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动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根本。培养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儿童的创造意祝和创新精神具有独特的作用;美术教师要考虑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样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人的创造能力离不开创造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它是随着儿童心理、生理、认知的发展而同步发展的,儿童早期的艺术教育中这些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美术教师可从想象与续画教学入手,对低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开发,培养他们积极探索、敢于标新立异、勇于创造的良好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创造素质。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的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由此可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势在必行的。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开展创造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简要谈谈笔者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动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根本.培养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儿童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独特的作用;美术教师要考虑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样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人的创造能力离不开创造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它是随着儿童心理、生理、认知的发展而同步发展的,儿童早期的艺术教育中这些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美术教师可从想象与续画教学入手,对低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开发,培养他们积极探索、敢于标新立异、勇于创造的良好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创造素质.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课程整合,是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过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网络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就是要鼓励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出新型的创新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成为通向现代化教育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蒋蔚 《中小学电教》2012,(12):92-9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未来的世界是创新的世界,更需要创新教育,现代教育素质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信息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运用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它为学生创设了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又为学生...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性教育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内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些方法,在全面提高学生各种素质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信息技术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著名教育家吕型伟曾说过:"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是培养创造人才的起点。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阵地是课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是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重要渠道。作为信息技术教育者,应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更是一个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它却以超乎寻常的势头迅猛地发展.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这足以证明信息技术教学是我们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所必需的.江泽民同志也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活动.因此,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创造教育呢?它是开发人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创造能力是21世纪合格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实施创造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创造教育的基本内涵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的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培养的规律,运用科学的艺术的形式和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它的基本体系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创造活动课、实践课、隐性课为辅助,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构成创造教育的格局。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核心。它不仅仅表现为智力方…  相似文献   

11.
王阳 《考试周刊》2013,(2):125-125
<正>创新能力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集想象和创造于一体的综合能力,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调动学生的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积极探索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的新模式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创新教育是最佳选择,也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目的.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是创新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过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厂大教师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改革。这段话不仅明确指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具体目标,而且还揭示了它的深刻内涵即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郑华 《考试周刊》2007,(43):99-100
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创造的过程。在完成一件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需要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其他  相似文献   

16.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一种开发学生创新潜能与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创造品质的新型教育。作为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我的体会是应当紧抓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17.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过程中的一个热点。它不仅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也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论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本质、目的与意义,并对如何把信息技术运用于英语教学,提出了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的重要途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更深入的实践,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与劳动者。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是当今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该文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创新教育的前提、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激发创新思維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终目的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历史学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研究历史教学与创新教育的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通过历史教学树立现代创新教育观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教,应成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历史学科作为一门教学科目,和历史学、历史科学有基本的共同点,同时,又有其特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