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警察与赞美诗》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欧·亨利的代表作。该作品集中体现了欧·亨利"含泪的微笑"的创作风格和欧·亨利式的结尾艺术。本文将借助"心理距离"理论,从情节角度看《警察与赞美诗》的审美关照。文章将从以下三点论述作者是如何运用情节调节心理距离进而进行审美关照的:第一,通过展现生活化开场拉近读者与作品的距离,产生美感;第二,通过作品情节的延宕,插入心理距离,产生审美趣味;第三,通过出乎意料的结尾拉开读者与作品的距离。作品通过情节的起伏变化,在不断拉近与拉开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过程中实现了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
莫军苗 《考试周刊》2009,(34):29-30
姚斯和伊塞尔确立的接受美学方法认为作品是为读者而创作,文学的唯一对象是读者,重视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鲁迅的经典小说《阿Q正传》的创作正与接受美学的理论暗合,体现了接受美学的基本特征,重视期待视野,拉开了审美距离,从而使作品散发出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3.
文学欣赏中的定位郭绍光李秋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的认识活动。由于读者欣赏作品时的角度与距离的不同,所得到的审美认识不同。对同一部文学作品,同一读者由于欣赏的角度与距离的不同,得到的审美认识也不同。角度和距离,实际上是欣赏者立足点的问题。不同的人,由于其独...  相似文献   

4.
“距离”一词的本义,是指时间、空间而言,它的比喻意义,是指美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审美心理距离。中国和西方的历代美学家、文学家都从不同角度,在一定层次上对它进行过表述,但直到本世纪初英国美学家爱德华·布洛对它进行明确、详尽、完整的论述,审美距离才作为一个审美原则被人们普遍接受,并运用于具体的理论批评和文艺创作中去。本文拟就《世说新语》中魏晋士人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观照和作品作为审美客体所产生的与读者间的审美距离,谈一点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法国小说家阿尔伯特·加缪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作家,其成名作《局外人》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从情感表现的角度来分析阿尔伯特·加缪的《局外人》,首先,从默尔索情感表现的不同之处入手,分析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紧接着,结合默尔索对情感、工作、死亡的漠不关心来分析在这部作品中情感表现的审美距离变化。最后,从读者对作品的独立判断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艺术的最终目的是作者与读者、作品与感受形成强烈的共鸣。而在文艺欣赏时读者与作品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因为只有实际的时空距离造成的感觉误差,形成欣赏时的心理错觉,才使得耳目所及的客体是他感觉到的客体而非实在的客体时才能产生美感。这种与客体间发生的“无我的但又是如此有我的关系”被布洛称为“心理距离”。其实对于审美愉悦来  相似文献   

7.
王静 《文教资料》2012,(21):34-35
古典文学教学因为历史距离的阻隔,抑制了高职教育实用功利观念的渗透,教师应设法引领学生走近"梦中人",利用现代教育理念进行教学,缩短欣赏者与古典文学作品之间的时空距离,缩短读者与作者间的心理距离,以当今的社会现实为参照,让作品中的人物转身变成"身边人",从而全面深刻地把握作品的审美内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审美”一词的具体用法入手,辨析了文艺的审美自律论的合理性以及把“审美”窄化为“形式”后带来的局限性,即无视作品的内容和意识形态属性,从而割断作品与世界、作者、读者的多维联系。用审美来反驳《讲话》,或者反驳文艺的功利性,都将是一种简单化的含混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散文的意境,就是散文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客观物境、生活图景相交融而熔铸在作品中的能够把读者引入充分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即内情与外物、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的辩证统一。意境是散文美的灵魂,在各类文学样式中,散文最长于自如地抒写作者在观照生活时产生的各种感受和情思,并以抒情的笔触将这种体验、感受中的生活情境写入作品,使其在作品中获得再现,这就形成了散文创作中的艺术境界。作为主观思想情感与客观物境及生活图景相融会的意境,其主要审美功能是引发人们产生艺术想象或联想,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受到感染…  相似文献   

