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国胜  刘金敏 《沧州师专学报》2006,22(1):108-108,110
现存陵墓雕刻中,汉代霍去病墓雕刻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石刻群,是西汉石雕的代表作品。霍去病墓前石雕造型洗练,浑厚质朴,深沉雄大,它是汉代以后整个中国古代大型纪念碑雕刻的典范作品,是我国雕塑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它在打破汉代以前的旧的雕刻程式,建立更加成熟的中国式的纪念碑雕刻风格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石像生"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它们如同一批"卫士"守护着陵寝,成为仪仗的象征,是王侯将相陵墓前特别的装饰性建筑。凤阳明中都皇陵石像生在内容、风格上兼容并蓄,在雕刻手法上突出多样统一的装饰性,造型生动、形象精美,具有典型的明初雕塑风格,对研究中国古代雕刻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陵墓华表是南朝陵墓石刻的一种。南朝陵墓华表全国计发现有19件,与东汉华表型制基本相同,但柱顶有莲花纹圆盖和蹲姿小兽,是南朝特有的创造。19件华表造型虽彼此大体相似,但文化色彩不尽相同,因此不可一概而论。丹阳南朝梁文帝萧顺之建陵华表是南朝诸帝陵华表中仅存的一对而独具个性。柱式是秦汉以来中国固有的民族形式;覆莲状顶盖也非佛教文化产物,而是出于审美情趣,思想追求,在"五行"说影响下塑造出的新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4.
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的定名与艺术源流是非常引人瞩目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学术视野的拓展,原有的惯性思维渐被打破,对相关问题的探讨重又回归理性。能够确认墓主归属的南朝陵墓神道石刻,向只有萧梁一朝的9处共44件,不及已知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总数的一半。围绕诸多失考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的时代与归属,中外学者做了大量考订工作,客观上促进了对南朝陵墓制度乃至六朝礼制文化的认识。为了保护长年受到各种自然因素侵害的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文物部门与科研院校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并得出结论:对暴露野外的石刻的保护,迫在眉睫的是应加强石刻表面缝合线与侧部纵立状缝合线的防水措施和防止石刻表面的地衣生物生长。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从雕与绘两个方面分析唐代佛教雕塑的风格与特点.在中国雕塑的历史中,绘与雕从未分离,“雕”使“绘”的线型表达趋于真实,“绘”使“雕”的立面造型更加流畅.绘、雕结合的特点,经历彩陶、青铜器、陵墓石刻等雕刻形式,到唐代佛教彩塑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活泼宛转的线条、坚实有力的造型、缤纷迷眩的色彩交相辉映,糅合融通,奏出了中国雕塑艺术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6.
脱胎于宗教造像样式的泉州木偶,呈现出“雍容丰腴、神韵含蓄”的艺术品格.其造型在近代以江加走为代表的木偶雕刻大师的努力创新之下,最终形成了具有闽南趣味的地域风格。  相似文献   

7.
(一) 中国古代陵墓雕刻是附属于陵园建筑的艺术部类。似乎没有哪一类艺术形式如同中国封建帝王陵墓雕刻群那样,直接地依附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漫长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牢固的宗法制度在古老中国的长期统治,在政治上形成了君王至上的统治思想,造成森严的等级差异和限定,以“仁”和“礼”为中心的儒学思想经历代统治者提倡和扶持,也被纳入封建君王治国安邦的轨迹。作为正统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地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地上,使得中国古人世世代代观念中沉积着一种万众之心皆归向高高在上的君王之意向。艺术是人类理想之结晶,一个民族的精神往往体现在它的艺术之中,换言之,艺术也往往被认为是凝聚着民族精神的象征。典型的东方封建文化特征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群和陵墓建筑雕刻群设计与施工中体现无疑,甚至在中国传统书画和宗教艺术中也渗透着与西方文化殊异的中国艺术精神的审美意向。陵墓雕刻群在中  相似文献   

