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2000-2010年中国期刊网关于档案鉴定的1674篇期刊论文进行数据分析,对具有重要学术影响论文的关键词、核心作者、研究单位及期刊分布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档案鉴定理论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国内外的档案学词典、标准、教材和论著中摘引了关于档案鉴定概念的多种表述,并对这些概念的实践基础和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指明传统的档案价值鉴定概念对于档案工作的定性、定位以及推进档案鉴定工作的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有一定局限性。为适应现代文件与档案管理及档案鉴定实践发展需要,本文提出广义档案鉴定概念,为档案管理的全面鉴定和全程鉴定提供理论支撑,为进一步开展广义档案鉴定理论研究提供基本的认识前提。  相似文献   

3.
档案鉴定学是研究档案价值及其鉴别方法的一门科学,是档案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由于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实践的匮乏和理论研究的不足,档案鉴定学仍处在起步阶段,尚不具备形成一门成熟学科的条件。因此,档案鉴定学期待着档案鉴定工作实践的全面开展和鉴定理论研究的深入、系统化,期待着对外国先进的档案鉴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与借鉴,更期待着档案界同仁的充分关注和着力建设。一、建立档案鉴定学的紧迫性唐宋时期,我国档案工作者在实践中已经创造出粗旷而朴素的档案鉴定理论。到了近代,我国档案鉴定理论与实践双双落后,极不如人意,其表现是…  相似文献   

4.
2000年以来,档案价值鉴定在我国成为研究热点。通过文献分析发现,新世纪以来,我国档案价值鉴定研究主要关注档案价值鉴定必要性、档案价值鉴定基础理论、档案价值鉴定困境与对策、档案保管期限表、电子文件价值鉴定、专门档案价值鉴定六个方面。当前,我国档案价值鉴定基础理论研究较薄弱,研究视角、方法单一,亟待档案界继续探索,推动档案价值鉴定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娇 《湖北档案》2010,(5):10-12
在我国,虽然档案鉴定工作的历史很悠远,但是档案鉴定理论的形成却是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的档案工作开始学习苏联的经验,包括档案鉴定工作在内,所以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首先借鉴的是苏联的理论,并未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档案鉴定理论。因此在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我国档案鉴定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档案鉴定工作缺乏科学、具体的理论指导。针对这一情况,笔者从分析档案鉴定相关概念的内涵出发,结合国内外档案鉴定工作实践,提出解决我国档案鉴定问题的关键在于彻底废除档案鉴定工作3个阶段中的“销毁鉴定”之主张,以求教于档案界同仁。  相似文献   

7.
档案鉴定是档案工作中的难点,也是档案管理工作诸环节中最薄弱的。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开展的情况并不理想,馆藏多而不精成为档案机构普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我国档案学界一直在努力,有致力于介绍外国的先进理论与方法的,也有着眼于我国目前具体的档案鉴定工作的改良上的。但理论研究的如火如荼并没有带来档案鉴定实践的新面貌。因此,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国内外档案鉴定理论与实践的对比研究来思考我国的档案鉴定工作,以期获得一些新的启示。1.档案鉴定工作的体制。档案鉴定工作的体制服从于档案工作的体制,而档案工…  相似文献   

8.
正对档案来说,档案鉴定属于其重要内容之一。国外不少国家的档案专家把一些档案鉴定理论提了出来,指导档案鉴定实践工作的开展。中国档案鉴定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不仅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而且理论研究领域所取得的进展也很大。不仅如此,我国还对各国的档案鉴定理论作了认真的研究分析,在充分吸收与扬弃的基础上,尤其是对档案鉴定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对档案鉴定经验与教训总结的前提下,对外国的先进理论作了借鉴。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开展电子档案鉴定就需要对发达国家信息网络先进  相似文献   