10.
文学鉴赏是人们通过审美思维所实现的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别,它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读者运用文化积累重建作品意象,并补充、丰富作品的意象.文学鉴赏是对审美意象的再创造,是一种审美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接受理论美学家看来,文学艺术作品是一种意义多元的召唤性结构。新的文学艺术作品的出现,它是否符合人们的审美期待,伦理价值取向是非常关键的。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伦理向度与读者的审美伦理向度是否一致、是否融合,决定了艺术作品的艺术品性和价值实现。我们分析文学的伦理价值取向与读者的伦理价值取向的逆向、阻碍与交锋,并非否定其融合、相通的态势。无论时代怎样演变、社会如何变迁,"真"、"善"、"美"的东西都会有大致相同的内涵。真正的文学审美接受应该是具有审美艺术价值的、具有高尚伦理道德向度的精神活动,文学的伦理价值取向应该导致读者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的拓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接受美学理论及其基本概念"空白"与"未定性"、"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以及接受理论与翻译研究的关系。随后本文采用了两篇译文,卜立德和王宏分别英译的《柳敬亭说书》。通过分析,在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层次方面卜译的理解比较准确;卜译在语法和惯用法选择方面更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在保持"审美距离"、增加读者审美经验方面,王译更多地采用意译,而卜译更多地采用了直译,并保留了原文的一些意象以加强读者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了解,拓宽了读者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读者与潜文本中一些不确定点形成强大张力关系而对作品符号进行解码和意义二度建构,空缺成为建造审美对象的重要引导契机,否定性成了文本和读者接受之间的调节者而激发读者的创造力量.  相似文献   

14.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陌生化手法的运用可以增加读者对事物的感知难度,延长读者的感知过程,从而恢复对生活的原初感受,使得文学作品有着无尽的审美张力和艺术感染力。托尔斯泰就是善于运用陌生化手法的高手,其作品《霍尔斯托梅尔》通过叙事视角的改变、独特的情节描写以及对照手法的运用将读者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进行陌生化处理,引发人们对惯常生活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5.
刘俊峰 《新课程研究》2007,(7):43-43,45
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本来就是以人为本的。这些年,我们的语文教学却背离了文学的本质,游离出作品文本,去对一些人的既定观念进行诠释印证。一些非常人性化的描写被曲解或任意拔高,一些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生活场景被人为的“陌生化”,一些顺理成章的观念被贴上各种意识形态的标签与一般读者隔膜起来。这都是与文学的人文特质、读者的审美习惯、文学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16.
接受美学强调了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读者与作者一起创造的,并提出文学作品具有“空白”和“未定点”的观点,总结出读者的阅读期待视界与作品之间具有一定审美距离的规律,进而将接受美学发展为文本——读者相互交流与对话的新理论。接受理论对语文教学也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发和借鉴,尤其对语文课文的读解,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的认识活动。我知道,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作家对现实生活进行审美把握、艺术创造的。读者与作家的审美认识过程恰好成反方向,作家是从生活到作品,读者是从作品到生活。正所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现文者披文以人情”(陆机《文赋》)。青年学生由于阅历浅,知识又有限,对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社会生活缺乏认识,因而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一个非常紧迫而又非常现实的重要课题。以下笔者谈两点粗浅的看法,权作引玉之砖,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8.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它的社会性无法割裂。因此,文学批评具有审美功能和社会政治功能二重性。文学批评的审美功能一方面表现为批评文本自身具有美感吸引力,另一方面表现为通过对作品思想和艺术的分析,深化读者的审美体验,增加读者的审美愉悦。文学批评在分析文学艺术性的同时,必然要涉及文学作品和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关系,并对它们作出衡量和评价。文学批评的社会批评性质,不仅使批评在透视作品的社会性时发现其独特价值和局限,而且通过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评价,使文学批评超越审美和艺术的层面,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也获得自身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19.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必须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是一种必然。在保持距离的欣赏活动中,又表现出对作品的挑剔,对文艺作品的假定性的认可及形象的重建与变形等诸种状态。它们都在审美活动中起作用,并且因素使读者获得审美满足。  相似文献   

20.
文学批评的审美功能和社会政治功能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文学批评既是沟通文学创作和社会接受的中介性活动,又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它对读者接受、社会进步和文学理论建设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批评家以文学方式传递美感印象,对读者具有审美吸引力,批评家的思想艺术分析提高读者的欣赏水平,增加读者的审美愉悦。当批评家的眼光从艺术和美学的领域引向社会生活的空间,引申发挥作品的社会政治意义时,批评又具有干预生活、影响意识形态的社会政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