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片段一】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是夕阳斜照的意思,那可不可以把"铺"字换成"照"字呢?并说出你的理由。生:我觉得可以换,这样更清楚明白。师:除了"照"还可以换哪些词呢?(生相继说出:射、洒、映等)  相似文献   

2.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注释:【饮酒】组诗名,共20首,都是酒后偶然写下的,后编在一起,取名饮酒。【结庐】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人境】人类聚居的地方。【君】陶渊明自谓。【尔】如此、这样。【悠然】自得的样子。  相似文献   

3.
正【植物篇】芦花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事物篇】苏堤杂花苏公堤,春时晨光初起,宿雾未散,杂花生树。【天文地理篇】雨天气郁蒸。少顷,大风陡起。黑云自西北来,电光四射,雷声隆隆,大雨骤至。未几,雨霁,夕阳返照墙隅,豁然开爽,暑热尽退。  相似文献   

4.
~~(上接第25页)【参考思路】《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写在山径等待友人而友人不至的情景,诗中所写薄暮中的山中景色意象选择极有特色:西下的夕阳,忽然昏冥的群山,清凉的夜月,风声泉响,樵人尽归,飞鸟投林。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幅清幽的暮景山色,写得极为动人,为后面诗人的恬适的  相似文献   

5.
王立成 《师道》2004,(10):55-55
夏日的黄昏,落霞尽染,整个小城弥漫在日落西山的余辉里,安静、祥和。灯火黄昏,霓虹初上,新月如钩,荷塘深处蛙声阵阵。深邃的夜空偶而掠过几只飞鸟,待抬头寻觅,它却已不见了踪影;四周草丛里叫不出名的虫儿低声饮唱,如天籁之声。把自己置身于这宁和的夜里,任夜风融融地拂遍全身,随风夹杂着泥土的味道,蘸着花香,游于鼻间,沉醉芳芬,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这夜是如此的柔美恬静,令人遐想万千。  相似文献   

6.
好梦成真     
【片断回放】师:孩子们,夏天是个浪漫的季节,夏天是个梦想的季节。读读《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说说“我”梦想变成——生: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荷叶。(师相机简笔画)师:梦想变成“雨滴”“、小鱼”的孩子们,读一读。(生读)师“:雨滴”“、小鱼”的声音真好听!  相似文献   

7.
【源出】《诗经·小雅·天保》(节录):"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像新月弯弯,像旭日东升,像南山的高寿,既不会亏损,也不会下崩。)【哲理发微】新月正在向上发展,光辉越来越清亮;旭日正在向上发展,光芒越来越强烈,它们都是正在兴起的新事物。  相似文献   

8.
《考试》2005,(1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 选均无分。 1.鲁迅、郭沫若等一批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及其现代文学的 奠基作都出现在【】 A.晚清时期B.第一个十年 C.第二个十年D.第三个十年 2.标榜为人生的写实主义的文学社团是【】 A.文学研究会B.创造社 C.语丝社D.新月社 3.文学革命运动正式兴起于【】 A .1915年B.1917年 C .1918年D.1919年 4.茅盾的代表作不包括【】 A.《子夜》B.《林家铺子》 C.《农…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西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45~51页例1、例2、例3及相关练习。【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师: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体积与体积单位。(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生:想知道有哪些体积单位。生:想知道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生:想知道什么是体积。生:想知道体积与前面学习的面积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10.
<正>【锁定考点】1.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3.理解并翻译句子;4.理解文章基本内容,概括景物特点;5.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品析文章内容、语言和写法。【新题演练】一、《岳阳楼记》阅读【甲】若夫淫雨霏霏……其喜洋洋者矣。(选文略,见课文《岳阳楼记》)【乙】已而夕阳在山……庐陵欧阳修也。(选文略,见课文《醉翁亭记》)  相似文献   

11.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来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枝头歌唱,不知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五彩缤纷的春花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  相似文献   

12.
冬瓜海带煲排骨【原料】猪排骨750克,冬瓜750克,海带25克,绿豆50克,嫩荷叶3块,无花果6枚,水3000克,姜、盐少许。【制法】1.将猪排骨洗净后切成大块,飞水。2.把冬瓜洗净后去籽,连皮切成大块,荷叶最好用清早采摘的未展开的嫩叶。3.其余配料用温水稍浸后淘洗干净,海带切成大块。4.放12碗(约3000克)清水入干净煲内,再将煲置于炉上。5.将煲内水烧开后,把所用汤料全部倒入。待水再烧开后,用小火煲180分钟即可调味,咸淡随意。【功效】补血润脉,消热解毒。红萝卜马蹄煲兔肉【原料】兔肉750克,红萝卜400克,马蹄100克,黄豆50克,薏米25克,水3000克,姜、…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案例反思案例: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夕阳真美》教学片段(师配乐朗读课文)师:这篇课文主要写爷爷和奶奶带着我去看夕阳,他们看到了什么?生1:太阳西斜,披着夕阳的余辉,显得十分壮丽。  相似文献   

14.
卷首【扉页情思】人物【阳光少年】【名人轶事】【五老情怀】成长【校园内外】【成长励志】【感悟杂谈】悦读【童话寓言】【文学博览】【少年美文】万象【人间真情】【精彩故事】【百科知识】视窗【七彩画廊】【智力冲浪】【儿童乐园】欢迎各位作者、读者按照上述栏目积极投稿。稿件要求:(1)本刊是以未成年人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德育期刊,稿件内容必须是对未成年人有正面教育意义的、积极的、向上的、阳光的、鼓舞和激励未成年人成长励志的;(2)文字稿件(除新闻稿外)要突出故事性,要把思想性、知识  相似文献   

15.
秋林无静树     
【源出】明末清初·屈大均《摄山秋夕》(前四句):“秋林无静树,叶落鸟频惊。一夜疑风雨,不知山月生。”■【语译】秋天的树林中没有一棵静寂不动的树,树叶落下鸟儿频频惊起。瑟瑟索索,疑是起了风雨,不知山月已升起在夜空。【理释】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但任何一个具体事物又与周围本质特点相同的事物发生直接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保持着共存共荣、一动皆动的关系。个别,包含着一般。秋林无静树@斑竹  相似文献   

16.
《万象》2022,(Z1):38-39
<正>江村晚眺宋·戴复古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书法欣赏】(黄镇洋作品)【诗词素描】傍晚时分,诗人在江畔一个小渔村里,向远方眺望。只见不远处,夕阳的余晖映红了江边的沙滩,潮水退了,打鱼归来的人们将小船随意地搁在江岸边,那船呢,也是酡红一片,斜斜地靠在江岸的怀里。这景象,多么温馨,多么祥和,多么宁静幽美啊!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0页及练习九相关习题。【教学过程】一、唤醒记忆,巩固旧知1.复习八个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师:东北表示怎样的方向?生:物体处在正北和正东方向之间。2.复习用数对确定位置。师:你能确定它们的位置吗?生:正方体在第3列第5行。生:长方体在第5列第3行。师:这是怎样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学生齐答:数对。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出示例1,认识北偏东(西)方向。(1)出示例1课件。  相似文献   

18.
【文题设计】以"迟到"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思路点拨】"迟到",一个学生非常熟悉但又难以写好的作文试题。首先要正确地理解文题。何谓"迟到",《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本)解释说:到的比规定的时间晚。尽管在我们的习惯认识中,"迟到"是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西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第43页。【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前,通过对许多物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54页例题、"练一练",第57页练习十二第1、2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能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准确位置。2.经历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过程,积累确定物体位置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