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2 毫秒
1.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在改革农村中等教育结构,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以“升学型”为特征的单一中等教育结构有了改变,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定数量的人才。但与城市相比,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十分显明的;其突出表现为办学经费缺少起码保证,见习、实习基地与教学设备远远落后于教学要求,尤其是专业教师队伍同办学要求极不协调,培养学生的规格与质量随意性很大,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农村职业中学办学艰难,学生辍学率相当高,虚挂牌子的现象也决非罕见。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这种状况,同农村经济改革很不适应,与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尖锐矛盾,已成为农村经济进一步改革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今日的高中教育,并不是一部分人升学的中等教育机构,而是几乎人人升学的国民教育机构,是初中毕业生的90%以上求学的教育。学生是多种多样的——能力、出路、兴趣、爱好。因此,关于教育的水准与内容不应当千篇一律,而是必须适应学生的实际,尽可能实施弹性的教育。所以,在高中教育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同初中教育的衔接,同时考虑作为公民必需的基本素养。如何针对每一个学生,促进其基于自身的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省教育厅最近召开的全省中学工作会议指出,中等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尤其要明确中等教育担负的双重任务,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要对全体学生负责,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毕业后无论升学或就业劳动都能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一定的教育结构是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反映,同时又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施加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它虽然不能决定教育的性质,但却制约着学校的布局、目标和课程,从而直接影响教育职能的发挥。 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生活的迅速变动和教育制度的相对惰性之间的矛盾,国民经济的多种需要和教育结构的不适应性之间的矛盾,乃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教育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等教育而言,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加强结构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问题。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教育制度不同,经济条件和教育发达水平也不一,但是,中等教育如何处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如何完成学生的“升学准备”和“就业准备”这种双重任务,却是它们面临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年春我们开始了解到中央要搞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并指示各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我们从实践中深感单一的中等教育结构不能适应四化建设需要,也不利于青年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从全国范围看,高中毕业生能升入高校的仅占百分之四,上海虽略高,但绝大多数学生需要劳动就业,却没有任何专业知识和技能;普通中学学生,大多数升学无望,学习积极性差,劳动本领欠缺,就业方向不明,因此,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对不同人才结构的需要,已成为当前中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词整中等教育结构的任务,而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涉及到整个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体系的改革。在这里,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学习体会。一一般说,基础教育是指高等教育以前的教育阶段。长期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形成了一个单一的结构,即为升学服务的培养目标体系。以高中为例,尽管在事实上只有少数毕业生能升入高校,但是却要求所有的学生按照同一种课程设置进行学习。虽然现在部分学科实行了两种教学要求,但又明确规定了基本要求即高考命题的范围。因此,这一措施,并没有摆脱原来为升学服务的目  相似文献   

7.
在贯彻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的过程中,调整和改革中等教育结构,使之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我省教育战线一项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在十年动乱中,中专和职业技术教育遭到严重摧残,普通高中却盲目发展,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粉碎“四人帮”后,  相似文献   

8.
我地区的教育从学制、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材、教法等方面,基本上还是传统教育的范畴,无可否认,这样的情况已不很适应现代经济建设的需要了,更谈不上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由于整个教育结构基本还是单一结构(职业训练的学校很少)因此迫使同学们只有一条路子——升学。社会给学校的评价也就只能以升学率来做标准,而追求升学率则对中小学教育造成极大的冲击,使不适应的矛盾更加尖锐,现在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这是目前存在的一大弊端。 一、由于教育结构只能面向升学,小学五、六年级就被迫进行升学训练、初中毕业就更加紧张。有些教育部门也奉行一套面向升学的管理办法,如升学率的排队之类。这样一来,上下一心都盯着升学这一目标,因而补充教材,复习资料,课外练习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 ,升学教育一直是困扰着我国初中等教育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高等学校也出现升学教育现象。正确审视和处理我国高等学校中业已出现的升学教育问题 ,对于稳定和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国高等学校升学教育问题的产生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 ,本科层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级人才 ,同时也肩负着为高层次教育输送生源的任务。而前者是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旋律 ,后者仅仅是学生的“个人行为”。但是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的日益发展和普遍扩招 ,高等学校中的升学…  相似文献   

