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咏物诗自其起源到《橘颂》问世,标志着这种诗歌类型的正式形成。汉代至两晋是咪物诗的初步发展时期,这个长达600余年的过程中,由于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以及汉代重功利的文学思想的影响,咏物诗始终处在咏物赋光环的笼罩之下,其基本路线也是沿着《橘颂》以来的方向,继承托物言志的传统精神,并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迭出各自不同的寓意。汉代咏物诗为六朝咏物诗的繁荣和兴盛奠定了基础,是咪物诗不可忽略的一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赋的"鸟兽"类,起先是咏物成分很少的借物造端的<鹏鸟赋>之类;自祢正平<鹦鹉赋>借己说事,开启咏"自我"的示弱、示小风气;咏"自我"又有示贵、示大中示弱、示小风气,如鲍照<舞鹤赋>之类.赋的"鸟兽"类又有颂美之作,如颜延年<赭白马赋>之类,咏物赋有了宏大题材的意味,但可以称说的只是其写作技巧.咏物赋有讥讽一类,即借物讥人,发展为对人的攻击.上述的咏鸟兽赋作,由物到人,由人到物;而待发展到鲍照<舞鹤>之类,与己与人与社会都不即不离,最可谓即普适又特指,有着最广泛又最敏感的读者群.  相似文献   

3.
《橘颂》、《弹歌》与咏物诗的创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巅  肖玉林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1):43-45,54
将《橘颂》与《弹歌》作一番比较,显示屈原的《橘颂》才真正完成了咏物诗的创格。《弹歌》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咏物诗,其咏物意象是物象的再现,《橘颂》则借橘的吟咏,创立了咏物原则和咏物境界,奠定了中国咏物诗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论汉代咏物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咏物赋是汉赋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汉咏物赋的创作,繁荣兴盛,已臻成熟:咏物题材,空前繁富,大体齐备,自然审美认识逐渐形成;写物图貌,注重排比铺陈,并善于运用夸张、比喻、虚拟、对比、映衬、烘托等丰富的表现手法,多层次多视角地摹状写物,取得了显著的艺术成就;通过咏物,又广泛深刻地涉及到社会人生,展示了汉代文士的社会心态和精神风貌,体现出独有的思想价值。汉代咏物赋的文学功绩和独立地位,应当得到重视与肯定  相似文献   

5.
说明:本学习内容适用于学写咏物抒情的作文。咏物抒情,是一种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外物之中,通过对外物的描写来艺术地表达情感的写法。很多咏物抒情散文的内在"骨架"是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爱莲说》刘璞把咏物和寄志,把物、情、理熔为一炉是《爱莲说》艺术上的一大特色。本篇所咏之物是莲,当然离不开莲的习性特点,但若是仅仅停留在咏物上,即停留在对莲的外貌的描绘上而没有感情的寄托,那无论写得怎样曲尽其妙,也算不上好作品。《爱莲说》之所以能高于一般咏物之作恐怕就在于把咏物与寄志,即把物、情、理熔铸一体,并且做到了妙手天成,天衣无缝。在文中作者除了准确地描绘了莲的外貌和品格外,还运用暗喻手法以喻人,表达了人的品格和操守。这个暗喻运用得实在好。显得那么贴切自然,一点没有牵强生  相似文献   

7.
辛弃疾是宋代最著名的词人,其咏物词极具特色.本文认为,稼轩以咏物词为"陶写之具",以"气"使物,不同于宋代咏物词审美理想;基于这一审美理想,稼轩咏物词取"俯瞰式"创作姿态,极大地拓展了咏物词的情志内涵,并在具体艺术表现手法上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周邦彦的咏物词,论数量不足二十首,不及《清真集》的十分之一。与北来的词人相比,他咏物词的数量也不是最多,远比不上苏武和赵长卿,但是它的成就却远远超过他们。在开以咏物为词题的风气,把咏物作为词作的重要内容,显出宋词自己特色的发展流程中,周邦彦的咏物词的成就与影响是不容低估的。所谓咏物词,指的是以自然物为吟咏主要对象的词作。其所咏的物,主要是植物、动物、器具和某些天时节今风物。尽管它们是以自在的客体为吟咏对象,但进入文学作品的自然物,势必带着词人的强烈感情。周邦彦的咏物词,多以植物为吟咏对象,有咏梅…  相似文献   

9.
现在再回过头来谈谈怎样学写散文,以应付高考时遇到的散文题目。因为平时如果不训练,临时杂凑,必然会张皇失措,下笔不知所云。所以这里谈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在平时注意写写散文,二是遇到高考散文题时怎么办。平时可以写散文的题材很多,但最能抒发你个人情感体会的无非是两样:人和物。人是指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物是你生活中见到的物,包括景物、动物、植物以及一切形形色色能引起你思考的物。苏东坡作诗被称为“无一事不可入诗”,其实散文也是“无一事不可入文”。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咏物抒情,请记住叶圣陶的那句话:“总也要有个中心。”例…  相似文献   

