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60年来现代汉语歧义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是一个不断更新和递进的过程;从分析歧义结构、歧义格式、歧义句式、歧义类型到分析歧义指数、歧义分化、歧义认知、歧义消解,再到讨论歧义和语用的关系等。从歧义研究的过程看,歧义认知的研究是歧义研究的纵向发展趋势。未来的歧义研究必须重视系统性、现实性、社会认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结构和认知两个方面对歧义的根源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从语言结构上来说,歧义根源于语言符号和语言表达形式的有限性与客观世界事物和意义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和语言的线条性;从认知角度来说,歧义根源于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和主观性以及人类认知过程和交际过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从关联理论视角研究语用歧义、关注语言交际与人类认知的关系,是语用歧义研究的创新思考。具体的语用歧义认知机制的推导可以增强和明晰对该机制的理解。文章结合实例分析推导出基于关联理论的语用歧义认知机制,认为认知语境设定语用歧义认知机制存在的隐含前提,语用推理推动语用歧义认知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歧义普遍存在于自然语言中。由于对句子结构的不同分析而产生的歧义称为结构歧义。结构歧义的产生有很多原因,以原型范畴理论和图形背景理论为基点对英语结构歧义的成因进行认知分析不失为结构歧义研究的另一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歧义是人们阅读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语言现象之一。对歧义词的心理解码进行认知研究有助于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歧义词在阅读过程中的解码过程进行认知分析,并对阅读教学过程的改进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商务语境中的英语缩略语带来交际便利的同时,也触发了歧义问题,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认知语境是歧义生成的基础。从认知语境的角度,分析歧义的生成与消除,将有助于对缩略语的理解和翻译。  相似文献   

7.
歧义现象的研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近五十年来的汉语歧义研究,主要在分类归纳歧义定义、歧义类型、歧义格式、歧义度、歧义分化等方面进行。从三个平面、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理论角度审视歧义,其研究价值更为显著。21世纪的歧义研究应更多地重视不同平面的研究。考察歧义句例歧义度的变化,从动态角度对歧义进行量化分析;重视应用性的研究,解决自然语言计算机处理中遇到的歧义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艳 《海外英语》2013,(2X):236-238
语言歧义是语言系统里一个常见的现象,对歧义句的理解已经成为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强调以人的身体体验为基础的新兴学科,认知句法学认为句法结构的生成跟人的认知结构存在密切的关系。该文试图从认知学的重要理论图形-背景理论来揭示英语歧义句的生成原因,并以不同类型的歧义句为实例分析该认知理论是如何充分解释歧义句的内在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语言学习当中,歧义容忍是必然出现的,歧义容忍度则是标志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当中认知的发展,所以在语言学习中,要加强对语言歧义容忍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就对语言学习中歧义容忍度的影响进行以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传递信息、表情达意是人们言语交际的最终目的,言语中存在大量的歧义现象会影响人们正常交际。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将词汇歧义、结构歧义和辖域歧义的产生和识解作统一分析。分析结果为,言语包括词汇、短语或语句的多个义项进入大脑,结合人的主观知识呈现出歧义度,在交际者的认知经验作用下,多个义项之间产生竞争,并在大脑中被表征和消解歧义,而语言的内部因素和人的认知因素共同促成歧义的识别和消解。  相似文献   

11.
歧义现象在自然语言中十分常见,而认知语境有助于歧义的辨别与消解。本文从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认知语境出发,探讨了认知语境对歧义句意义选择的影响和制约。本文认为,利用认知语境来研究语言的多义现象,能取得解释力更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培养语篇理解能力,然而传统教学方式忽略了文学文本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使得学生的认知理解局限于语言结构性知识,其认知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受到限制。基础英语课程的文学视角介入可以为学生打开文本理解的空间,并能丰富学生的认知维度。  相似文献   

