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解物理问题,在“山穷水尽疑无路”之际,通过添加一辅助点、线、面或辅助体,往往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本文现举例分析辅助点、线、面或辅助体在中学物理解题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2.
肖学雷 《宜春学院学报》2004,26(6):28-29,64
线电荷及面电荷是两个重要的物理模型,针对求解有关物理问题的特殊需要,将线模型及面模型的电荷分布之线密度和面密度表征为“体分布”;δ函数是一种分布,在物理上是理想的点模型.利用点模型,表征了三种理想的线模型及面模型的电荷“体分布”ρ(r^1)→。  相似文献   

3.
所谓“几何”教学法,就是按照几何中点、线、面、体的思路整合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方法。运用该法需要抓住“点”,理清“线”,寻找“面”,把握“体”。  相似文献   

4.
电场一章基本概念多、基本规律多,既是电学的基础,又是电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历年来高考命题选材的重点.之所以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关键在于它与力学知识、恒定电流、磁场等知识联系紧密,因此,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笔者将本章问题整合为“点、线、面、体”,在复习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提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认识点、线、面、体,是根据直观演示,通过感观了解它们各自的表面特征,然后再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归纳总结的。以“线”为例,学生通过学习只是了解直线是直的,曲线是弯曲的孤线,而折线是有折点的线,并没有让他们真正了解到什么是点、线、面、体,因此给后面  相似文献   

6.
我们数学教研组有五位成员,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研活动的实践中,我们数学教研组逐步形成了“点、线、面、体”结合的教研模式。  相似文献   

7.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校长如何找准这团“乱麻”的“头”,理出“线”,绕成“团”?我的经验是:头脑清阻,思路清晰,抓好“点”、“线”、“面”、“体”。校长必须胸有全局,使“点”、“线”、“面”上的工作都服从、服务于学校发展这个“体”。  相似文献   

8.
主题单元复习是一种创新复习策略。在复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做好“点、线、面、体”的环节结合,“点点”突破,“线线”勾连,“面面”俱到,“体系”构建,将会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薛义荣 《物理教师》2007,28(2):4-5,7
由于图像具有形象、直观、动态变化过程清晰,能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等特点,因此在物理习题中经常出现.对于图像类问题,可分别从点、线、面、形、体等多个角度进行突破.物理图像中的“点”,是认识图像的基础,它代表着某一个物理状态,也包含着该物理状态对应的特征,本文就从几个特殊  相似文献   

10.
点、线、面是美术作品的主要构成元素,从某种程度上说,美术创作就是对点、线、面诸构成要素进行设计、整合表达意义的过程。教学也是一门艺术,美术教学同样有点、线、面,正确认识美术教学的“点(”美术学科特点)“、线(”学习兴趣、美术“双基)”“、面(”审美、综合、创新),摆  相似文献   

11.
正方体是一个很好的数学模型,点、线、面、体的许多关系都可在这个空间中表现出来.下面以“希望杯”的试题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2.
几何形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点、线和面,其中,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因此,在点、线、面和体中,前者分别是后者的构成要素,而后者又在前者基础上的拓展。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比较好地建立起了对于一维的线到二维的面再到三维的体的整体认识。但我们很少去思考怎样从三维的体到二维的面,再到一维的线。而“长方体是线段吗”这一问题.恰恰是从二维面在无限变化后到一维的线,在这一过程中蕴涵着极限思想。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总复习时,面对浩翰的生物学知识,常常感无从下手。我在教学中依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六个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设计出“点、线、面”三层次复习法,经较长时间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点、线、面”是不同层次的知识。“点”的知识,即知识点;“线”的知识,指知识的纵向联系;“面”的知识是在纵向知识的基础上横向扩展,形成纵横交错的多维知识体系。“点”是基础,“线”是提高,“面”是深  相似文献   

14.
<正>初中阶段,图形与几何问题的学习为难点部分,部分同学在观察几何图形时,难以直观理解导致解题过程受到影响.实际上几何图形可能并非以基本图形方式呈现,而是通过抽象方式或与其他图形组合而成的不规则图形,对于此类问题的求解,需要同学们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和抽象思维,才能提高解题的准确率.以下选择“图形与几何”常见问题,分析解答时易错点和解题思路,希望能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参考.一、点、线、面、体问题易错点及解答思路初中数学与“点、线、面、体”有关的几何问题的求解需要同学们明确“点动成线”“面动成体”等原理,发挥空间想象力,运用抽象思维求解.部分同学空间感薄弱,难以根据所给图形对变化后的图形进行判断,从而出现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15.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校长如何找准这团“乱麻”的“头”,理出“线”,绕成“团”?我的经验是:头脑清醒, 思路清晰,抓好“点”、“线”、“面”、“体”。校长必须胸有全局,使“点”、“线”、“面”上的工作都服从、服务于学校发展这个“体”。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不管怎样新,都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备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备好小学数学课?就此话题,从“点、线、面、体”四个方面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火眼金睛 指点迷津 本章知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空间直线和平面,二是简单几何体. 直线和平面是基本的几何元素.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是立体几何的基础知识,它包括线线共面(相交与平行)、线线异面;线面相交、线面平行、线在面内;面面相交、面面平行.空间距离与角是立体几何的重点内容,它包括空间“三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和空间“八距”——(两点间距离、点线距离、点面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线面距离、面面距离、球面上两点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综合化的尝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课程综合化的要求,按以“点”连“线”、以“线”成“面”、以“面”构“体”的指导思想,从整体联系出发,对学科相关课程之间、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之间进行课程综合化改革。为此,需树立整体优化大于局部优化的观点,加强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  相似文献   

19.
教学实录: 一、平移沟通“线、画、体” (师演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略)  相似文献   

20.
几何要研究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我觉得在中学哲学教学中也有一个“点”“线”“面”之间的辩证关系,抓住了它,就可能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点” 所谓“点”,就是指基本概念。一切科学都是由特定的概念组成的;不理解特定的概念,也就不可能懂得这一门科学。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讲清基本概念。要讲清基本概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把概念放在特定的科学含义中去理解。讲清同样概念在不同学科日常习惯中的区别。例如,哲学中的“物质”比自然科学中的“物质”在含义上要广泛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