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尹波  鲁若愚 《软科学》2007,21(4):111-114
针对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最新实证研究在聚类方法和结果方面的一些不足,基于样本间Mahalanobis距离,结合所研究问题的背景情况和统计理论,选择ward聚类方法实施聚类,基于聚类结构的稳定性和敏感性准则,通过观察Dendrogram图,得到聚类数量的可能取值区间,然后求解Pseudo-F最大值来确定最优聚类数量。  相似文献   

2.
我国各区域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本文首先介绍了用 SPSS 进行聚类的依据,并对中国各区域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着重探讨了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聚类的过程及其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讨论评价区域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方法,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区域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短期评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首先对我国技术创新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然后给出了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定义,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将影响因素分为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短期评估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首先简要回顾了与技术创新扩散对经济增长影响有关的理论和证据,然后以Fagerberg的模型为基础,利用中国1991~2002的相关数据,对技术创新扩散对区域生产率增长差异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本文的结论主要有:国内地区间生产率差距呈不断扩大之势;技术扩散对地区生产率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国内地区间的扩散上,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生产率增长的作用不大;对中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并不存在技术上的"后发优势";距离对地区间的技术扩散存在负影响。  相似文献   

5.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相差较大,本文介绍了用SPSS进行聚类和因子分析,并对中国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进行聚类和因子分析的过程和结果。本文研究和评价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并在一国范围内对不同地区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能力是评价一个地区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是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竞争的决定因素。对此,采用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15.0软件,选取19个原始指标对我国31个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地区间产生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力与地区科技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为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制定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外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有为  张向阳 《软科学》2006,20(2):109-113,118
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各省份大中型三资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探讨了外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和效应。  相似文献   

8.
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吸取众多区域技术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区域技术创新网络化、绿色化、产学研相结合的融合创新等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构建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及原则,并按照系统整体性、科学性与现实性、可操作性及动态连续性等原则构建了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测度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知识流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环境及创新经济绩效等四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差异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7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础数据为研究样本。首先,应用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分层归类,计算主因子得分;其次,对各主因子得分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归一化因子得分与对应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相乘后求和,得到样本总得分;最后,根据样本总得分进行分层聚类,判别我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的显著性,分析导致我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1—2015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区域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培育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培育有赖于提高RD经费投入、对外开放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其中城市化水平的作用最为突出;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培育的作用不显著;科教事业政策抑制了区域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培育,即政府的"政策红利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从产业集聚、创新网络两重视角,分析了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绍兴市纺织产业集群的14262份问卷实证检验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对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创新网络对集群企业的技术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产业集聚与创新网络的所有子效应,对不同技术子能力的影响程度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提高产业集聚程度、构建和完善创新网络平台对于提升集群企业竞争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测度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通过研究界定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涵义并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为我国制定区域经济和技术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构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挖掘方法(K-均值聚类)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特别分析广东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科技区位优势与科技集聚地的关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我国省域地区的科技集聚度得分,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分析我国自东向西、由南往北存在的科技集聚度依次降低的现象,利用GIS软件在中国地图上直观地表现了区域间的科技集聚度,并系统地阐释了科技集聚度的动态转移过程,以及造成我国科技集聚度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以上海IC创新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问卷和实际调研,时上海IC创新集群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构成要素的创新模型,并运用统计方法进行论证,为创新集群优化升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地理邻近与创新论题在西方已取得丰硕成果而国内研究明显滞后.本文首先解析了地理邻近对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机制;然后,开创性地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前导的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国家级软件园区软件产业集群创新中的地理邻近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区内地理邻近对集群创新影响呈“S”型阶段特征,而区间地理邻近对创新影响呈边际报酬递减的正效应,并据此结论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估计了1995—2011年间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实证分析了技术标准等因素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与方向.在证实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结论:技术标准每增加1〖WTB3〗%〖WTBZ〗,将使得技术创新效率提高0.081〖WTB3〗%〖WTBZ〗;企业规模与新产品出口导向对技术创新效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府在研发活动经费上的投入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创新环境与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2~2006年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虽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较差,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进一步用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创新环境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影响,而创业水平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但系数仍是正的,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技术联盟现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钟书华 《科研管理》2000,21(4):51-55
本根据调查获得的相关信息,对我国企业技术联盟的历史、规模,成员,以及企业技术联盟中的技术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