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文 《记者摇篮》2005,(7):55-56
古今中外.千百年来,故事就在民间流传,生生不息。有人诗意地形容:“我们的岁月有多长,故事就有多长。”虽然人们一直在讲故事,听故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讲故事的方式在变,听故事的心理在变。这个“讲”和“听”已不仅仅是你说我听了,而是听觉与视觉等感官的全方位体验。  相似文献   

2.
4月7日晚,江西卫视播出了我省“十大井冈之子”颁奖电视晚会。节目时长仅一个小时,但却深深地激发了观众们的情感。在晚会播出同时,数千名观众通过手机互动短信对晚会予以好评:“晚会很精彩,动人,丰富!”“这是一场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晚会!很新颖,我非常喜欢。”“很有特色,很受感动,谢谢你们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晚会一”……  相似文献   

3.
诗的“建筑的美”,在本质上,是附属于诗的“音乐的美”的,与之同属听觉,而不大属于视觉。作为诗意的载体,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属于听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符号的符号,当然也属于听觉。正如音乐属于听觉,记录音乐的乐谱也应属于听觉一样。只是由于洋为中用,新诗分行分段排列,其文字呈现才有了时间及空间的双重性,才有了听觉及视觉的双重性,诗的“建筑的美”才被发现,才被提出。但它绝非绘画、雕塑、建筑以及舞蹈那种真正的空间艺术,纸上的文字的诗,一经朗诵或歌唱,其虚拟的“建筑的美”又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4.
汪岚 《编辑之友》2022,(8):76-84
当代“视觉转向”不仅让文本形式呈现多媒介“间性”交叉存在,也为“文本”的“观看”内容和“观照”方式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最突出的是“视觉化文本”和文本“视觉化”的出现。两者既是“视觉转向”的产物,也为这种“转向”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价值。文章对当代“视觉转向”下的新型文化文本“视觉化文本”与文本“视觉化”审美范式进行概念性归纳总结,并建构两者间的互动生成模式,从而对“视觉化文本”和文本“视觉化”之间的阐发与遮蔽关系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5.
张妍 《记者摇篮》2008,(8):65-66
数字技术和网络广播的兴起给传统的广播带来了机遇,一种颠覆广播手段的可视广播正在起步,它将“视觉元素”融进了声音传播,使广播不再是单一的听觉艺术,“视觉元素”将延伸广播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毕福剑 《视听界》2012,(4):68-70
不同晚会的文艺创作,好比日常生活中我们“量体裁衣”的过程。“体”即晚会主题,“衣”是晚会的表现形式。好的晚会需要灵魂人物来统领,这个人就是导演。好导演如好裁缝,运用所有原料服务于设计,用好每块料,精心打造“新衣服”。  相似文献   

7.
“晨曦微露,晨风习习,在微波荡漾的水面上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伴随着鸟鸣鸡叫,几位儿童欢声笑语地由远处炊烟微起的山庄中走来……” 在这一组美妙的电视画面中,线条、色彩、影调构成了基本的视觉效果,由弱渐起的舒缓音乐伴随着音效使得画面栩栩如生,令观众从视觉听觉中加深了理解从而产生丰富的联想。 这种视觉的“画”与听觉的“声”结合相融的实体就是电视的本质。任何时候,电视都是以听觉视觉的综合作为传播与接受的手段。 然而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往往只注重视觉效果的美与真,忽视了听觉效果给视觉效果带来的冲击力。我们知道电视屏幕是平面的,要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表现多维的世界,是很难令人满意的,而立体的、多层次的音乐与二维空间的结合,却能丰富观众的视野和想象力。某些外国学者曾发表过这样的看法:“在电视方面,目前是视觉第一,听觉第二,但将来的电视,听觉可能是第一,而视觉是属于附属的东西了。”这样的论点或许有些偏颇,但它说明了听觉效果在电视艺术中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了声音,电视将会回到“无声”时代。而就是那个离我们远去的“无声电影”时代,也是音乐配合画面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8.
高博亚 《新闻世界》2014,(12):200-201
对于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许多人认为它不仅是一场听觉的享受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以前的音乐类节目可能花更多的资金在舞美设计、选手包装等方面,而这个节目注重的是“视觉效果”,掺入了更多视觉元素来吸引观众的注意。这是视觉时代来临的象征,在这个视觉时代,不论是报纸杂志,还是室外屏幕,“看”都要比“读”更加吸引人,视觉冲击给娱乐节目也带来了许多影响。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各种主题先行的晚会,“无小品不成晚会,无小品不能表现主题”的定规,已将小品过度开发,日渐空虚。2007年春晚的“小品门”,给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小品拉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0.
喧嚣的图书市场中,你方唱罢我登场,出版人争相推出热点书吸引人们的眼球。业内人士言谈中自然而然地称自己在“做书”。一个“做”字真是准确形象极了。选题策划上横空出世,想他人所未想;产品设计上殚精竭虑,坚信“细节决定成败”;宣传上一波未落一波再起,轮番冲击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就是小小的腰封,也反复推敲,用心斟酌,“语不惊人死不休”。心机费尽地“做”下来,图书作为商品实现市场价值的“最大化”,使这一切努力和付出得到了报偿。  相似文献   

