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新华社女名记者周建英在序言中所说的《脚印》真实生动地反映了祖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变化、新成就、新经验。“看看他一望无际的脚印,才知道每个脚印中的含义是多么深重”。你如果读一读这本新闻作品,就会真切地感受记者侯嘉荫在三秦大地和祖国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那豪迈而矫健的一只只脚印。   嘉荫是新华社陕西分社资深记者。举凡改革开放 20多年来三秦大地上所涌现出的闯将、名人和具有新闻价值的大事,许多都由他采写而广为传播。如《向旱魃挑战的科学家李立科》、《全国人大代表、电子专家吴祖垲访谈集》、《“人民好公仆”靖边…  相似文献   

2.
著名记者、原新华社社长郭超人6月15日在北京病逝,享年65岁,为了纪念这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本刊特刊出这篇稿件。这篇稿件是作者在1984年4月特为一家新闻专业刊物采写的。在稿件即将刊出时,郭超人接到就任新华社副社长的任命,有很强组织观念的郭超人告知作者,称这一级干部的宣传,须经有关方面批准,希望不发。16年之后,我刊节选刊登这篇稿件,以表示对郭超人同志的怀念。他的精神和作风,令我们感动,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相似文献   

3.
读完徐行同志这本集子的作品 ,引起我许多思索。我读这些文章 ,不仅是领略他的思想和文采 ,而主要是在寻找他人生征途的足迹和身影。五十年代初 ,徐行和我同在《劳动报》共事 ,他在复旦大学读书时曾参加进步学生运动 ,被捕过 ,解放前夕参加了共产党。解放后不久 ,就分配到《劳动报》做记者。20多岁的青年人 ,浑身充满朝气和活力 ,徐行在一班青年中 ,更显得有个性 ,还带有几分傲气。那时他成天下基层 ,找工人和基层工会干部谈心 ,回到报社就大声发议论。遇到一些违反党的原则的事 ,尽管观察可能有偏颇之处 ,他心怀坦然 ,显出嫉恶如仇的决心…  相似文献   

4.
“全心全意做一个记者”。这一句话,写在张煦棠新近出版的作品集《一个记者的足迹》里。每次读到,总是怦然心动。 张煦棠是新中国成立后投身新闻事业的第一代人。从随军记者到政法、文教、科技、经济,几乎所有的“记者行当”都做了一遍。他的这一本作品集,收入120余篇代表作,以写作年份排序,让我这个年轻记者,得以追寻一位素来敬慕的前辈长者的成功足迹。 我曾在他手下当一名兵,当时他已年过花甲,从文汇报副总编岗位上下来后受命主持新闻报,做总编辑,在我的印象中.很有些与众不同。他始终不改记者本色。近10多年,他当“新闻官”,虽分  相似文献   

5.
郭超人同志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杰出记者。今年 6月不幸因病逝世,我们深感悲痛。本文是文汇报老记者黄俭和新华社徐海同志 1984年 4月访问郭超人后写的。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郭超人认为此稿暂时不发为好,作者尊重他的意见,稿子压了下来。   如今斯人已去,我们刊发此文,一方面是悼念郭超人同志,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想让年轻的新闻同行们学习郭超人艰苦采写的精神,把他的优良作风传下去。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离休干部、新华社陕西分社主任记者侯嘉荫所著《一个新闻记者的脚印》,近日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侯嘉荫同志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写下了大量作品。本书从一个侧面,生动地反映了祖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变化、新成就、新经验、新人物,并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国家通讯社记者的道德情操、采访作风和充满情趣的生活;该书不仅收集了作者写的新闻作品,而且还收集了作者结合采访实践所写的新闻业务文章,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一个新闻记者的脚印》出版@陈世明  相似文献   

7.
张立新 《新闻实践》2002,(10):58-59
浙江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广电部优秀记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童禅福著的《一个老记者的路》(以下简称《路》)。此书从作者近5000篇的稿件中,选人其中77件,分八章:A 篇《时代记录》,B篇《时代观察》,C 篇《时代见闻》,D 篇《时代思考》,E 篇《时代风采》,F 篇《时代瞭望》,G 篇  相似文献   

8.
辛弃疾有词赞扬王勃的《腾王阁序》,他在所写的《贺新郎》中说:健笔夸翘楚,到如今,落霞孤鹜,竞传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作为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写下的佳句,脍炙人口,千古流传,连大诗人辛弃疾也称其为翘楚,可见分量之重了。在我国的新闻史上,也有一批记者群中之翘  相似文献   

9.
宋晖 《新闻爱好者》2007,(10):58-58
艾丰,上个世纪中国新闻界的领军人物,从20世纪80年代分配到人民日报后,推出了一篇又一篇对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影响的报道和评论;策划了一个又一个有影响的社会活动。他的人生多姿多彩,他的身份和成就也是多重多样:  相似文献   

10.
于友同志的《名记者的脚印》付梓前夕,有幸拜读全书校样,获先睹之快。读毕掩卷沉思,得读书笔记数则。现整理成文,以就教于新闻界同仁及本书读者。有感而作近年来,常听到一些有志于终身从事新闻工作的青年朋友,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成长为一个名记者?怎样才能够成为像当年范长江、孟秋江、羊枣、恽逸群、石西民、杨刚、子冈、浦熙修……那样有成就的名记者?  相似文献   