13.
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以该理论为基点,从修饰关系不明、否定范围不明、从句关系不明和省略等方面分析英语结构歧义的生成原因,说明英语结构歧义是不同的认知主体将同一句子的不同成分作为了图形突显的结果。该结论不仅丰富了结构歧义的研究范围,而且拓宽了图形-背景理论在语言认知研究中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4.
词语的一词多义是引起词汇歧义的内因,语境不定是形成词汇歧义的外因。要真正消除词汇歧义,必须有效地调动认知语境。在认知语境里消解词汇歧义有词义层次网络、激活—抑制、词义通达、特征比较等多种认知模式,各认知模式或单独作用,或协同作用影响人们对词汇歧义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歧义研究已近60年,考察其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主要有结构的(层次分析、变换分析)、语义的(语义关系、语义特征、语义指向分析)、信息处理的("潜在歧义""制约"与"优选"的分析)、语用的(歧义度、语用、语境歧义分析)、认知的(意象图式、实验、实证、倾向性分析)等。要揭示歧义的现实性还可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进行言语社区和语言变异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语言歧义性的跨学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歧义性可从语用、语境和语义等跨学科领域进行研究分析。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复杂的语用心理认知过程,这一过程受人们的语用意识和语境等因素的制约和调整。语言歧义的产生是一种特殊的语境语用化现象,它不受语用交际策略使用等因素的制约。本文在语用学、语境论和语义学等理论基础上,探讨语言歧义的跨学科研究,试图用这些理论来分析研究话语的歧义及其消除,也证明了它们和语言歧义性研究之间存在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our pair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 7‐week national research apprenticeship program. Each student was interviewed about perceptions of experiences working with a peer in the same setting, and the resulting stories were analyzed. Through discourse analysis of the interviews and interrelated analyses of data from journals and responses on pre‐ and postprogram questionnaires, three types of support were identified that students experienced to varying degrees: social–emotional, social–technical, and social–cognitive. It is concluded that social–cognitive support is best engendered if there is sufficient similarity of problems and processes, and ample room for different results and debate about interpretation. Additionally, the culture and reward system students work within (i.e., classrooms) must encourage discussion of ideas and value an outsider's perspective, in recognition of the roles creativity, uncertainty, and ambiguity play in science. © 2008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Res Sci Teach 45: 251–271, 2008.  相似文献   

18.
Literature shows that feedback that is specific, immediate and goal-oriented is effective on (pre-service) teachers’ performance. Synchronous coaching gives this kind of feedback. Due to immediateness of feedback, pre-service teachers can suffer from cognitive load. We propose a set of standardised keywords through which this performance feedback can be delivered – each keyword acts as a summary for the feedback message.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selection of the keywords is aimed at the reduction of message ambiguity, while at the same time a low level of cognitive load on the pre-service teacher must be maintained. An in vivo pilot-study with 40 respondents (pre-service teachers and their coaches) supported our hypothesis that usage of such sets of standardised keywords will mitigate the levels of ambiguity and cognitive load. These findings and other considerations for additional research using immediate performance are addressed.  相似文献   

19.
幽默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主题,而歧义是言语凼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认知语义学的视角来分析言语幽默的生成过程,指出由于歧义引起的幽默,通常存在至少两种解释,而这两种解释可以分别与整个语篇相适应,从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意义,形成意义对比,当这种意义对比被认知时,会引起心灵上的愉悦感,这样,便产生了言语幽默。  相似文献   

20.
语言焦虑是学习者个体与二语语境尤其是二语行为有着特殊关系的紧张和畏惧感。语言焦虑有两种不同性质语言焦虑 ,即促进 (积极 )型焦虑与阻碍 (消极 )型焦虑。语言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及促成它们的相关因素 ,包括两大部分 :一是学习者个体的内部因素如自尊心、对语言模糊性的容忍、冒险精神、竞争意识和个性特征及认知方式 ;二是学习过程的外部因素如由于广义的文化休克而造成的师生间教学文化的差异。对语言阻碍型的焦虑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