10.
当前学生作文缺憾之一就是文句缺乏质感与文采。分析个中原因,除生活阅历、观察能力不够外,教师引导训练不足也是重要因素。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调整重点,分阶段、有步骤地确立自己作文教学训练目标。下面就学生作文语句“质感与文采”训练之一——“咏物”语句训练,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步骤一理论指导,明确此类语句的概念。①咏物的“物”可以是动物植物,也可以是一般物件。这些“物都有可感的特征。②咏物语句多半是以比喻句或拟人句形式出现,咏者往往赋“物”以象征意义,从而使文句内涵丰富起来。③“物”在此句中被赋予了社会化、人…  相似文献   

11.
与同题材作品相比,李商隐的《蝉》不是直写物象,绘形绘声,而是托物寓意,抒情言志,于虚处用力,借蝉以寄寓自己志行高洁而不遇于时的处境和悲愤无告的心情。前半部物我同一,写蝉即写人;后半部物我相分,咏蝉寄恨,隐显分合。整首诗构思缜密,体物精当,物我融合,是咏物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游记蕴涵着世界上其他民族所缺乏的民族气质、心理、精神和风貌,主要表现在:一、“天人合一”的民族意识,使自然包容了人,人也包容了自然。二、颂美自然,表述心志,成为游记的基本素质。三、写景见情,情景交融;移德于物,物我交融。四、写自然风物,不单纯吟风弄月,能折射出时代的投影,寻觅到作家的审美观和时代感。  相似文献   

13.
<正>托物言志,又叫咏物言志,指的是一种借助具有显著特征的具体之物寄托特定情思的表现手法。记叙文中的托物言志,是指通过细致描绘某种具体事物的形态,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志趣愿望等。作文中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物"为基础托物言志的记叙文,"物"是作者寄情托意的载体。写志的基础是咏物,如果不能在文中很好地展现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橘颂》时代背景的探讨,关键词语的解释,和伯夷其人的简考,文字的译释,旨在阐明《橘颂》并非所谓的“咏物”或“自喻”,而是南楚人反秦精神的颂歌,是《九章》中不可或缺的篇章,那种企图把《橘颂》从《九章》中分离出去进行研究和解说的做法,是一种错误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咏物诗的写法类型大致有二:一类是无所寄托单纯咏物的;另一类是有所寄托体物寓意的。细分起来,前一类有偏于写形、偏于写神、形神兼备等三种写法;后一类则有托物拟人、缘物写情、借物论理等写法。唐宋时期的咏物诗,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咏物诗写法类型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16.
张镃词中的植物题材十分丰富,约占其现存词作的27.6%。从思想表现上看,张镃植物题材词与其闲适游乐情怀和感伤隐逸情怀关系密切;从书写内容上看,张镃植物题材词分为借物写事和直接咏物两种;从表现手法上看,张镃植物题材词一方面善用比拟,遗貌取神,另一方面虚实结合,空灵生动。此外,张镃词作对植物题材的书写范围也有开拓之功,主要集中在葡萄、簷葡、素馨等植物。  相似文献   

17.
咏物言志诗     
备考提示咏物言志,就是诗人借描写某种物(通常是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来表达某种志(思想、感情或情趣等)。  相似文献   

18.
王沂孙的咏物词,咏物与抒情言志兼容并重,既表现出对象物的生命,精神,也同时写出作者自我的个性怀抱,用曲折委婉的方式,比兴象征的手法,含蓄地表达深沉的亡国痛楚,词境的悲剧性和苦涩味以及深深的压抑感是其咏物词所独具的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咏物词的创作源远流长,自晚唐、五代一直至今。清中叶在广西北部形成的桂北词人群继承了先贤的传统,大力创作咏物词。他们的咏物词题材广泛,多与日常生活有关。在表现手法上,他们或就物赋形,穷形尽相地描绘;或借物抒情,追求物我合一之境;或托物言志,委婉传情达意,艺术技法多样而成熟。这一词人群体的出现,标志着广西词坛的首次勃兴,导引了之后的广西其他词人群体的相继出现,为广西词坛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倪鸿是广西临桂(今桂林市)人,生活于清代道光至光绪时期,系晚清粤西重要词人,传世有一卷《花阴写梦词》,收录词作48首。他寓居、游宦广东三十余年,其词的创作地点以岭南为主,故其词作富有浓郁的岭南风韵。倪鸿创作有纪游词、咏物词、题画词、酬赠词等,描绘粤东的风景名胜,赋颂南国物产,表现南疆人文。倪鸿填词取法浙西词派,瓣香姜夔、张炎,词风清空豪旷。《花阴写梦词》产生于独特的岭南,体现了近代岭南文学的繁盛,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