10.
任何国家的教育总是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服务的。这种服务功能是通过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来实现的。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为之服务的各级各类人才提出了更为紧迫的需求。 十年前开始的中等教育结构改革,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为缓解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矛盾,改变不合理的普通中学单一升学模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新的年代里,中等教育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的深化,适应即将到来的21世纪?我们的眼光不能不开始转到作为义务教育与高等专业教育之间的纽带的普通高中教育。 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学生毕业出路是定向的,其任务是明确的。随着近年来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的这部分功能得到加强。这  相似文献   

11.
一农村普通初中,是在农村的高级中等教育不可能迅速发展,农村的新增劳动大军需要由初中阶段教育输送的情况下超前形成的。结果,每年有70-80%的初中毕业生,被升学竞争淘汰。这批升学竞争的失败者,每年人数不下600万。根据2000年教育规划预测,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每年被挤下“独木桥”且无一技之长的普通初中毕业生,人数将超过1000万。这是农村教育不适应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正从“升学教育”的观念转向“素质教育”的观念上来。我们将创造教育引入占我国中等教育结构比例70%的职业教育中,以开发学校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和较高创造力的新型中级技术人  相似文献   

13.
普通教育的任务,长期以来,一直强调的是“双重任务”,一是升学,二是就业。从“双重任务”提法的先后顺序看,是升学第一,就业第二。这种提法的实际后果是好学生升学深造,差学生淘汰就业。这就助长了“升入大学光荣,考不上大学无能”的社会心理。在这种错误思想影响下,许多中小学片面追求升  相似文献   

14.
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加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近十年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较快,优化了中等教育结构,基本满足了社会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但是,目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考验,尤其是职业高中,存在“进也难,出也难”的问题。“进”是指招收新生难,“出”是指学生毕业后就业难、升学难。为此,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构筑职业高中的“绿色通道”,做到新生源源不断,毕业出去畅通无阻。一、清除“障碍”是构筑“绿色通道”的前期工程与筑路一样,欲建路,先要清除障碍。职…  相似文献   

15.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内部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即由中等职业教育的单一结构发展为中等职业教育、专科职业教育、本科职业教育等多层次结构,各层次之间存在递进和衔接的关系。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真正由就业导向转变为就业和升学并举,不仅是一个观念性转变,也是一种制度性建构。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升学方向主要是专科职业学校、本科职业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以继续提升其技术技能水平。中等职业教育升学应适应学生多种需要,采取直接衔接模式、注册升学模式和“职教高考”模式等多种路径。“职教高考”制度作为一项新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的重要形式,其考试招生办法应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属性和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  相似文献   

16.
在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过程中,一批原来从属并服务于普通教育的中学图书馆,在学校改为职业中学后,变得不适应起来了。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把这类“普中型”图书馆转变到“职中型”图书馆的轨道上来。 “普中”图书馆与“职中”图书馆有什么不同呢?其最大的不同是藏书结构的不同。“普中型”图书馆是按照普通中学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去组织自己的藏书的,而“职中型”图书馆则应按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去组织自己的藏书。所以一所普通中学在进行教育结构改革的同时,学校图书馆应对藏书结构进行相应的改革,否则便无法适应新的教学需要。那么一所职业中学有没有什么藏书结构“模式”呢?在坚持藏书建设必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在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世界各国普遍推行双轨制教育制度,两种教育相互隔离。这种“双轨制”其主要的弊端是,学生缺乏重新选择的机会,普通中学中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往往不能适应社会生活,但自美国诞生“综合中学”,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公民需求,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应试教育”是以考试为中心,以升学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它不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不是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是着眼于升学率的多少。其办学运行机制,围绕升学考试而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即升学目标——课程设置——施教及常规管理——考试——评价。它只能适应社会选拔部分人才的需要,而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素质和人才层次的需要。 “素质教育”则是以育人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着眼于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它需要建立的是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课本编写的意图这套课本是“义务教育”教材,是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编写的。因此,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它与“升学教育”不同.“升学教育”是一种淘汰型教育,教育的重点是那些升学有望的少数学生,教学的科目及其内容也是有选择性的,是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往往造成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丹阳市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工业生产形成了纺织、丝绸、针纺织品三大体系,化工、建材、机械、电子、酿酒五大行业为主的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向外向型经济转化。农副业生产颇具特色,称为“丹阳三宝”的蚕茧、棉花、杂交稻,单位产量均居全省前列。为了使教育更好地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1985年以来,我市着力进行教育体制和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初步形成了“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新体制,改变了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的状况,为教育适应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遵循“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思想,1988年,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变单纯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