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程度决定了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本文利用canonicalcorrelation典型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对1999-2012年间江西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路径、影响程度和调整策略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江西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和产业就业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和产业产值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并未获得有效支持.在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江西省应大力发展理学、农学等基础性学科,提高工学的招生规模;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大力发展科技成果转移平台;学科专业调整机制逐步市场化;淡化学科专业体制、强化并建立课程适应性机制.  相似文献   

2.
对海南建省以来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学科结构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具有多维、双向、非均衡特征:对应学科组与三次产业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法学、医学与第一产业具有显著正相关,农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与第一产业具有显著负相关;法学、教育学、农学与第二产业具有显著正相关,理学、医学与第二产业具有显著负相关;法学、教育学、农学与第三产业具有显著正相关;学科回归系数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提高高等教育对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的匹配度与贡献度,建议根据区域产业政策,科学布局学科专业;增设农学特色高校,精准服务第一产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产业结构升级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同发展不仅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服务成效,也左右着高等教育的可持续性。本研究通过描述性统计、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我国2011—2021年高等教育学科结构样态、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各学科与学科结构升级的关联度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其一,高等教育各产学科呈“三产>二产>一产”的演变趋势,且三产学科稳步上升、二产学科稳步下降、一产学科趋于平稳;其二,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呈“先急后缓”的波动上升趋势;其三,2011—2014年和2015—2021年各产学科与学科结构升级的关联度分别呈“三一二”和“三二一”的递减趋势。为持续优化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应遵循内外部发展规律,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加强三产学科与一产和二产学科的交叉频率,形成新质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人才支撑。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作为人才培养类型与规格的决定性因素,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相适应才能促进经济效益最大化。2001~2011年间,河南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必须通过培育涉农"特色"学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及比例、提升学科结构质量等措施,优化其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状态。  相似文献   

5.
区域产业结构、学科结构以及教师人才结构三者之间具有互动发展的关系。以天津市高等教育为例,通过分析产业结构的构成现状和发展趋势,高校学科结构和教师人才结构的现状情况,可以对比分析产业结构与学科结构、教师人才结构的互动与衔接,从而发现高校学科结构及教师人才结构的特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6.
7.
区域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耦合的物理学定义和经济学、教育学等研究领域的使用惯例,建立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分析模型,并以重庆2011-202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度较好,但协调性还有提升空间。在深化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需要从扩大农学类学科和理工类学科的规模、优化人文社科及医学类学科结构、推动相关学科转型升级、协同推进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密切对接等四个方面着力,提升重庆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纵观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发展既是一种静态的过程,又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本文通过查阅并整理辽宁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梳理了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现状、产业结构的现状,然后对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进行计算,依照耦合协调度的相关标准,对测量结果进行耦合协调度的划分,接着剖析了影响二者之间关系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安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发展和智力支持。我们在研究两者关系时,采用了主成分分析与回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分析多元问题遇到的困难。随着安徽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急需一批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支撑这些高新产业培育与高新产品开发的人才、智力与科技,因此要加大学科结构的调整力度。  相似文献   

10.
处理好中外合作办学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平衡性关系,是未来几年中外合作办学发展需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文章以1999—2017年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本科阶段中外合作办学学科结构和我国产业结构的平衡性。未来几年,中外合作办学应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重要合作领域,引进国家紧缺和急需的学科专业;融合国(境)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产业结构需要的特色学科;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初衷,促进跨学科、新兴学科建设;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九五”以来,我省教育投入保持稳定、持续增长,形成了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投资效益不断提高,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拟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省教育投入效益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2.
论区域产业结构与教育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教育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区域教育结构对产业结构的水平和优化有重大影响,而区域产业结构又影响着教育的层次、类型结构。基于此,在规划和设计教育结构时,要加大教育投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教育结构的设计应当具有前瞻性;应当从区情出发,使区域教育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同时,也不能仅局限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还要注意其区域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3.
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非均衡发展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1995-2004年中国区域高等教育、经济差距以及相关性进行研究,认为区域间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是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逐步缩小区域间高等教育差距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我国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管理,以省级管理为主的体制始于1994年,之后,1999年开始的大规模扩招,使得高等教育形成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在这一大背景下,由于区域间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政府财政支持能力、城乡居…  相似文献   

14.
在区域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增长因素、结构因素和竞争因素对产业的结构特征和竞争力的形成有着不同的作用及影响。偏离-份额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可以区分为三个等级六个层次,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结构效益及各个子部门专业化程度有着密切关系,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竞争优势受偏离分量的影响更大。偏离分量的大小是衡量各地区软件产业的增长潜力和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也是制定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的基础和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先进模式,同时也是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外部因素.相对于以往非集群化的产业发展状态,产业集群的“群”特征、“链”结构和“网络”形态,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产生着重要影响:一方面引发了高等教育资源以各种方式向产业集群所在地区集聚;另一方面催生出新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形态和科研组织模式.因此,产业集群背景下,高等学校必须以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着眼点,确立以组建大跨度学科集群、专业集群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1978-2016年安徽省三次产业产值的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对安徽省产业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对来自外部经济冲击的敏感性依次增强,持续的经济冲击更能有效地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相较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能更有效持久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优化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作为中国中部的重要省份之一,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阶段。研究安徽产业结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安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指导作用。基于VAR模型,选取1985-2013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都存在双向因果机制,二者互为因果;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够显著;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则是单向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扩招十年来,山西省高等教育内部结构及其外部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基于与全国比较的视角:山西省为全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做出了重要贡献;规模扩张幅度除1999年外,在整体上均与全国差距不大;山西省在民公办高校比例和高职院校学生数比重上均略低于全国。基于与政治、经济关系的视角:政策是山西省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直接动因;高等教育规模对经济变化的灵敏度不足。基于内部结构的视角:从类型上看,出现了新的办学形式或高等学校类型——独立学院,民办高校的比例获得较大的增加,同时也新增了大量的高职院校。从层次上看,专科层次的在校生比例逐渐扩大,由扩招前的小于变为扩招后的大于本科层次的在校生数。分析研究这些变化和特点,不仅有助于更准确地了解山西省高等教育的现状,而且有助于从现状出发,为山西省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