11.
2005年9月19日晚,“天涯共此时——2005CCTV两岸三地中秋晚会”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隆重播出。这台晚会汇集了内地、港台众多明星大腕,两岸三地的众多媒体向全球转播晚会盛况。可以说,这是央视奉献给全球华人的一道精神大餐。晚会临近结束时,舞台上载歌载舞,那英、姜育恒联手演唱《问明月》。随着歌声,字幕逐句显现:“我读过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为什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相似文献   

12.
电视节目主持人与体态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态语是人类交往中非语言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传播的一个重要方式。观众收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言”与“行”是被观众的听觉、视觉一并接收的。主持人的体态语在传播信息、交流思想感情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与有声语言相匹配共同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那  相似文献   

13.
谷坚 《新闻实践》2011,(7):58-59
电视媒体区别于其他媒体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直观,即所谓的“眼见为实”。而直播又是最能够体现“眼见”的手段。我们距离真相越来越近电视媒体在所有大众传媒中也许是最具客观性质的媒体,就像这次日本大地震展示给我们的画面一样,它甚至可以不加任何解说,单凭视觉和听觉,拉近观众与真相的距离,让观众产生真实、信服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春晚是个视觉与听觉结合的多媒体系统。除了节目本身,舞美、灯光、视频还有声音,这一切都需要有专门的团队负责。他们不像节目演员那样一夜成名。但某种意义上,他们是这台晚会的骨架  相似文献   

15.
徐斌 《新闻实践》2005,(10):F0003-F0003
地处东南沿海的浙江.真算得上是块“风水宝地”,就在今夏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内.罕见的强台风“海棠”,“麦莎”,“卡努“顽固地一次又一次登陆浙东南.给那里带来了横扫一切的“风”和滂沱倾盆的“水”。  相似文献   

16.
黄斌 《记者摇篮》2006,(1):9-11
在都市类报纸发起初期,一提起“都市报”这三个字,多数人谈论它的特征,在内容上都会说什么贴近百姓,没有太多的政治色彩;在形式上说得更多的就是大标题大图片短文章,讲究视觉冲击力。这两年大多将这些特征流行地称“视觉暴力”,也就符合某些专家所说的平面媒体经营的是“眼球经济”。大学新闻教材里谈到广义的社会新闻的时候,称所有的新闻都是社会新闻。尤其对于都市生活类报纸来说更是如此,我曾经说,要像做社会新闻一样做时政新闻和经济新闻,因为我们的时政新闻不仅仅只给官员看,经济新闻不仅仅只给专家看,要力争获得最广泛的读者群。作为…  相似文献   

17.
数码影像技术的发展,伴随着我们一同进入了如今的“读图时代”。作为对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又一次现实例证,数码技术给新闻摄影带来的颠覆性变革再次抢夺了早已习惯于导语阅读的受众注意力,使我们越来越依赖于新闻的视觉效应。  相似文献   

18.
电视在发展了半个多世纪的视觉创新和视觉探索之后,正在面临着“听觉时代”的到来。电视的视觉功能和听觉功能电视一词的英语单词(Tele—vision)由Tele(远方的)和Vision(视觉)组成,显而易见,电视最初的内涵主要体现在视觉的层面上。今天,人们普遍认为,电视是声画结合的传播手段,是视觉功效和听觉功效同时实现的大众媒体。而视觉始终是电视传媒区别于其它传媒的主要特征,是电视的基础传播功能,听觉是附着于视觉的辅助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changwx938:这个应该顶。要弄清是“公”路,不是“私”路。不合理的制度给一些部门带来了利益,再靠这些部门整顿制度,恐怕不太现实吧。  相似文献   

20.
在“读图时代”的今天,研究者一说到文化感知,联想到的多半是“观看”、“凝视”、“镜像”、“图文拼贴”,而对听觉等其他感知“视而不见”.诚然,声音是不可能被看见的,但也绝非可有可无.传媒理论大师麦克卢汉早已注意到了听觉和视觉的不同,提出了与视觉空间感受不一样的“听觉空间”(acoustic space)概念——因为耳朵不像眼睛那样聚焦、透视和分割信息,所以听觉空间是有机、流动、发散、包容的.其实不管学者是否强调,人实际上总是在“多媒体”地综合地运用诸感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