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敏虹 《文教资料》2013,(31):103-105
鲁迅早年科学观与宗教观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对于民间信仰的态度,是其与基督教文化发生关联的思想背景。在与基督教文化的接触中,他更为看重张扬个性、反抗奴役的“摩罗”精神;对于《圣经》文本,鲁迅不仅在语言、文体和风格上借用了其文学性的因素.更通过对耶稣受难事件的改写将其与中国国民性问题对接,与基督教思想对话。其对既有宗教形式的否定不是出于理性与宗教的对立,而是对理想中的信仰自由与现实里的精神奴役之间距离的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2.
耶稣作为强烈影响历史进程的人物,其形象的深刻性与复杂性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对耶稣形象的研究须聚焦于耶稣所行的事迹,而《福音书》中耶稣事迹的最高潮无疑是其受难复活。此外,圣餐礼作为唯一由耶稣本人设立的基督教礼仪,也是研究耶稣事迹中不可绕开的节点。弗雷泽以其巫术与宗教研究驰名于世,借用弗雷泽式的解读方法观照耶稣受难复活和设立圣餐的事迹,可发现耶稣的受难复活与“处死神王”的异教传说关系密切,而圣餐礼以往不为人重视的深刻意义也能得以揭示。  相似文献   

3.
"耶稣受难那天,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糟糕的日子。可是3天后就是复活节了,所以,只要我们耐心等待、勇敢承受,再大的困难也能跨越……"这当然不是什么至理名言,只不过是从基督教一个最为古老的节日里悟出的一点点道理。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许多宗教都与音乐有关,基督教在所有的宗教中与音乐的关系更为密切。在漫长的两千年人类文明中,基督教音乐与基督教互为载体,互相促进,基督教促进了音乐的发展,音乐更推动了基督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宗教体系中,有些宗教主张出世,而基教教与这些宗教则有很大不同。基督教思想中有许多入世思想。这在耶稣由天国来到人间拯救人类,基督教的教义、宗教仪式、宗教事务、宗教经典、对女性和婚姻的态度、提倡创造物质财富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6.
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全面地探讨哲学与宗教的关系,而是从费尔巴哈对传统宗教、特别是对基督教之批判出发,意在阐明: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开启了建构新型宗教理论的反思,他将哲学视为宗教,将两者建立在同一的、人本学的基础之上,系统地阐发了一种无神论的宗教理念,凸显了宗教之旨趣在其本质上是"为了人"的。"为了人",这正是现代宗教的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耶稣是西方世界家喻户晓的人物,因此也就成了文学广泛采用的题材。但是,在文学作品里,他那为救世而受难的“神”格,往往只是人的自我牺牲精神与英雄气质的比喻,不同的作者借耶稣形象写出不同的人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宗教对鲁迅和巴金的思想和创作产生的深刻影响,讨论中国现代作家宗教意识的一致性和复杂性。比之鲁迅,巴金在宗教文化价值选择更趋向西方文化。诠释耶稣受难,鲁迅忿愤先知与庸众之间的差距,而巴金则推崇为信仰殉道的精神。宗教的文化意向和文化原型在人对现代社会的探求中变得越来越私人化,从鲁迅与巴金的宗教意识比较上,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探寻的人生哲理和各自追求的文化目标。  相似文献   

9.
耶稣     
耶稣 Jesus 基督教信仰的救世主,基督教的创始人.其称号基督为希伯来文弥赛亚(意为受膏者,原指上帝派来拯救以色列的救世主)之希腊文译音.根据<新约>四福音书的记载,耶稣是上帝之子,由童贞女玛丽亚受圣灵感孕,生于伯利恒城客店的马厩之中.耶稣成年后从施洗约翰受洗,并经受了40天的考验,后开始在犹太各地和巴勒斯坦的加利利传教.  相似文献   

10.
在近年长篇小说的竞写热潮中,刘醒龙的<圣天门口>无疑是一部有着自己信仰,并为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写作提供了新经验的代表之作.小说以天门口为样本,以仿"地方志"的小说体式,书写半个多世纪革命和后革命时代中国乡村的"常"与"变",思考日常俗世生活富有宗教感的优雅、高贵与尊严.同时在语言运用上作出了极富创造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正仕国际交往中,中国人信仰什么,常常引起外国人好奇。因为,世界上自认为有宗教信仰的人,据统计约占全部人口的84%。确实,大多数中国人不信仰宗教。因此有外国人经常问,既然没信仰,那你生活有什么准则?用什么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一位资深的美国基督教神学家对我说,载于旧约的"黄金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是最重要的信仰。我说,中国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直是中国人的信条。那位神学家说,这和我们的"黄金律"很相近,的确  相似文献   

