史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岭南槟榔文化,然而在清末民初社会大变革的形势下岭南地区嚼食槟榔的风俗逐渐式微并最终消失。与此相反,位于内陆的湖南湘潭却承接了这一风俗,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了自身的发展创造,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槟榔食俗文化。食俗作为一种地方社会风俗在一段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变迁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文主要探讨在清末民初社会大变革背景下岭南和湘潭槟榔食俗的演变,既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复杂动态过程,也生动展现了一种“异俗”如何通过与“在地”历史文化交互构建而实现本土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南阳出土的汉画像石不仅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汉代社会文化的宝贵资料,具有很高的价值。其画像内容折射出汉代南阳独具特色的社会风貌,主要体现在五方面:社会经济繁荣,贵族奢侈享乐;舞乐艺术繁荣,娱乐生活丰富;礼仪文化形成,百姓尊礼守节;民众崇战尚武,习武之风俗盛行;崇尚仁义道德,教化四方百姓。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的身体作为客观存在,不仅指生理层面的肉体,还包括历史、文化、思想等社会、精神层面的因素。身体是自我认知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沟通的起点和基础,在任何时代,身体问题都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所关注的基本问题。作为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中国古代的举止礼仪全面、系统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修身理念,本文将以古代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坐立行走礼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古人如何在举手投足之间践行举止礼仪,实现以礼正身的目标,进而挖掘古代举止礼仪所蕴含的巨大文化价值和社会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6.
同心结是用锦缎等编结成的一种装饰品。在古代中国,相爱的男女之间,有互赠同心结的风俗。这一风俗在唐诗作品中被充分表现,由此可知同心结的外形、佩带方法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同心结因可以表达男女相爱之情而成为护符或吉祥符,在古代宫廷中成为广受欢迎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在当时的宫廷美术中也成为常见的表现题材,包括金银器、铜镜、染织品等有不少作品以鸳鸯、喜鹊叼同心结为纹样。含绶鸟纹是唐代美术中非常典型的纹样,实际上就是在此文化土壤中孕育出来的。古代的美术的表现与文学的精神密切关联。通过对二者的对照研究,古代世界丰富多姿的事物更鲜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7.
有清一代近三百年 ,既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终结 ,也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向近代发展与变化的转折时期 ,对这一时期学术文化进行深入探究 ,无疑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学术文化的发展以及对近代学术进行导源溯流的研究等 ,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大半个 2 0世纪 ,对清代学术文化的研究却明显较为薄弱 ,这种状况至 70年代末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才有所扭转 ,而王俊义教授与黄爱平教授 ,则为在此方面较早辛勤耕耘并领风气之先的学者 ,他们在清代学术文化研究领域发表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 ,如《〈四库全书〉纂修研究》(黄爱平著 ,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8.
古代诗歌注释的准确可靠是阅读和研究古诗的基础,唐代边塞诗以边塞区域为立足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许多诗都是诗人亲临边塞之后写下的。基于此,本文对岑参和王维的两首著名边塞诗通行的注释作了辨析,并以这两首诗的注释为例,指出注释唐代边塞诗必须要熟悉和了解边塞的地域特征和风俗民情,但也不能被地域特征和风俗民情所限,钻进地域特色的死胡同,造成对诗意的误读。  相似文献   

9.
太庙祭祀在中国古代国家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太庙祭祀体系中,始祖地位最高,其人选的确定也就至为关键.但在宋代因为与政治、学术的密切关系,这一问题变得异常复杂,百余年间,围绕始祖人选议论纷纭,形同聚讼.熙宁五年,在王安石的主持下,僖祖成为太庙始祖,但这一结果并未被朝中群臣普遍接受.南渡之后,礼讼屡兴,恢复太祖的始祖地位一直成为关注的一个焦点,然而直到绍熙五年,才最终实现.其中曲折变化,因为牵涉众多,就使这个礼学问题具备了更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广东乞巧风俗演变为例,简要介绍了从祭星——祈求天地人和合的生态环境和男耕女织的农耕社会转型后的七夕风俗,以及对农耕文明创造精神的楷模——巧姐,说明新时代乞巧的风俗重在创意,巧在工艺。  相似文献   

11.
余永红 《文化学刊》2010,(4):131-135
地处甘肃南部、西汉水上游的西和、礼县一带,至今还盛行一种古老的民间风俗活动——乞巧,是目前国内唯一流传完整的民间乞巧风俗,可谓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民间风俗的活化石。此风俗源于民间神话传说"牛郎织女"以及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整个乞巧风俗活动过程及其"巧娘娘"纸偶造像,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民俗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12.
从地理位置来看,中越两国比邻而居,不管是在民族主体还是文化风俗上,均有相似之处。学术界虽有不少专家对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学产生的影响展开了研究,但目前对关于越南文学的民族叙事风格与中国民族文化之间的探究还不够充分。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大部分专家认为我国古代的苗族、瑶族、骆越等族群的部分人民迁徙到中南半岛后,和当地的原住民融合之后形成了越南民族。所以,研究越南文学的民族叙事风格与中国民族文化时离不开对“中越跨境民族”的研究,因其特殊的组成形式对越南民族文学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隐语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范畴。中国古代文献中对于隐语的记载可追溯到先秦时期。文章从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道教经典中的隐语生成的原因、隐语的表达功能、存在状况以及文化特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社会风习与社会风尚、风气、价值观、习俗、风俗等紧密相联。国内外学界对此有很多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社会风习现象、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习、不同地区的社会风习、不同行业及群体的社会风习、影响社会风习的因素、社会风习与社会变迁、现代社会风习的演变等。对社会风习的研究涉及社会学、文化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心理学、民俗学、系统学等领域。  相似文献   

15.
李光庭的《乡言解颐》记录京津地区的乡言俗语,同时涉及到了清乾隆、道光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民俗风情,对研究清代京津地区的方言俗语、社会生活史、风俗史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之一的柳宗元,一生创作了六百多篇文学作品,其中人物传记散文是其文学创作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其文学性人物传记散文的创作特色入手,探索其传记散文文体理论的创新与实践,对古代传记散文创作的特色研究和散文理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开栏语     
《文化学刊》2012,(5):89
"辨风正俗"栏目名称语出东汉著名学者应劭《风俗通义》的自序:"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大意是说,治理国政的首要关键,在于辨察风尚,匡正民俗。作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调控机制,辨风  相似文献   

18.
韩华 《文化学刊》2011,(3):151-155
民俗语汇为语词中国民俗形态、民俗意象或风俗文化密切相关的部分。《掌录》一书中记载了大量的民俗语汇训诂材料,这些词语保留了中国古代生动的民俗风貌及文化。论文将以《掌录》中的民俗语汇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并结合民俗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从传统语文学、田野民俗材料的收集作业、民俗语汇的动态发展三个角度来对《掌录》的民俗语汇训诂考证加以分析,从而探寻此书在民俗语汇研究方面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山东章丘的丧葬风俗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并对其中与先秦三礼相关的部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出章丘丧葬风俗的主要特点。最后比较山东章丘、费县以及陕西岸底的丧葬风俗的异同,指出三地的相同之处一定程度上源于先秦丧礼对后世的影响,而不同之处则体现了各地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近代百年,中国东北地区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渡阶段。这场社会近代化变革影响了近代中国东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结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社会风俗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社会史研究的复兴,关于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更是呈现出了繁荣发展的局面。近代东北社会生活史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研究者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归纳总结的同时,笔者结合现阶段近代东北社会生活史的研究现状,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