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汉字美简说     
汉字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明的伟大贡献,汉字具有线条美,结构美,神韵美,含意义美和音韵美的特点,弘扬汉字的形神美,让汉字为世界更多的人理解,推崇和使用,是中国语言字工作的一项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汉字的一个字就是一幅画.由于汉字独特的外形构造和它深远的意义指向,使汉字成为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本文从汉字点画之美、形体之美、寓意之美等方面探讨了汉语的美的特质,揭示汉语之美。让学生认识汉语之美,对于培育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养成汉语学习的自信心.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毫无疑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审美价值很高的艺术,主要是因为书法中的线条具有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特点,体现了一种变化美。教学生写字时,教师也要善于灵活运用书法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挖掘领悟汉字的美,感受汉字的文化美,发现汉字的和谐美,探索笔画间的谦让美,在创新的仿练中、评价中获得自信美,让低年级的写字课充满快乐,深植写字之美。  相似文献   

4.
一、汉字形体美的简要探析 中国汉字形体美主要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剖析:象形美、意蕴美、结构美、艺术美。 首先,象形美。中国汉字最早起源于对自然的摹写,在自然万物的启迪下“依类象形”。在抽象线条的勾勒组合中展示出感性的生命形象。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单纯词品牌名称的典雅美与合成词品牌名称的意蕴美是品牌名称的构词之美的主要表现。汉语语言的特点与汉字作为符号的特点相结合,使品牌名称响亮悦耳,韵味无穷,内涵丰富;使一种品牌区别于其他品牌,个性鲜明,很好地树立了品牌形象,使品牌名称深具中国传统文化的典雅美和精神气韵美。  相似文献   

6.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具有音律美、形态美、意蕴美等独特属性。作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师需要从汉字读音、汉字辨形、汉字悟意等角度展开教学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多美学教学契机,让学生在深度发掘中建立美育认知。  相似文献   

7.
甲骨文是一种古老而美丽的文字,它兼容了汉字和图画的特点.甲骨文字的装饰美、意象美、简约美对现代图形设计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文质兼美一直是语文教材选文的标准,其中一词一句一物一景,字字皆美,处处关情,读到关键处,总能令人目醉神迷、击节称赏。这便是语文之美。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掘语文的美丽内核,讲出语文的文学美质,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拥有美好心灵。1.领会汉字之美——把握汉字特点,激发母语情结。语文教师可以从汉字教学做起,一方面传承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化,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对母语学习的热情与热爱。汉字是音形义的集合体,最为直观的是其字形之美,点、横、  相似文献   

9.
浅论语文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基础。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利用其中蕴涵的语言音乐美、汉字象意美、文章美等美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0.
美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基础.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利用其中蕴涵的语言音乐美、汉字象意美、文章美等美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中国英语是在中国特殊的文化及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是对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中国英语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能给读者提供一个与原文审美效果相等的审美客体,以让译文读者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译文作品的审美价值。本文从实用翻译美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英语的翻译途径及审美效果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关于禅宗和书法关系的研究,一般从禅宗和书法的相互影响去切入。本文尝试从另外一种角度,即禅宗美学的特质和中国书法艺术的内在理路的相通之处去研究。禅宗美学主要有四个特质:自由之美、空寂之美、圆融之美和顿悟之美,而这些在书法(无论是创作还是理论)的理路中都能找到。  相似文献   

13.
蒋孔阳对于美和自由的理解体现了中西方哲学美学的双重影响。美和自由是建立在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的基础上的,它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人格的独立体现出来,是一种社会价值,并进而是具有超越性的精神自由状态,体现了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的影响,表明中国当代美学所具有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4.
闺怨诗,顾名思义,即抒写闺阁中人怨愁之情的诗。男性作家们“借女人说话”,表现的却是非女人的主题。有人说:他们的目的是“托志帷房”。我国人民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信奉孔子提出的“乐而不淫,衷而不伤”的温柔敦厚审芙原则。而“乐而不淫,衷而不伤”的创作主张要求诗歌创作在表现人物的欢乐和悲哀时,一定要适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诗学精神的诞生,大多脱离不了道家哲学的影响。道家虽本无意于今日所谓文学艺术,但其妙契艺境的思想观念却给后世的文艺家以无穷的启发。老庄哲学境域中的道器观、形神现、有无现,为中国文学艺术的审美趋向开拓了特有的思维方式,“无迹而神”的诗学形神观便是受惠于此种思维而逐渐培植起来的一种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16.
废名是我国二三十年代文坛上一位独特的现代乡土小说作家,他的笔下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平凡人物,《竹林的故事》是废名早期的代表作,自然、清新的乡土气息烘托出主人公三姑娘的纯净美好形象,通过对文中主人公三姑娘这一形象进行分析,总结出三姑娘的四个仙女化品质:外貌美、自由美、性灵美、宁静美。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词的音美特征、发展历史及代表人物,作为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文章对其词作及译文从音美方面进行了细致探讨。  相似文献   

18.
废名是我国二三十年代文坛上一位独特的现代乡土小说作家,他的笔下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平凡人物,<竹林的故事>是废名早期的代表作,自然、清新的乡土气息烘托出主人公三姑娘的纯净美好形象,通过对文中主人公三姑娘这一形象进行分析,总结出三姑娘的四个仙女化品质:外貌美、自由美、性灵美、宁静美.  相似文献   

19.
汉语因独具韵感、美感在世界语言之林独树一帜。然而,现代汉语历经百年,面对网络媒体时代,美感却步步褪色。因此,梳理百年现代汉语写作历程,关注当下汉语技术化倾向,并重审当下汉语写作实践,探寻"好的中文"标准,以创造优质的汉语,重新挖掘现代汉语写作的语感美。  相似文献   

20.
作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追求语文教育的技艺之美,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寓美于教,怡情育美,培养学生感知美、鉴别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