12.
“耶稣受难”出自《圣经》。《圣经·旧约》中的《以赛亚书》和《圣经·新约》中的《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对“耶稣受难”都有大致相同的叙述。在这些记述中,耶稣是作为上帝派到人间来拯救世人的使者形象出现的。他的身上集中了神性和人性这二方面。它是上帝之子,同时又是上帝在人世间的代言者。人神合于一体的独特性存在又让他在人与神之间起着沟通的中介作用。耶稣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可见一斑。作为“神之子”的耶稣,他主要是为了承受和解救世人所犯之罪,甚至不惜为此牺牲自己;而作为“人之子”的耶稣,他是为了把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十字架是基督教图式中最明显的标志,它代表着基督教徒们的信仰。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十字架曾是一种处决罪犯和战俘的残酷刑具。但因为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受难,而使得原本象征着耻辱的十字架由此而转换成为了代表荣耀的符号,因此,十字架在基督教中就有了“信仰”“拯救”“基督”“福音”等象征意义。由此以后,十字架几乎成为了西方艺术家创作的源泉。它的形状多为基督教绘画、  相似文献   

14.
这的确是一部深受大众青睐的小说,连续三年高居美国畅销小说榜榜首。作者丹·布朗是一位善于讲故事的大师,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抓住读者的心,然后再随心所欲地牵着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睛,在自己所架构的文字世界中信步游走。有关于基督教的千古之谜这个世界,秘密太多了!有一个民间的秘密宗教组织,叫郇山隐修会。在历史上,欧洲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曾经是其中的成员——比如牛顿、雨果,以及达·芬奇。他们作为郇山隐修会的秘密成员,千百年来只为保守有关于耶稣和基督教的一个惊天大秘密!原来,千百年来人们所顶礼膜拜的耶稣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曾…  相似文献   

15.
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写。弥 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 日,它是我们庆祝耶稣诞辰的日子。 世上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 但是有很多圣诞节的欢庆活动和宗教并无半点关联。  相似文献   

16.
对于基督教经典中的最高存在者究竟应该用哪个/哪些汉语词加以翻译?这是比较宗教史、思想史、文化史上的大问题。19世纪,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中曾有过长期的争论。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不同意以马礼逊圣经译本为代表的用汉语的"神"来翻译God的做法,他从比较角度对汉语中的"上帝"和"神"进行分析,并用它们作为Elohim和Ruach的译名。他不但认为"上帝"和"神"在本质上与希腊罗马的theos和Pneuma一致,而且认为中国宗教具有自然神学的特征,与希腊罗马处在同一发展水平上。麦都思关于"上帝"和"神"的观点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是当时中西宗教和思想传统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认识中国基督教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积极的意义。他利用中国文化元素阐释基督教神学的探索是近代中国基督教神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为西方解读中国宗教乃至文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也为中国人认识基督教作了理论上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基督教在创立之初 ,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男女平等的宗教 ,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从其宗教的博爱出发 ,冲破传统 ,“爱”及妇女 ,对男女信徒一视同仁 ,表现出了其对待妇女的平等观念。但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及内部教阶制的形成 ,它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 ,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 ,也为了维护男性家长制的权威 ,它抛弃了创教时的平等与博爱的思想 ,对妇女进行了肆意践踏和侮辱 ,视女性为天敌。这种状况直到近代以后才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18.
人类语言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英国乃至许多西方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督教对其文化圈内的语言之一的英语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从基督教对英语语言的形成、规范和丰富与发展三方面阐述了基督教在英语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教堂里,有一尊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雕像,膜拜的人特别多。教堂里有位看门的人,希望能分担耶稣的痛苦。有一天他祈祷时,向耶稣表明这份心愿。意外地,他听到一个声音,说"好啊!我下来为你看门,你上来被钉在十字架上。但是,不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可以说一句话。"于是耶稣下来,看门的先生上去了。  相似文献   

20.
音乐深奥微妙、可感不可见,通过听觉给人纯净的美感和想象。音乐和绘画是基督教文化的常设要素,基督教音乐抒发情感,赞美神圣,给人既崇高又优美的艺术享受,充满宗教意味又不止于宗教领域。基督教音乐无法脱离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变化的。本文论及基督教音乐的两个方面:(1)基督教音乐的社会文化启示。(2)基督教音乐与社会文化之间多样化的交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