11.
老记者刘时平同志的通讯集《我就是记者》出版后,我先睹为快。时平同志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他集中所写的某些历史事件,我们都是共同经历过的。40年代初期,我们都曾在西南联合大学度过难忘的大学生岁月;40年代后期,北平的学生运动和党的地下工作也都是亲身参与者。读到他所描述的一些人和事,冲开了回忆的闸门,悠悠往事,历历在目,特别感到亲切。作为新闻记者的刘时平同志,用朴实的笔调如实写来,不加任何粉饰。集中收录了他解放前所写的23篇通讯和解放后的78篇。当日的这些新闻报道,现在有许多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了。  相似文献   

12.
老记者刘时平同志的通讯集《我就是记者》出版后,我先睹为快。时平同志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他集中所写的某些历史事件,我们都是共同经历过的。40年代初期,我们都曾在西南联合大学度过难忘的大学生岁月;40年代后期,北平的学生运动和党的地下工作也都是亲身参与者。读到他所描述的一些人和事,冲开了回忆的闸门,悠悠往事,历历在目,特别感到亲切。作为新闻记者的刘时平同志,用朴实的笔调如实写来,不加任何粉饰。集中收录了他解放前所写的  相似文献   

13.
王荣 《青年记者》2007,(13):29-29
对《青年记者》的感觉: 每每看到《青年记者》,只觉一股新凤扑面而来:《青年记者》的“脸”——封面设计极富创意和视觉冲击力,封面主题图示大胆泼辣,寓意深刻,整个期刊的视觉形象包装和选题策划设计也比较犀利前卫,每期的专题抓得也很好,极有针对性和现实性。《青年记者》“先进传媒文化倡导者”的办刊理念也非常新锐。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县级广播站编采人员,是《中国记者》的长年订户和忠实读者,从中获益甚多。据我所知,我们萍乡市所有的新闻单位都订有这个刊物,有的单位还做到了人手一册。每逢同行们在一起探讨新闻业务问题,无不提及《中国记者》上的有关文章或观点。有的老新闻工作者甚至将《中国记者》上的文章摘录选编,作为对通讯员进行业务辅导的教材。  相似文献   

15.
本刊陆续收到大批读者来信,广大读者在来信中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或鼓励,或批评,或建议,对本刊寄予厚望,我们深为感谢。今后本刊将继续选登读者来信,期望更多的读者来信指导、批评和帮助我们办好刊物。本期发表的几封读者来信,对本刊出现的错别字、病句等错误提出了批评,我们诚恳接受,努力改正,逐步消灭各种错误。有的读者来信批评刊物发行太慢,我们将同邮局联系,努力提高发行时效。有些读者来信建议增设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基础知识、回答读者问题等栏目,建议聘请特约读者,我们将尽量做到。有的读者在来信中提出《作品评析》应当附上所评作品的原文,我们考虑,凡介绍篇幅较短的作品均可附原文,但几千字的长文就难于做到。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将在评析文章中适当摘引一些原文,同时注明出处,以便利读者查阅。  相似文献   

16.
我在江山市山乡小镇一工商行政管理小单位里工作,离家较远。工作之余,就是打牌、下棋、闲扯,大有荒废岁月之感。1989年8月,我执笔向市广播电台投稿,后连寄了四篇皆石沉大海,我气乎乎地向电台编辑写信查问,没想到第四天,记者郑贤富带着一套1988年1至12期《新闻通讯》来到我  相似文献   

17.
当二十一世纪的阳光穿过世纪长廊走来时,《新闻与成才》以更加成熟的形象———《军事记者》展现在我的面前,给了我一片自由驰骋的空间。如果说《新闻与成才》是我相识已久的朋友,那么《军事记者》就是我“一见钟情”的恋人;如果说是《新闻与成才》带我走进了“新闻”的世界,那么《军事记者》将带我走进更加广阔的“新闻”天地,去感受和领略信息时代的“新闻”气息。《军事记者》是我的精神食粮,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养料。每当她因投递晚点“失约”时,我就会心情焦急烦躁,非跑到收发室问个究竟,甚至打电话向函授中心的老师询…  相似文献   

18.
我是《军事记者》的忠实读者,可以说是“三朝”老读者了。早在一九八八年,当时我在连队任文书时,指导员就给我订阅了《解放军报通讯》,他拿着杂志笑盈盈地对我说:“小王啊!这是一本好杂志,业余时间看一看,说不定能帮你什么。”我接过指导员送来的这本杂志,爱不释手。从此,我开始自费订阅《解放军报通讯》,后来杂志改名为《新闻与成才》、《军事记者》以后,我仍然订阅。我感到,杂志三次更名,质量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多,文章具有指导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1995年的年末,到上海拜访了施蛰存先生。92岁高龄的施老先生送给我一本他最近出的散文集《沙上的脚迹》。凝视着书名,只觉得这“脚迹”不是走在“沙”上,而是深深地印在中国的大地上,印在世界文化的发展史上。 施蛰存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学者。他的创作,独辟蹊径;他的学识,博大精深;他的研究,遍及文学、文  相似文献   

20.
我从小爱读《红楼梦》,但苦于环境条件所限,无法深钻。前年由工厂退休后,常来省图书馆看书,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给我发了借书证,并尽量提供方便,让我有机会看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十六回残本、七十八回本、戚序本等几种较为接近原稿的版本,以及一些新旧红学家的专著和最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