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民储蓄规模及其变化趋势是影响特定时空国民经济发展中宏观调控变量的重要因素和基本依据之一,持续增加的居民储蓄也成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投资来源和动力保障之一。选取可支配收入、通货膨胀率、一年期存款名义利率、预防性储蓄等因素,以山东省1978-2013年的居民储蓄为例系统分析发现,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是储蓄增长的主要因素,储蓄的低利率弹性是利率政策在实践层面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体制转换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则进一步强化了居民储蓄的倾向。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常态",立足于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增加投资品种及渠道,不断改善银行结构、提高经营效益和降低金融风险,促进居民储蓄分流和缩小贫富差距,进一步通过健全城乡公共服务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减少预防性储蓄,对于实现居民储蓄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和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升级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呈大幅增长趋势。面对如此高的居民储蓄增长 ,在目前经济形势下 ,应充分发挥储蓄的投资转化机制 ,使居民储蓄增第对经济运行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分析居民储蓄增长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及储蓄与投资的关系 ,从而进一步阐明如何将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 ,才能真正发挥储蓄增长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3.
利息是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是储蓄的未来收入,储蓄行为受利率变动的影响。目前我国储蓄利率弹性变弱,主要原因是利率的市场机制没有形成,居民人均收入低,金融市场不发达、投资渠道单一以及由于制度变迁而引起的收入两极分化加剧、生活支出结构改变而引起的对未来预期的改变。为了提高储蓄利率弹发现,我们应该采取如下有产措施,利率机制市场化,金融市场多样化,扩大消费信贷,提高居民收入和限制非法收入。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长而言,消费力仍显不足。收入分配差距大,积累在总产出中的比重过大,储蓄动机强烈,农民收入水平低。收入的不确定性大等是造成我国目前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政府利用税收和支出政策调整收入结构。缩小可支配收入差距;提高中低收入和低收入的持久收入水平,特别是提高农民的持久收入水平;从抑制储蓄动机和使储蓄转化为消费入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消费信贷体系,提高当前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5.
石克春 《南平师专学报》2006,25(4):86-89,85
随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诸如体制制约、居民观念、收入水平、金融市场、环境保障等因素都会催生和影响居民的间接投资活动,而实际收入、银行利率、物价水平、消费结构、保障制度和存取条件等因素则会对居民的狭义储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居民投资与居民储蓄在整个社会经济流转中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彼此沟通的内在关系,二者都可能进展为社会直接投资,并具有共同的终极目标即均是指向消费。同时文中还连带论及了其他相关问题,这些都对加强人们在日常实际经济活动中的理性认识与运作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如何拉动消费需求,解决有效 需求不足的矛盾是当前政府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针对目前江苏省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了90年代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和储蓄、收入和储蓄之间的关系以及居民消费结构,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居民储蓄行为的经济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的储蓄行为和消费行为对一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而储蓄行为变量不仅要受可支配收入因素影响,而且还要受人们的储蓄动机和心理预期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居民的储蓄行为及其对宏观经济总体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居民储蓄持续增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现象之一。理论上,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价格水平。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表明,在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居民储蓄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均快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近年来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投资需求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减弱,使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居民的收入增长趋缓,收入差距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无效供给状况严重;各种改革措施使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增加,制约消费需求的发展。通过促进政府经济向社会经济转轨,消除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体制性障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消费信贷制度等措施来达到扩张需求。  相似文献   

10.
居民的储蓄行为和消费行为对一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而储蓄行为变量不仅要受可支配收入因素影响,而且还要受人们的储蓄动机和心理预期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居民的储蓄行为及其对宏观经济总体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储蓄呈现持续高速增长态势,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只有通过投资加大储蓄资金的效率,才能充分发挥储蓄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的效应。该文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较详尽地分析了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现状、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当前我国储蓄长期高位增长与大量外资流入相伴出现这一特殊现象出发,对造成转化效率低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分析,最后得出只有从不断完善间接金融转化机制、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等方面入手,才能疏通转化障碍,以此完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2.
利用我国1980-2004年的样本数据,考察居民储蓄、政府储蓄与投资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协整检验表明:储蓄与投资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且当前政府储蓄的转化效率要远远高于居民储蓄的转化效率.进一步的Granger因果检验也表明,储蓄的变化影响投资的变化.基于上述的实证分析,提出了一些改善转化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体制转轨的冲突、经济结构不合理、消费需求不足、人口过多及储蓄难以转化为投资和消费等。  相似文献   

14.
传统研究主要基于教育支出和人力资本的角度,分析教育扩张的经济增长效应.本文基于教育扩张的桥梁作用,即高等教育扩张有助于储蓄转换为投资或消费,重新认识了高等教育扩张的增长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储蓄有助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在未控制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计量方程中,储蓄对增长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控制高等教育规模变量后,储蓄对增长的作用效果显著为负,而高等教育规模变量显著为正.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在储蓄与增长之间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中间桥梁作用,如果储蓄不能转换为有效投资或消费,纯粹的储蓄并不能促进经济增长.而高等教育能够加速储蓄的转换,从而有助于推动增长.  相似文献   

15.
张辑  冯硕 《唐山学院学报》2007,20(3):101-104
投资需求和外贸需求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消费需求不足,平均消费率过低仍然是国内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当前制约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即期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过大,预期支出快速扩张,消费环境不尽完善等。因此,增加居民即期收入,缩小地区、部门、行业与个人收入差距,降低居民预期支出,提高居民消费信心,增加有效供给,改善居民消费环境等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利率变动通过影响虚拟经济改变了主流经济学中利率变动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在虚拟经济下:(1)利率上升通过虚拟经济的财富效应,在短期中使储蓄增加,在长期中使储蓄减少;(2)利率上升通过虚拟经济的替代效应,在短期中使储蓄减少,在长期中使储蓄增加。通过中国2000-2007年数据实证表明:利率变动对居民储蓄都产生负向作用;利率变动通过股市对居民储蓄产生的替代效应大于财富效应;利率变动通过影响投资从而作用于居民收入、居民储蓄的机制不存在。  相似文献   

17.
浅析我国经济增长中投资与消费的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中投资与消费失衡的表现是投资率高、消费率低。投资率高的首要原因是我国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新一轮经济增长又主要以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为主。同时,居民实际工资水平下降、消费物价水平上升造成了消费疲软。针对经济增长的现状,应控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产业梯次升级和全面发展;加快投融资体制和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尽快消除投资迅猛扩张的体制弊端。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发展增速、居民的储蓄量也在逐渐增多,一国居民储蓄量的多少会影响一国经济的发展,合适的储蓄量有利于国家经济良性循环和均衡发展,会使银行有足够的可贷资金,使企业能够获得运行发展所需资金,促进经济有效运转。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采用数据分析,建立各因素与我国居民储蓄的计量模型,分析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抑制储蓄、挤出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手段被采用,但降息以降低储蓄的方法所起的效果并不理想,如何降低储蓄,扩大消费,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储蓄行为形成的心理动机,找出影响储蓄行为一系列心理因素,进恧 从心理的角度提出一些降低储蓄,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央将扩大我国内部消费需求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存贷款利率的多次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企业的市场投资行为,并使居民从过去的单纯储蓄转变到现在的投资、按揭等消费行为。1998年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侧重点在于刺激投资需求。但事实证明单纯刺激投资需求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原因在于对消费需求重视不够。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真正的持久的动力。只有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