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选取1998—2014年间CSSCI收录的22种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的相关刊文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文章关键词分析,最终以知识地图方式呈现。结果发现,1998—2014年图书情报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紧紧围绕面向图书情报系统的"知识信息的转化"、"Web2.0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应用"、"企业竞争情报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信息服务"及"知识管理具体实施过程"五大热点研究群组。  相似文献   

2.
余波 《情报科学》2019,37(4):150-156
【目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经济的研究与发展态势,为探索我国图书情报领 域知识经济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文献为样本,对文献数量、研究地域、高产作 者、研究热点以及研究前沿趋势等进行了多视角统计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得到了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知识 研究影响力较大的研究国家、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并对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经济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进行 了对比分析,揭示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经济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储节旺 《情报杂志》2012,(11):45-50
通过初次筛选、二次筛选、名称规范、扩展检索等手段,获得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管理研究方法的关键词。在此基础上进行词频统计、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和定性的相关分析,得出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管理研究方法的规范框架。  相似文献   

4.
知识管理态势下竞争情报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的关系入手,阐述了知识管理态势下竞争情报源、竞争情报研究内容和竞争情报系统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以ISIWeb of Knowledge收录的文献题录为数据样本,利用动态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技术和工具——CiteSpaceⅡ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文献共引分析和聚类分析,绘制出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发展的知识图谱,揭示了该领域研究的代表人物和代表文献,以及研究热点领域.结果表明,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日益呈现出:一方面以图书情报领域自身的研究重点为基础;另一方面有向计算机技术化方向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朱春艳  华薇娜 《现代情报》2015,35(1):54-60,90
十年积淀,大浪淘沙.从图书情报视角来看,Web2.0十年间经过怎样的发展和演进?为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留下了什么?对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文章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及多维尺度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1-2],挖掘了国内图书情报学视角下Web2.0研究现状,并以高频关键词的共词矩阵为基础,初步绘制了十年来Web2.0研究热点演进趋势的知识图谱,得出其主要研究领域是图书馆领域、信息服务领域、信息交流与社会网络、知识管理和用户行为等.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高校图书情报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网络系统化的管理模式是图书情报管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知识管理正是满足了这种变化需求,符合信息时代的特征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1898年5月2日美国医学图书馆协会(MLA)的前身——医学图书馆员协会(Association of Medical Librarians)成立,至今已有整整100年的历史。一个世纪以来,在MLA的不懈努力下,美国医学图书情报教育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形成了旨在培养和造就医学图书情报专业人才的教育体系。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开展,医学图书情报界也在研究和探索国外医学图书情报的起源、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美国学者托马斯·弗莱明在医学图书情报界,特别是在医学图书情报领域享有盛誉,被誉为美国医学图书情报教育的先驱。  相似文献   

9.
从图书、情报、档案的定义出发,阐释了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概念及可行性,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肖洪  毋晓霞 《情报科学》2019,37(9):66-71
【目的/意义】随着传统知识生产机构的知识服务转型以及新兴互联网知识服务业态的兴起,图书情报专业 毕业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图书情报教育机构如何顺势而为优化人才培养方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下紧迫 的问题。【方法/过程】本文以知识服务产业发展为背景,全面梳理了当前知识服务产业结构,分析了知识服务产业 发展的人才需求及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和发展机遇。【结果/结论】在当前的知识服务产业发展形势下, 图书情报教育机构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应扩宽思路、优化培养体系,在服务知识服务产业发展中不断发挥 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个人数字图书馆研究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银犬  朱庆华 《情报科学》2007,25(4):604-608
国内外个人数字图书馆发展研究目前还处于萌芽状态。个人数字图书馆是公共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延伸,以信息、知识共享为原则,并实现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升华。本文对个人数字图书馆定义、本质、功能、构建模式、信息组织、知识组织、检索、知识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个人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心理学、认知科学、行为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学、语义学等相关。  相似文献   

12.
王会丽 《现代情报》2012,32(11):169-172
知识场是知识管理的重要概念。国内图书情报界关于知识场的研究主要有4个视角:组织管理、情报学、图书馆学、科学学。研究者就知识场的概念、知识场的模型和测度、知识场的作用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尽管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也昭示了极具潜力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3.
程妮 《情报科学》2005,23(9):1403-1407
现在,人们关注的热点从信息资源管理(IRM)逐渐转向知识管理(KM)。本文在分析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内容的变革的过程中,认为图书情报学研究内容转向以知识组织为核心,开创了图书情报机构知识管理的新领域并产生了新的知识生长点。  相似文献   

14.
龚舒野 《情报科学》2012,(5):704-707
从国内对期刊评价的现状入手,探讨了h指数、hm指数及复合影响因子的定义。以中国知网(CNKI)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源,选择北京大学《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中部分图书情报专业期刊为分析对象,分别计算各个期刊的h指数、hm指数及复合影响因子并进行排序,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图书情报专业期刊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 researcher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omputer science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have claimed that knowledge workers will transform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work due to increased access to digital libraries over the Internet.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igital libraries on knowledge work,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use of paper and electronic materials by academic researchers in four disciplines at eight US research universities. This study found that at a given point in time, the match between `material mastery' and features of using a particular digital library could explain its use. This paper discusses findings about digital library use, 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how material mastery explains patterns of digital library use.  相似文献   

16.
本文指出了现代科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并从知识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新信息环境及其效用、世界学术信息交流体系的重组和数字图书馆四个方面论述了新信息环境对知识创新的效用。  相似文献   

17.
In our paper we present an experimental study which investigated the possibility to project the need for information specialists serving knowledge workers in knowledge industries on the basis of an average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ng their counterparts at a univers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s, i.e. functions and processes related to information evaluation, acquisition, metadata creation, etc., performed in an average university library are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s investigation. The fundamental assumption is that these functions do not only occur in libraries but also in other contexts like, for instance, in knowledge industries. As a consequence, we try to estimate the need for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in knowledge industries by means of quantitative methods from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Library Planning Model) and economics (input output analysis, occupational analysis). Our study confirms the validity of our assumption. Accordingly, the number of information specialists projected on the basi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s consistent with their actual number reported in national statistics. However, in order to attain a close fit, we had to revise the original research model by dismissing the split-up of information specialists into reader services and technical services staff.  相似文献   

18.
梁欣 《现代情报》2012,32(8):16-19
图书馆学理论的多元化与研究对象的频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学的发展方向。以知识为基础,以用户为核心的图书馆学创新体系是对图书馆本质属性的回归。本文探讨了基于知识与用户的图书馆学创新体系的内涵、体系框架,重点阐释了其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指出该理论可以作为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熊惠霖 《情报探索》2014,(12):55-59
针对目前我国图书情报领域(LIS)学科库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LIS学科库整合平台的思路,叙述了基于DSpace软件对平台进行定制和开发的方法,包括系统界面的汉化、数据统计功能的设置与扩展、RSS订阅服务功能的设置以及抓取与采集功能的实现,力图建立一个面向中国图书情报专业用户的、纯中文界面的学科库整合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