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这段引文中“又七年”之“七”字,我怀疑它应是一个讹字。其所以为讹字,是作者王安石当年的行实并非如此。要证实这一点,还得从作者的“履历”说起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王安石之父“王益以殿中丞知韶州,三年,以忧去”。  相似文献   

2.
一、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中进士,累官至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也是宰相、神宗改官制后用此名),封荆国公。王安石执政后,积极推行新法。新法代表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在客观上也使人民得到一些好处。新法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等特权阶级的利益,他们坚决反对新法,排挤打击王安石。王安石最后被迫辞职,于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死在南京。  相似文献   

3.
周建邦 《教育文汇》2005,(11):63-64
话说在江西省金溪县有一户人家,祖祖辈辈都是目不识丁的农民。到了公元20世纪,他家祖坟上忽然冒出青烟,出了个神童方仲永。有好事者连忙拨通了子虚报的有奖新闻热线。哇噻!子虚报主编得此“猛料”,如获至宝,大喜过望。  相似文献   

4.
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寓理于事,先扬后抑,对比鲜明。仲永5岁即"指物作诗立就",到十二三岁时作诗即"不能称前时之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王安石《伤仲永》这篇文言时,当同学们对仲永“泯然众人矣”痛惜不已时,我就设计出“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责任”这个问题,让学生们进行讨论。一学生说:“父亲应该负责任。是他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另一学生即刻反驳说:“他们家世代种田,怎知学习的重要性?”又一学生说:“仲永应该负责任。既然四五岁的时候就会哭着找父母要书写工具,并出口成章,俨然就是一个小神童,那为什么不向父亲要求继续学习呢?”———同学们纷纷发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我就势让学生们接着讨论:“你父母在你受教育的过程中有没有尽到责任?在求知、成长的过…  相似文献   

6.
金谿(县名,在今江西临川县东,谿,Ⅺ)民方仲永,世隶耕。(世世代代是种田的,隶,属于。)仲永生五年,未尝(不曾)识(认识知道)书具,(书写用的工具,即纸、墨、笔、砚之类.)忽啼求之。(忽然哭哭啼啼索求这些工具.之,代词,指代书具。)父异焉,(异:奇怪.焉.兼词,指索书具之事.这句意为(他)父亲对此感到奇怪。)借旁近与之,(从附近借来给他.旁近.附近与之,给他。)即书诗四句,并自为  相似文献   

7.
王安石写的《伤仲永》现编在初中语文第二册上。这篇文章意在劝告人们后天努力学习,主旨很好,不过把文章中有的语句放到社会生活中,放到整篇文章中去思考,我个人认为值得探究。如“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者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现在笔者谈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收有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在历次教材改革中,该文均得以保留并逐渐恢复原貌(多年前的课本中仅收录至“泯然众人矣”),可见其经典地位不可撼动。然而,现行教材及一些资料中对其注解疑义颇多,这里仅就个人思考所得浅析一二,以供大家勘正。  相似文献   

9.
1.在一辈子的坚持中让自己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2.阅读教学,是研究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科学与艺术。3.课堂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大本营,任何看轻课堂操作层面的行为,都非明智之举。4.教师有点匠气没什么不好,可怕的是没有匠心。师:同学们好。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伤仲永》。“仲永”何许人?有何可“伤”之处?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的学习。首先,请同学们对照书下注释,读懂课文大意,在你认为应该引起注意的词语下做上记号。若有字词理解疑难,自行解决。(生自读课文,不时在下面圈点勾画。有的讨论,有的翻字典,有的请教老师。)师:读懂课文大…  相似文献   

10.
《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文章。它短小活泼,意味隽永,向来备受称道,也一直是中学语文的保留篇目。其主要内容是:方仲永五岁时就能“指物作诗立就”,而且“文理皆有可观者”,这是很了不起的。然而方仲永十二三岁时,已不能“称前时之闻”,到二十岁时,则“泯然众人矣”。  相似文献   

11.
金(異谷)民方仲永,世隶耕。〔金(異谷):地名,在今江西金溪县。世:世代。隶:属于。耕,动词用作名词,种田人。〕金溪有个人叫方仲永,(家里)世代属于种田人。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生:动词,生长。尝:副词,曾经。识:认识。书具:书写用的工具,即纸墨笔砚等。啼:哭啼,叫嚷。之:代词,代书具。〕仲永长到五岁时,还不曾认识书写的工具,(有一天,他)忽然叫嚷着要它。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异:惊奇。焉:代词,代“忽啼求之”这件事。与:动词,给。之:代词,他,即仲永。〕(他)父亲很惊奇这件事,就借邻居(的书具)给了他。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即:副词,〕(他)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亲自给它写了题目的名字。  相似文献   

12.
《伤仲永》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篇课文,小作者从课文中选取材料,巧举事例,论述了自己的观点——也许我们并不是天才,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做起,只要努力学习,总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相似文献   

13.
初读北宋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心中仅有对方仲永的深深惋惜:一个天资聪明的男孩,本可以成为一代文豪,但由于其父的愚昧、虚荣和自己的懦弱,最终变成平庸之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读到了《伤仲永》,掩卷后,我沉思起来:如果方仲永没有一个如此不明智的父亲,如果方仲永的父亲没一个如此缺少主见的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伤仲永》中的注释,有的值得商榷。 1.“乞”当注释为“给予” 原文说:“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课文注释“乞”:“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此注似有不确。  相似文献   

15.
<正>王安石写了一篇《伤仲永》,随笔挥洒,信手拈来,却引发人们不倦的探讨。方仲永的故事众人皆知: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5岁时便能"指物作诗,立就",并"自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因而扬名邑中。到了十二三岁,才气渐减,"令作诗,不能称前之所闻。"到了成年,竟"泯然众人矣"。故事至此已让读者感慨万千,如此神童,竟落得如此地步。谁之错?也许错在父亲,有这么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却被他的贪财心给毁了。仲永的父亲,目光短浅,岂不知却毁了孩子的光辉前程。如果这位父亲以孩子的前程为重,改"不使学"为"使学",即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恐怕历史上,又一位英才诞生了。可  相似文献   

16.
一、导入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世说新语>二则》,同学们一定对那个聪明机智的陈元方留有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再来说说几个类似的故事。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将珍藏在你脑海中的故事说出  相似文献   

17.
《伤仲永》讲述了神童方仲永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变得“泯然众人”的故事,说明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把本文放在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为了紧扣单元教学中“成长”的话题,意在展示仲永的成长经历,引发学生对个人成长的思考。“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8.
19.
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日益发展,由于学习内容的丰富,生活领域的扩大,他们的求知欲望更加迫切,开始逐步考虑理想问题。他们常常希望自已将来能成为战斗英雄、飞行员、工程师、作家、教师、医生等等。理想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一个人没有理想,就缺乏前进的动力,教师应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理想,激发他们为祖国的现代化而努力学习,鼓励他们多学知识,多学本领。教育他们把远大理想和自己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并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努力。这样看来《伤仲永》一文的安排确有上述的用意,教师须尽力挖掘。故我们认为本文可做如下处理:一、题解与作者介绍《伤仲永》中的“伤”是伤悼、惋叹之意,这  相似文献   

20.
一、从“伤”说起《伤仲永》,题目中的“伤”字应该怎样理解?通常都将“伤”理解为“哀伤、惋惜”之意,认为《伤仲永》一文,旨在为方仲永的不务学而哀伤、惋惜!但观《伤仲永》全文,却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叙事为主,辅之以议论。所以,我认为,题目中的“伤”应该理解为“伤害”,意即“遭到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