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济活动中的道德困境被称为"斯密难题"。也许在理论上",斯密难题"是伪命题,但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这种经济个体作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背反是存在的。对这一难题的解决,依赖于对人的社会性基础上的人的统一性的认识。从道德的角度看,作为社会人的经济人,完全应该并且可以使自己具备某些道德素质,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种道德困境。事实说明,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3.
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是一个关于人的局部特性的假设,在解释人的利他行为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透过“社会经济人”假设及其内核分裂与激活模型,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了制度环境如何塑造并彰显个人利他行为的偏好,从而在人与制度的互动中推动“社会经济人”个人偏好与社会偏好的契合,实现一定“道德阚”中个人追求快乐最大化目标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一致。  相似文献   

4.
据报载,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目前国务院决定废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有关食品质量免检制度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经济人的行为受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但是,经济人不正当的寻租行为会导致不公正制度的产生。缺乏公正的制度不仅难以规范经济人的行为,而且还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确立制度公正,实行有效的制度公正实施机制,实现经济人与公正制度的良性契合,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陈丽琴 《教师》2008,(6):101-104
21世纪初,新一轮的“辞官下海”趋势势不可挡,这意味着我国公务员系统中优秀人才的流失。本文试图从“经济人”视角来解析这一现象,指出“辞官下海”最根本的原因是政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到位、不能够为公务员提供足够的收益预期而使“经济人”在权衡收益后作出的选择。文章最后从“经济人”的视角提出了三点解决问题的措施,以期能为我国加强行政监督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经济人”是驱利的,所以在任何交换或交易活动中,人都有采取机会主义手段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完备的制度对“经济人”进行有效的约束,抑制这种可能性的发生。如果制度存在漏洞,给“经济人”有机可乘的话。他就会失去理性,“经济人”的伦理准则就会崩溃。“经济人”道德核心在于遵守市场经济制度的理性和在此牲础上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精神,树立这种道德关键在于制度服务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的损失必然会影响“经济人”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8.
目前,许多经济学者对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仍存在着一些误解。这些误解包括:经济人概念来源于斯密;经济人是对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将经济人理解为“自私自利”;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是完全理性的。在反思斯密的“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对这些误解进行重释,同时也将阐明斯密“经济人”假设的当前意义。  相似文献   

9.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制度反腐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保护官员的合法财产。但长期以来,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始终局限于公布单个政策性文件,而迟迟未能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因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确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面临着诸多困难。用制度变迁理论的观点去看待并解释现阶段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障碍,并得出以下结论:个人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内在价值冲突,法律地位较低,政策文本本身的缺憾,来自既得利益者的阻力,改革的潜在风险较大,监督约束机制不足等是影响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建立的制约因素。基于此,寻找可以有效化解困境的未来发展路径,为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尽快完善和最终确立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11.
作为西方经济学根基的"经济人"假设直接导致"利润最大化"观念的产生,而经济发展中企业导致的严重社会问题证明"经济人"假设存在严重缺陷,因此本文认为,企业应该是以"经济人"为基础的"社会人",这样才能够弥补"经济人"假设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马克思所批判的“经济人”的现象还大量存在着。通过对马克思关于“经济人”的批判思想的论述.探讨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举措,以期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促进和谐社会的顺利建设。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对"经济人"的批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马克思所批判的“经济人”的现象还大量存在着。通过对马克思关于“经济人”的批判思想的论述.探讨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举措,以期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促进和谐社会的顺利建设。  相似文献   

14.
"和顺模式"坚持"保护风貌,浮现文化,适度配套,和谐发展",以政府、企业、村民"三位一体"的运作机制,构成了"和顺模式"的外部环境和内生之源。从经济视角看"和顺模式",其保护与开发,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村民参与,实现政府、企业、村民和谐共赢。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活动中,微观的个人是最基本的行为主体,除了企业的或组织的行为伦理和国家的或制度的行为伦理外,往往个人的行为伦理在具体的决策和行动时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当代社会和谐的可能及关键都在于未来市场经济行为主体——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未来社会的“经济人”——财经类高校的青年大学生,他们是明天市场经济的弄潮儿。为了青年,为了未来,必须加强对他们进行伦理精神的培养。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应对经济活动中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诚信原则、开拓创新思想、敬业精神等等的经济人美德培养尤显迫切。  相似文献   

16.
"理性经济人"缺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经济人"是当代主流经济学基本的核心假设.不可置否,"理性经济人"假设本身是有缺陷的.本文从经济学公设的悖论、利己主义的收敛、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及有限理性等方面探讨"理性经济人"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人性假设代表一门学科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命题特征与逻辑倾向,并以此影响理论建构与实践."经济人"假设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具有深远影响,却陷入了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假设起点推导"教以成人"教育目的的逻辑悖论,"经济人"逻辑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显性资源收益性导向违背了育人的初衷、短周期的反馈形式加剧了教育实践的短视、单一的培养目标造就了单向度的人等问题,使其虽具有较高接受度但却易使教育实践走向功利主义."教育人"是基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提出的人性假设,"教育人"逻辑更具教育实践与教育学的"合理性",更符合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宏观层面遵循新时代对教育的新导向,中观层面构建牵引性教育反馈机制,微观层面明晰协整性教育多元评价体系相结合,最终达到以经济实践手段促进教育目标、实现"教以成人"的核心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同一与差异,研究了怎样在市场行为中运用"人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