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影字幕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情节,有助于获得最佳的观影感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虽然电影字幕影响广泛,肩负重任,但该领域内的研究却远远未跟上其发展的速度。本文以美国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的两个中文字幕翻译版本为例,论证了在字幕翻译中应用功能对等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和策略指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为了实现功能对等应该运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影视字幕为目的语观众服务,让其获得与原语观众一样的感受。这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入语读者在领会译文时与原语读者在领会原语文本时的反应一致有相似之处。本文从影视字幕翻译的具体实践入手,借用热播电视剧《神探夏洛克》(第四季)的字幕英译,论述了功能对等理论如何有效运用于字幕翻译,使其在语言、文化和艺术三方面达到对等以及译者为达到功能对等所采取的具体技巧。  相似文献   

3.
浅析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界引起了长期争辩.功能对等其实质译文文本的读者应该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文本.不管是从语议上文体上,还是从读者反应论方面都应作到功能对等.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局限性,应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3,(A0):15-16
本文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角度对电影字幕翻译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并以影片《三峡好人》为个案,深入分析其字幕翻译文本,阐明字幕翻译对迎合目标语受众,以成功打入市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赵硕迪  龙璐 《海外英语》2022,(16):46-48
美国语言学家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使得人们对翻译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运用。功能对等理论试图使翻译不仅仅是词汇语法等基础方面的对等,更是要做到文章内容和文化等更深层次方面的对等,使得读者不仅明白文章的大体内容,也对文章的中心含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该文结合新版电影《小妇人》的字幕翻译特点,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新版电影中字幕翻译的运用,观察其是否消除了文化差异的局限性,使观众准确地理解电影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影视字幕翻译是一个新领域。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老友记》字幕的翻译,分析如何在字幕翻译中应用功能对等理论使译入语观众更好地理解影视作品同时了解译语国社会文化生活,并且研究能够传递等值效果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翻译有着自身的特性,翻译中采取一定的翻译策略可以使观众充分了解电影的主题和内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以目的语观众为本,与字幕翻译的目的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本文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电影字幕英译文本为依据,分析了字幕翻译中文化负载词英译时采取的翻译策略,揭示了功能对等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巨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影视作品的全球化发展,势必会涉及到电影字幕的翻译,影视字幕翻译工作也越来越受到译者们的关注。我国的影视翻译缺乏一套完整的理论,在翻译过程中也呈现出五花八门的现象。功能对等理论的出现,为电影字幕翻译工作起到了很大程度的指导作用,推动了影视翻译事业的发展。本文就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重要性,探讨电影字幕翻译中对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影视字幕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翻译行为。根据不同的影视风格,译者应该始终以目的语观众为核心,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肖申克的救赎》的字幕翻译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译者通过恰到好处的增译、减译和归化策略,对这部影片的字幕进行了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邵珠智 《海外英语》2012,(9):185-187
电影字幕翻译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领域在国家之间的电影文化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准确达意的电影字幕翻译能让观众正确理解电影中的人物特征,且更容易把握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思路。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充分考虑交际环境和目标读者,在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文试从电影《金陵十三钗》的字幕翻译中浅析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影视字幕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翻译行为。根据不同的影视风格,译者应该始终以目的语观众为核心,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肖申克的救赎》的字幕翻译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译者通过恰到好处的增译、减译和归化策略,对这部影片的字幕进行了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12.
电影字幕的文化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字幕的文化翻译有别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前者要求译文简洁明了、易于理解,但又不失源语言文本的表达效果,实现瞬时性、情景性、口语性与文化性的和谐统一。在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译文应尽量适应目的语的文化背景,消除译语观众在语言文化理解上的障碍。从此角度考虑,归化翻译有利于拉近译语观众与影片的距离,但是恰当的异化翻译也会巧妙地将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融合在一起,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原则强调源语与译入语之间最自然贴切的对应,既再现源语信息,又不失其风格,同时也使译文读者能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本文以《唐顿庄园》的字幕翻译为例,探析了功能对等原则在其字幕翻译过程中的应运,以及达到的形式对等,语义对等和文化对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多媒体等方面也日益繁荣,故中外跨文化交际日益增加。电影电视剧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方式,满足了人们观剧观影的需求,这其中字幕翻译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角度入手,从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及表达层面四个方面来探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字幕翻译,以期对英文影视剧爱好者以及研究字幕翻译的学者给予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文章中,作者尝试以德国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指导电影字幕的翻译过程。以电影《大侦探福尔摩斯》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探讨了字幕翻译的翻译纲要,并采用诺德的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对原文和译文中的文本内因素和文本外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在电影字幕翻译过程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最后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为其提供了合适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欣赏外国电影时,字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字幕翻译的材料来源于台词,本文基于目的论的理论框架,以《敢死队》系列电影的部分字幕及其翻译为语料,以观众最大程度理解源电影台词为翻译目的,结合直译与意译的翻译策略和台词的不同功能对字幕翻译进行研究。分析电影台词功能,不仅有助于明确译文的预期功能,也能为翻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翻译目的论是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最具影响力和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当前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研究中较为流行的翻译理论。它强调译文要在译语语境中努力实现文化交际的目的,要求译者根据不同的目的来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摆脱了对等翻译的局限性。本文以电影《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为例,运用翻译目的论之目的、连贯和忠实三原则分析译文,认为译者恰当地将英文字幕融入更加符合目的语观众的文化语境,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国的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8.
以影片《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与《阿拉丁》(Alladin)的中英文字幕为例,考察电影字幕翻译的删减现象,分析影响字幕翻译的文本内与文本外因素。文本内因素即字幕翻译的特点,视听文本转换成书面语时,符号间的重复与符号内部的信息冗余;文本外因素则主要考察意识形态的影响。通过考察影片的字幕翻译得出结论:部分删减现象能更好地体现人物的语言风格和特征,但某些删减现象则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文信息缺失。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影视界不断发展,优秀影视作品成为推动我国优秀文化“走出去”的有力工具,但基于中英文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国外观众需要借助字幕翻译来观看并理解电影内容,因而字幕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我和我的父辈》字幕英译文本进行分析,总结电影字幕翻译策略,旨在为电影字幕翻译工作提供参考,更好地促进我国优秀电影“走出去”。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电影《冰河世纪3》翻译为例,试图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分析电影字幕翻译,介绍译者在功能对等原则的指导下采用的翻译技巧,探索功能对等理论对电影字幕翻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