8.
六朝陵区多由两个以上陵墓构成。陵地的选定 ,除聚葬和风水因素外 ,还要考虑墓主之间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陵区内各陵之间 ,以及每个陵园中主从墓之间 ,按照墓主生前尊卑有规律分布。陵园内有陵门、陵垣、神道石刻、玄宫、寝殿等建筑。六朝特别是南朝陵墓有比较严格的等级差异 ,明显反映墓主生前身份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龙门北魏早期窟龛中的浮雕风格就是在传统的线刻、减地平雕的雕刻手法基础上结合了云岗石窟中浮雕艺术的风格而形成的。龙门北魏早期窟龛的浮雕风格具有极强烈的线的感觉,但又不同于线刻、减地平雕的雕刻风格,具有极坚实的工细的雕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神道是通往陵寝的必经之路,两边置有石像生,其规制与雕刻等都代表着当时的帝陵制度。明皇陵、明孝陵均属明代帝王陵墓,在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明皇陵和明孝陵神道的布局、石刻规模和石刻造型,加强对明代帝陵制度演变的了解,为更好地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秦始皇陵有无石刻雕塑,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从历史文献中的诸多记载、秦勒石成风的社会风尚以及秦人日趋成熟的雕塑技艺来看,秦始皇陵有石雕应确实无疑。之所以今天在陵前看不到这些石雕,应是在楚汉相争之际和汉人"过秦"思想的影响下,毁于历代的兵火和人为破坏。  相似文献   

12.
汉代篆书的成果因隶书的巨大成就而没有得到书家充分的肯定,汉代篆书名碑亦不能代表这一时期石刻书法的全貌。汉画像石题记作为刻石文字体例之一,率然纯真、风格多样,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当时书体的风貌及各种书体演进之轨迹。本文从汉画像石题记中搜集到的小篆与杂体篆来进一步阐述汉代篆书的发展以及汉代篆书风格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清代至民国初期,川东地区古床式样基本定型,床上的雕饰工艺亦运用普遍。文章从材质、技法、题材、风格等方面着手,对川东地区古床的雕刻装饰特征作了有一定深度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相关见解,力求对该方面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最新发现的考古材料 ,结合历史文献 ,对六朝石刻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 ,并从佛教石刻雕塑艺术、陵墓神道石刻雕塑艺术、铭文石刻书法艺术三个方面论述了六朝石刻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5.
从南北朝至明、清各朝代刻写、书写《金刚经》蔚然成风,佛经促使书法的发展,书法弘扬了佛法,特别是《泰山金刚经》刻石书法,结构疏朗空灵,笔势奇古雄秀,体在隶楷之间,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佛学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清朝入关后,吸收了明朝谒陵礼仪制度,以清东陵为例,每年的祭礼除了规定的大、小祭外,还有不定期的临时性祭祀。清实录等资料记载了创造大清盛世的康熙、雍正和乾隆三帝展谒东陵以及期间发生的一些故事。透过这些故事,一方面,我们得以了解了清朝皇帝的谒陵所包括的随时处理国家政务、巡幸军镇和地方、亲自考察官吏政绩和了解民情等丰富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政治意义。另一方面,从新的视角,我们还得以窥见三位明君洞悉世事、勤勉严谨的为政风格。  相似文献   

17.
先把桥陵的石雕定性为环境雕塑,再用环境雕塑的一些审美准则分析石雕,然后通过桥陵的空间布局和背景、石雕与桥陵的空间、石雕自身的空间这三个方面来论证桥陵石雕的空间性。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保存至今以摩崖造像和摩崖佛寺为主流的巴蜀摩崖石刻建筑,是石窟寺在中国发展的最后一个历程的重要实证,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的文化特征。文章从环境、空间、艺术、文化等角度,解读巴蜀摩崖石刻建筑的4种基本特征,指出了研究巴蜀摩崖石刻建筑的学术价值及其对现代建筑创作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西汉景帝阳陵发掘以来,出土了大量陶俑。这些陶俑制作精巧,风格别致。本文从出土人俑风格入手,分析阳陵陶俑风格的形成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0.
试论汉代陵寝祭祀及其对宗庙祭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汉是祖先祭祀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 ,陵寝祭祀方式逐渐发展成熟 ,成为与宗庙祭祀并行的又一种祖先祭祀方式。陵寝祭祀与宗庙祭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它的兴盛对宗庙祭祀产生重大影响 ,但是 ,它并不能从根本上取代宗庙祭祀在国家祀典中的固有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