9.
路思 《山东档案》2013,(5):15-17
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历史悠久,但有关档案鉴定理论的形成却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我国档案工作普遍学习苏联经验,包括档案鉴定工作在内都受着苏联相关理论的深刻影响,并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完整的经过实践检验适合国情的档案鉴定理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我国档案工作者在对国外纷繁的档案鉴定理论进行总结经验和理论积淀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论档案鉴定的本位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中国档案鉴定长期以来主要集中于档案室的归档阶段及档案鉴定理论研究苍白的这一实际 ,提出本位原则的鉴定理论 ,探讨了本位原则的内涵、根据及运用标准 ,并呼吁对中国档案鉴定进行总结建立中国特色的档案鉴定理论  相似文献   

11.
关于档案价值鉴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价值鉴定研究一直是档案学研究中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新世纪以来,随着张斌同志的博士论文<档案价值论>和<档案学通讯>"关于档案价值鉴定的理论与实践"系列论文等一批富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的刊出,有力地推动了这一理论问题研究的深入,使人们对档案价值及其鉴定理论有了更全面、理性的认识.笔者在学习这些新成果的同时,也触发了一些思考,在此略陈管见,或许对档案价值鉴定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从民国档案鉴定研究概况、民国档案是否应该鉴定、影响民国档案鉴定开展的原因、关于民国档案鉴定标准与方法的研究等方面对20年来民国档案鉴定研究状况进行了介绍 ,并根据作者的研究心得 ,对民国档案鉴定研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3.
外国档案鉴定研究综述(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鉴定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由来已久,本文主要就20世纪80年代至2007年这一时间段,我国对外国档案鉴定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及其存在的不足作简要介绍,以期为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多年以来,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但其实际操作运用却远未形成气候。众多研究文章把目光专注于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原则、标准、要求以及外国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研究,却忽视了一个深层次的耐人寻味的问题:为什么我国自唐朝以来就建立了粗犷朴素的档案鉴定理论,经过千余年的风风雨雨,到21世纪的今天,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开展还不尽如人意呢?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一直得不到档案部门的应有重视,  相似文献   

15.
档案鉴定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档案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它决定了档案件的保管期限与存毁命运。被西方档案学称为“档案学专业最具有挑战性的领域”,而在我国越来越多的档案学也把目光投注到这一领域,认为我国档案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环节则是档案鉴定,开展档案鉴定理论研究势在必行。本将粗略介绍外国档案鉴定理论与一些做法,与我国的进行比较,从中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6.
档案价值理论是档案鉴定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档案工作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档案界有些研究者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哲学的角度、档案学的角度认识档案价值的各种得失利弊,为深化对档案价值与价值鉴定的认识,笔者提出"进一步运用哲学中关于人类认知价值的理论来深化对档案价值的认识,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确定档案的价值"的论点.  相似文献   

17.
档案鉴定的不同视角:文献战略和档案鉴定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的几年,<档案>②和<美国档案工作者>(及其他档案杂志)的读者接触了大量关于档案鉴定理论的著作,绝大部分是对文献战略的反应或包含文献战略.本文的目的是描述一套连贯的档案鉴定原则.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档案鉴定理论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档案鉴定理论是20世纪发展最快,且受到档案界普遍关注的档案学特色理论之一。同世界各国一样,我国档案鉴定理论在近20年间经过不断的探讨与实践.也取得了新的发展。在探讨与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档案鉴定理论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特点和趋势,以及一些受到重点关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与思考,将有助于我们更透彻地理解档案鉴定理论,并为探索新的理论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档案鉴定中.有人说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都是泊来品.如年龄鉴定论、双重价值鉴定论、职能鉴定论、苏联鉴定四原则等。其实在我国档案鉴定的实践中,已有自己一系列鉴定标准和规则。有些已被归纳而上升到理论层次的.如和宝荣的相对价值鉴定标准理论就是一例.但是还有一些在我国流行的鉴定方法未作为标准和原则提出而形成理论。长期以来,档案室工作是我国档案工作中心.档案鉴定主要停留在栏案室阶段。长期的以档案室工作为中心的中国.档案鉴定已进行了几十年的实践.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档案鉴定的法则——本位鉴定原则。  相似文献   

20.
徐蔚 《兰台世界》2012,(8):29-30
本文概述了外国各个时期各种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历史,并从中总结出了一些心得,希望对我国今后的档案鉴定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